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川話中那些你會說不會寫的字”,我已經寫了好幾篇了,點擊以下鍊接可以浏覽。
非四川人請慎入 将錯就錯的四川方言字 你會說不會寫的四川方言字 四川話中那些你會說不會寫的字 四川話中那些你會說不會寫的字(二)
開始時寫這個純粹是覺得好玩兒,後來受到一些鼓舞,慢慢地就覺得有責任讓更多的人了解四川話的前世今生。最近幾天又聽到不少人說四川話“土”,其實一種語言是無所謂“土”或“不土”的。很多時候你覺得它“土”,也許隻是因為它現在沒有那麼流行了,沒有那麼主流了,又或者是因為你已經不了解它的曆史了。今天選了三個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特别“土”的四川方言詞,說明來曆,看看你還會不會覺得它“土”。
1)夏天到了,池塘頭的qiémēr(切貓兒)鬧麻了,吵得人睡不着覺。
2)哎呀,這幾天我感冒了,好惱火啊,鼻子zú起zú起的,氣都出不到!
3)我的天,他咋個這麼瘦哦,完全是個gānxīr!/ 你不要看到他長得多敦實的,其實xīr得很,一動就喘粗氣!
正宗的老四川人可能一下就看懂了我上面的注音,不過我還是解釋一下:句1)中的“qiémēr(切貓兒)”在四川話中是“青蛙”的意思,今天城市中大概隻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會這樣說了吧,反正我女兒這一輩的娃娃,我是從來沒有聽過他們說“切貓兒”的。句2)中的“zú”,是“堵塞”的意思,“鼻子zú”就是因為感冒鼻子堵住了,呼吸不暢。句3)中的“gānxīr”或“xīr”是指人身體虛弱,“gānxīr”給人的感覺是又瘦又弱,“xīr”給人的感覺是不強壯、不健康,身體很虛。
以上這三個詞,普通話裡好像是沒有的,用四川話讀出來似乎确實顯得有點“土”,特别是年輕人聽到,可能會覺得特别老套、村野、沒文化,是屬于“俚語”之類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我感覺現在還在用這些詞的人是在逐漸變少的。
不過呢,其實這三個詞都是古語詞,如果我們知道了它們的來源,可能一下子就會覺得沒那麼“土”了。“大土”之後藏着的,往往都是“大雅”。
(一)qiémēr(切貓兒)= 鼁蟆
四川話中的“切貓兒”,正字其實應該是鼁蟆(qiéma)。“鼁”這個字一看字形就很老氣。成書于戰國兩漢之間的中國第一本詞典《爾雅》已經記載了這個字。《爾雅·釋魚》:“鼀,蟾諸”。“蟾諸”就是“蟾蜍”。郭璞注:“似蝦蟆,居陸地。”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蟾蜍為蛙之大者,《爾雅》謂鼁。”這些記錄都提示我們,“鼁”的出現其實比“蟾蜍”或“蛙”這些詞要早很多,在戰國兩漢時期它已經是一個老詞,需要辭書來進行解釋了。
“鼁”在今天普通話中讀作“qù”,但是四川話常常把普通話的“qu”這個音讀作“qie”。比如“去”在四川話中就讀作“qie”。因此“鼁蟆(qùma)”在四川話中自然就被讀作了“qiéma”,兒化之後變成“qiémēr”。“鼁”這個字本來就難寫,在古代會寫的人恐怕也不多,久而久之,人們不知道“qiéma”的來曆,于是就用“切貓兒”來記這個音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鼁蟆”在古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指“蟾蜍”,即“癞蛤蟆”,也就是今天四川話中的“癞疙寶”。但是今日四川話中的“切貓兒”主要是指“青蛙”,二者有所不同。不過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古代人雖然對青蛙和蛤蟆的區别有所認識,實際上區分也并不嚴格。“蛤”“蟆”二字在古代漢語中都可以統稱蛙類,并不特指到底是“青蛙”還是“蛤蟆”。“鼁蟆”特指青蛙,這大概是在近代漢語中才出現的分工。
