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恰到好處
都說美人在骨不在皮
那骨子裡透出來的氣質
是任何化妝品和P圖術
都無法掩蓋的
所以
無論是名牌加身
還是強賦新詞
都顯得有點用力過度
而中國人所欣賞的
隻不過是那
恰到好處的優雅
就像甜美淡然的桂花香
清可絕塵,濃能遠溢
沒有那麼多華麗的煩惱
和奢侈的憂傷
恰到好處的感性和理性
就像這秋天午後的陽光
美好而不憂傷
濃烈而不炙熱
讓人流連忘返
念念不忘……
甜蜜的像熱戀中的女子,風習袅袅,盈水展千華。回眸莞爾,一笑傾城百日香。
《漫莊墨錄》中曾有“木犀花”的記載,這裡的木犀花就是桂花:“山僧以花半開香正濃時,就枝頭采撷取之,以女貞樹子俗呼冬青者,搗裂其汁,微用拌其花,入有釉磁瓶中,以厚紙幂之”。
明《香乘》“凝合花香”中還有一方沒有用到桂花但卻為了模拟桂花的香韻,其方這樣寫道:降真一兩、檀香一錢(另為末作纏)、 臘茶半胯(碎),右以紗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内,用新浄器盛鵝梨汁浸二宿,及茶,候軟透去茶不用,拌檀窨燒。
真正的淡是淡中有味,如那淡淡的禅境,内裡有一種不可言說的隽永。
▏桂花香裡最動人
桂花清香純淨、馥郁宜人,說它沁人心脾絕不為過。宋代韓子蒼詩雲:“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鬥香。”而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更是不吝贊美道:“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桂花與中國淵源已久。把“香”視為生活日常的古人,睡覺的床帳中也要有香氣萦繞。宋人黃庚《枕邊瓶桂》詩曰:岩桂花開風露天,一枝折向枕屏邊。清香重透詩人骨,半榻眠秋夢亦仙。
折一枝桂花插膽瓶裡,放置在枕邊,伴着桂花的香氣入眠。黃庚把這美妙的體驗比作神仙一般。
在古人的審美中,桂花與香總有着密切的關系,南唐韓熙載有“對花焚香五宜”之說“對花焚香,花不同,香亦有别”,韓熙載認為龍腦香搭配秋天盛開的木犀,會有妙不可言的效果。
應季的美物最是動人
其濃淡糅合的矛盾
至清至淺的光華
像是難解的哲學
難懂的迷戀
深植于中國
當擦肩而過,回眸莞爾
想必會讓你突然想起
這就是你苦苦尋找的味道吧
素材來源 | 誰最中國、弘益茶道美學
綜合整理 |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
若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