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枸杞怎麼收獲?【我們的新時代】講述人:甯夏農科院枸杞科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枸杞怎麼收獲?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們的新時代】
講述人:甯夏農科院枸杞科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龍
“保溫杯裡泡枸杞”是不少人的養生必備。可别小瞧這不起眼的小果子,裡面的文章可大着呢。
這不,我們通過枸杞全基因組測序,建立枸杞分子輔助育種和基因編輯技術平台,占領了世界枸杞基礎研究的制高點。
别看現在“洋氣”了,過去的枸杞選育可是“土”得掉渣:一把剪刀一把鍬,剪掉枝條埋到地裡再擴繁,一次一次不斷“試錯”。好不容易育出新品種,一種就是幾十年。
品種不行,産業就成不了氣候。那些年,眼看着農民種了挖、挖了種,沒少折騰。我帶着團隊跑遍國内野生荒灘和沙漠戈壁,光枸杞種質材料就收集了2600多份,活體植株保存2萬多株,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枸杞種質資源庫。憑着這些“家底”,我們定向培育出枸杞新品種50多個。
新品種有了,推廣起來卻一波三折。當年,我背着500株“甯枸7号”的苗子下田推廣。幾天下來,還是在“田把式”面前吃了閉門羹:“種了一輩子枸杞,我還能不知道哪個品種好?”沒辦法,隻得找我老家種地的大哥幫忙。我千叮萬囑,500株苗種兩畝地。我哥當面說放心放心,可轉身種的時候,就隻種了兩分地。盡管是密植,但結果的時候還是很争氣:兩分地産量不輸于别人家兩畝地!四鄰八舍紛紛圍到地頭打聽這是啥品種。一株苗子硬是從一塊錢漲到了十幾塊,還搶不上。
在幹旱缺水的西海固種枸杞,還得有些“土”辦法。我教農民用廢舊飲料瓶灌滿水,連一根毛線,埋在枸杞樹下,一大瓶水養活一棵樹。枸杞綴滿枝頭的時候,農戶别提多高興了。
科學化、規模化種植,火了産業,富了農民。如今,甯夏枸杞種植面積近45萬畝。到2025年,枸杞産業綜合産值要達到500億元,在鄉村振興中挑“大梁”。
(光明日報記者王建宏、張文攀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01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