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也有綠水青山。
正解局出品
最近,國家第二次(2015—2021年)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公布,全國普查範圍内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樹有5株。
這僅存的5株5000年古樹,全部在陝西。
很多網友驚奇,“黃土高原”陝西竟然有這麼多古樹名木?
陝西,被誤解得太深了。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明确規定,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
陝西省的這5棵,樹齡皆在5000年以上。
具體是: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手植柏、保生柏,以及距離黃陵縣城20多公裡的老君柏,渭南市白水縣倉颉廟内的古柏、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
比如老君柏,樹高18.5米,直徑3.5米。
據傳,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北征朔方,得勝歸來,在“老君廟”焚香祭拜,并廟前種植柏樹,賜名“老君柏”。
後來,“老君廟”垮塌,“老君柏”仍屹立至今,被譽為“神樹”。
位于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老君柏
又如頁山大古柏,樹高23.16米,冠幅達25.7米,是秦嶺發現的最大古側柏,被列為“洛南八大景觀”之一。
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參觀大古柏後認為,它生長于原始社會,距今已數千年。
位于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
值得一提的是,這5棵5000年的古樹,全是柏樹。
柏樹不負“常青樹”之名,果然是森林生态系統演化中的“頂極樹種”。
更讓人驚奇的是,為什麼中國僅存的5棵5000年古樹,全部在陝西?
陝西,有什麼過人之處?
其一,陝西有秦嶺。
秦嶺是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東西跨越1600餘公裡,南北橫卧300餘公裡。
秦嶺山脈地圖
秦嶺不僅面積大,更因其東西承接、南北過渡,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被譽為“生物基因庫”。
森林更是秦嶺最廣泛和最重要的植被類型,全區森林面積約247.5萬公頃,樹木種類不計其數。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樹都有”。
守着秦嶺這個天然的森林公園,陝西境内擁有千年古樹也就不足為奇。
其二,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森林裡有古樹不難,難的是在森林之外有古樹。
陝西的古樹,大多是人為栽種的。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種樹這件事上,确實占得了先機。
比如,黃帝陵古柏群中最古老的這棵側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樹冠面積190餘平方米,是特級保護古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
這棵樹相傳為軒轅黃帝所栽,人稱軒轅柏,亦稱黃帝手植柏。
黃帝手植柏
又如,陝西渭南市白水縣倉颉墓冢的古柏樹,相傳為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倉颉去世前選擇墓地時,親手栽植這株柏樹。距今亦有5000年樹齡,被譽為“文明之根”。
位于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的倉颉手植柏
其三,陝西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省份。
古代中國,戰亂頻仍,沒有政府的參與、支持與保護,古樹很難存活至今。
自周開始,先後有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還有黃巢、李自成等共4個農民起義在此建立政權。陝西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省份。
中國古代王朝,大多喜愛建設皇家園林。
秦始皇曾将上林苑擴建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皇家園林。
除了著名的阿房宮外,上林苑内更是森林覆蓋,樹木繁茂。
黃帝、倉颉種植的柏樹,更是受到統治者的敬重與愛護。
史料記載,漢武帝曾親率18萬大軍祭祀黃帝,并在黃帝陵及周邊大規模種植柏樹。
元朝泰定二年,泰定皇帝也孫鐵木兒獲悉軒轅黃帝廟殿宇遭人破壞後大怒,傳下聖旨,要求嚴禁破壞黃帝廟宇建築設施,禁止砍伐周邊樹林。
其四,當代陝西人的保護。
保護林木,陝西古已有之。
當代陝西人對古樹名木,更是呵護備至。
在黃帝陵,工作人員為每株古柏建立了電子檔案,配備專職古柏管護隊,每天24小時不間斷巡護,并建設了獨具特色的古柏消防系統。
必要時,還用上了高科技。
黃帝手植柏因樹體生理機能的下降,一度出現了樹勢衰弱的問題。
林木專家通過對枝條進行無性繁殖,大量實驗後使其枝條長出鮮活根系,并成功獲得克隆苗,讓黃帝手植柏“枯木逢春”。
所以說,中國僅存的5棵5000年古樹全部在陝西,絕非偶然,亦非僥幸。
實際上,陝西擁有古樹名木70多萬株,僅次于雲南。
可謂鄉鄉有古樹,縣縣有名木,是當之無愧的古樹名木大省。
提起陝西,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黃土高坡,窯洞,信天遊……
正所謂,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
誠然,這是陝西,但又不是陝西的全部。
如果認為陝西全境都是“黃沙漫漫草不長”,那麼,更是對陝西的誤讀。
窯洞
今天,5棵5000年古樹已足以為陝西正名:
陝西,也有綠水青山。
根據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陝西的森林覆蓋率達到4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96%)。
與其他兄弟省市相比,陝西森林覆蓋率位列第13位,這個排名可不低。
陝西的森林覆蓋率
如果隻看林地面積這個指标,陝西能排到第8位,比陝西版圖面積排名(第11位)要高。
2012年以來,陝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萬畝,沙化土地年均減少17.8萬畝,860萬畝流動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區植被平均覆蓋度達到60%。
陝西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綠色版圖向北推移400公裡,陝西正在變得越來越綠。
陝西樹茂,花亦好看。
中國十大名花中,六大名花是木本花卉,即花中之魁的梅花、花中之王的牡丹花、花中皇後的月季花、花中西施的杜鵑花、花中嬌客的茶花、花中仙客的桂花。
這六大木本名花的原生地,就在陝西。
陝西還是紫薇花、海棠花、桃花、櫻花、杏花等著名木本花卉的重要原産地。
陝西是“百花園”,更是“百果園”。
《誰才是中國水果第一省?每年為每個國人生産25斤水果》一文中,正解局介紹了陝西的水果産業。
陝西版圖面積排名不靠前,卻是全國種植水果面積最大的省份,水果産量全國第四。
水果産量排行榜
“世界蘋果看中國,中國蘋果看陝西”。
陝西最知名的水果是蘋果,種植面積1100萬畝,産量占到中國的四分之一、世界的七分之一。
陝西濃縮蘋果汁占據世界總産量的三分之一,全球每三杯蘋果汁就有一杯來自陝西。
近年來,猕猴桃成為陝西水果的另一張名片。
陝西猕猴桃産量超過50萬噸,占到世界總量的近三分之一,面積和産量都已傲居全球第一。
陝西地形東西短,南北長,跨越10個緯度,4個幹濕地區,3個溫度帶,陝北、關中、陝南氣候環境差異極大。
陝西地圖
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陝西水果品類多樣的特點。
陝北的紅棗,關中的蘋果、猕猴桃、西瓜、葡萄,陝南的蜜桔,應有盡有,産量極大。
陝西的水果,甜得很豐富。
古樹名木曆經滄桑,是曆史信息的記錄者和傳遞者。
5棵5000年古柏樹,見證着大秦大地的滄桑巨變,也啟示我們重新認識陝西。
子曰:“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孔子推崇柏樹,中國人亦鐘愛柏樹。
柏樹堅毅執着、不屈不撓,這何嘗不是陝西人的精氣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