可見,所謂的“切貓兒”實際是四川話對上古漢語“鼁蟆”的繼承。而“鼁蟆”這個詞在漢語中至少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曆史。如果非要說雅俗,它在當時恐怕比“蛙”“蛤蟆”這些字要雅得多。
(二)zú=
四川人所謂的“鼻子zú”,就是鼻子堵塞,“zú”應該寫作“
”。這也是很有曆史的一個字,我的輸入法打不出來,就用“上祝下土”代替。成書于南北朝時期的漢語字典《玉篇》記載:“(上祝下土),塞也。”明代李實的《蜀語》:“蜀語:鼻塞曰(上祝下土)。”宋代的《禅林僧寶傳》卷十五:“今朝六月六,谷泉被氣(上祝下土),不是上天堂,便是入地獄。”《密菴和尚語錄》:“雲門扇子蹦跳上梵天,(上祝下土)着帝釋鼻孔。”這裡的“(上祝下土)”,都是“堵塞”的意思。
所以說,四川話中的“鼻子zú”,并不是四川人的土語,而是古代通用的詞語,你非要說它“土”,我是不同意的[捂臉]
(三)gānxīr=幹枵
四川話把身體虛弱稱為“xīr”,又瘦小又虛弱者被稱為“gānxīr”。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這個“xīr”的寫法,曾經懷疑過“xīr”是不是就是“虛兒”?但如果真是這樣,“虛”字的“ü”這個音似乎不應該消失。又曾經想過“gānxīr”是不是該寫作“幹芯兒”,也就是“内芯”虛弱?但這樣理解好像也有點牽強。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想了多年,直到在辭書裡看到了“枵(xiāo)”。
“枵”的本義是大的木根,《說文·木部》:“枵,木根。”木頭大,往往就會中空,段玉裁注:“枵,木大貌,……木大則多空穴。”外部粗大而内裡中空,由此,“枵”就引申出了“空”“虛”“消耗”的意思。《正字通·木部》:“枵,凡物虛耗曰枵。”《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枵,粍名也。”《新唐書·殷開山傳》:“公等勿與争,糧盡衆枵,乃可圖。”“糧盡衆枵”就是“等糧食吃完,衆人的精力耗盡”。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虎頭鼠尾,外肥中枵。”“外費中枵”就是“外表看着胖,骨子裡去很虛弱”。可見,“枵”就是“虛”的意思,因此漢語裡也常常用“枵虛”表示“空虛”之義,如歐陽修詩:“ 腹雖枵虛氣豪橫,猶勝谄笑病夏畦。”“腹内枵虛”就是空着肚子,也就是沒吃飽飯的意思。
至此我們可以斷定,四川話中的“gānxīr”實際上就是“幹枵(gānxiāo)”,“gānxiāo”兒化之後,韻尾“ao”脫落,就變成了“gānxīr”。因為漢語中的“幹”也有“虛弱”之義,比如成語“外強中幹”就是指外表強悍而内心虛弱,因此“幹枵”同義連文,形成了表示“虛弱”的并列詞組。而四川話中常說的“看到長得胖,其實xīr得很”的“xīr”,與宋代的“外肥中枵”同義,是對“枵”字來源、用法的最好诠釋。
現在我們聽到四川話中的“切貓兒”“gānxīr”等,可能會覺得很“土”,但是在知道了其來源之後,我們就能了解,這些詞實際上是四川話對真正的古代漢語的繼承。“切貓兒”寫成“鼁蟆”、“gānxīr”寫成“幹枵”之後,似乎立刻就雅緻了不少[捂臉][捂臉]。很多方言裡的詞我們現在覺得不時髦了,其實它們隻是在頑強地傳承着曆史而已,不應該成為被輕視和嘲笑的理由。所以我說,我們真正了解四川話這些詞的來源之後,就會知道,大俗即大雅,雅俗隻在一念之間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