近幾年瑪瑙南紅市場大熱,雲南保山、四川梁山距離北京數千裡之外,僅有北方的宣化距離北京不到200公裡,所以約了小夥伴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大晴天兒,一行三人驅車前往宣化一探位于塔兒村鄉的宣化戰國紅瑪瑙礦。
滴水崖村周圍山川密布
在城市裡呆久了,車子一出六環路,心情都随之豁然開朗。行車兩個小時後拐下國道進入鄉村小路,不久就看到地頭路邊有個瓜棚,我大喊停車買瓜,因為我每到一處必嘗當地農産品或特産,後來在回程路過的官廳水庫魚莊證明了我的英明決策,那西瓜是何等的“脆沙甜”那種沒有化肥,不用大棚種植,沙地自然成熟的普通品種,甩大興龐各莊西瓜至少十條街!至今想起來都回味無窮,意猶未盡!跑題了啊!
吃瓜群衆在哪?
河北宣化縣出産的戰國紅瑪瑙主要産自塔兒村鄉滴水崖一帶。據史料記載,在戰國時期,我國北方地區的瑪瑙主要産自2個區域,一是遼甯阜新,被譽為“赤玉”;另一産區為河北的蔚縣、宣化,被稱為“瓊玉”。據《天工開物,下篇,珠玉》對張家口地區所産的瑪瑙有較為明确的記載“今京師貨(瑪瑙)者,多是大同、蔚州九空山、宣府四角山所産,有夾胎瑪瑙、截子瑪瑙、錦紅瑪瑙。”可見張家口地區的瑪瑙至少在明朝時期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加工和開采的,隻是後來不知什麼神秘原因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了。
戰國時期紅缟瑪瑙環
清代紅黃料器小天球瓶
小塊的加工成珠串
球狀圖案酷似地圖
其實宣化的瑪瑙礦就是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紅瑪瑙,它不是普通的紅瑪瑙。其正确名稱應為,紅黃缟瑪瑙,顔色黃似田黃之潤、紅似雞血石般鮮亮。黃色是從黑黃到正黃;紅色是從暗紅色到正紅,有陶瓷質地,或者說是那種北京宮廷“料器”的感覺。其中以豔紅豔黃品質最好。結構非常細膩、質地潤澤可人,一看就讓人喜歡,形象畫面也最為奇特。
中空的晶體
紅肉還是很誘人的
黃色瑪瑙矸石
紅黑白三色相間
瑪瑙眼睛
在路過塔兒村鄉的一個小村子後,沒多久就沿盤山路到了礦山附近,路邊随處可見山體裸露出少許瑪瑙礦體的殘骸,還有大量開采時遺棄的石塊,我們找到一些帶有顔色石塊,開始還如獲至寶般的欣喜,後來才明白那些帶顔色石塊二氧化矽含量不夠沒有形成瑪瑙,叫做矸石,沒有任何價值。
不含二氧化矽的黃色矸石
警示牌在荒蕪的礦山附近站崗
坑口堆積滿的瑪瑙矸石
滿目瘡痍的山崗
真正的礦區不能開車到達,我們便棄車徒步前往一個巨大的盆地底部,這這裡看到禁止私挖亂采的警示牌,近年随着珠串大熱,這裡的瑪瑙礦藏已經被盜采殆盡,我們目所能及的不到10個礦洞已經沒有任何瑪瑙礦藏可采,滿目瘡痍的礦洞口都是瑪瑙矸石,植被也遭到破壞。我們下到深溝的一個礦洞拍照,除去偶爾出現在洞壁上沒有開采的價值的瑪瑙殘骸,别無他物。隻留下禁止私挖亂采的警示牌在荒蕪的礦山附近站崗。
山崖下開采殆盡的礦洞
被掏空的礦洞
紅黃兩色為主帶白色條紋的缟瑪瑙
顔色豔麗宛如戰國紅瑪瑙的紅黃兩色的山杏
路邊曬杏幹
回程路上看到路邊山崖上有許多山杏,顔色豔麗宛如戰國紅瑪瑙的紅黃兩色,這裡的村民一般不吃這酸杏,都是采集後晾曬制成杏幹出售。午飯被推遲到了下午合并為晚餐,在朋友的引領下我們到達了官廳水庫,在水庫邊有一家大鐵鍋炖水庫魚的飯莊,燒鍋的燃料是附近種植葡萄砍下來的葡萄樹樁,這樣的柴鍋炖出的水庫大魚别有一番滋味。
疫情來襲,我們都被禁锢在這鋼筋水泥般的森林裡,猶如籠中困獸,期望疫苗早日研制成功,戰勝病毒消滅疫情,小夥伴們好再約起來!一起吃瓜、炖魚、探礦、尋石!
關注:石畫記公衆号,更多原創賞石文化與您分享
原創文章、歡迎點贊評論、分享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