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
農民群衆通過農村客運
進城務工、就醫、購物、求學。
如今,在汽車下鄉、
鄉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浪潮下,
這些客運車輛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它們又如何改變着農民群衆的生活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乘上
這些通往農村的客運車輛,
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
圖源 肇慶交通運輸
“公交車開到村裡來啦!”
6年前,
當“懷城-珠洞”城鄉公交開進村莊,
父老鄉親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這一刻,村民期盼了很久。
從那天起,這輛城鄉公交,
就成了連接珠洞村與縣城的“毛細血管”。
▼
每天,“懷城-珠洞”城鄉公交都會準時從珠洞村出發,經過50分鐘路程,把鄉親們載往23公裡外的懷城。“老百姓平時出去看醫生、探兒孫、買菜,都會搭這輛車。”珠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廣懷說。
“懷城-珠洞”城鄉公交
這樣的變化并非孤例。近年來,乘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東風,肇慶因地制宜采用公交、班線、預約響應等形式,結束了許多偏遠地區多年來不通客運的曆史。目前,全市1255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客車”。
老百姓的生活因為這一趟趟
連接城鄉的公交車有了更多改變,
嚴阿姨正是受益者之一。
嚴阿姨老家在平南村,目前定居縣城。
因為平時需要回村幹農活,
她幾乎每天都要往返城鄉。
城鄉公交的開通
讓她不用再為漫漫出行路而苦惱。
嚴阿姨
公交沒開通前,我坐摩托車或出租車往返城鄉,單程就得花幾十元,經濟負擔大。現在,坐城鄉公交單程回村隻需7元左右,一個月能省下不少錢。
群衆在公交站場等待城鄉公交
農村寄宿學生的求學路
也因此不再“遙遠”。
每逢周五下午,
懷集縣内不少城鄉公交都會加開一趟,
化身“學生專線”到沿線學校門口
接送寄宿學生。
幸福街道初級中學 陳老師
我們學校位于城區,部分寄宿學生來自附近鄉鎮。以前,他們需穿過車流密集的省道到站場搭車回村,有些同學還會騎電動車回家,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現在,學生在校門口搭車,直達村口,上車時還有輪值老師維持秩序,方便又安全。
學生們搭乘“學生專線”回家
與城鄉公交互為補充的
“鎮通村”客運車輛,
打通的則是農村群衆從鎮到村的
“最後一公裡”。
▼
目前,肇慶有“鎮通村”客運車輛231輛,主要車型為7座或9座小型客車,覆蓋各地鄉鎮大部分行政村,單程價格通常不超過10元。
“鎮通村”客運車輛 圖源 肇慶交通運輸
梁師傅是懷集縣最早一批
“鎮通村”農村客運司機之一。
他把自己的私人手機号碼作為預約電話,
貼到了坳仔鎮各個村委會的門口。
村民需要搭車的時候,
提前一天撥打他的手機,
與他商量好上下車的時間、地點即可。
坳仔鎮“鎮通村”客運車輛
79歲的黃阿公是梁師傅的“熟客”。
在“鎮村通”客運車輛開通前,
他到鎮上采買生活用品後,
需拎着大包小包沿西江河邊走路回村。
如今的出行變化讓這位
在當地農村生活了
大半輩子的老人欣喜不已:
“以前回村日曬雨淋,走路要走兩個小時。
村民們多想能有車坐,現在終于實現了!”
時至今日,
随着農村公共交通服務内涵不斷延伸,
村民不光真正感受到出行的便利與實惠,
生活也變得更幸福更有質感。
▼
今年3月,鼎湖區6條農村客運線路正式運營,起步價3元,總路程約130公裡,線路覆蓋鼎湖區多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和農村旅遊景點。
車行其間,乘客可以在藏龍溝村口站感受綠水青山,體驗鳳凰鎮站的“彩虹畫廊”、白石坑站的“客家竹風”,在九龍湖站下車看碧波蕩漾……
圖源 鼎湖發布、吳勇強攝
住在鼎湖山上山路附近的陳女士一家,幸福感特别強:“客運小巴幹淨舒适不擁擠,乘坐體驗很不錯。我們現在經常搭農村客運小巴到黃金溝遊玩。”
黃金溝景區 圖源 鼎湖發布
農村客運還進一步
完善了旅遊交通網絡,
成為肇慶發展全域旅遊的助推器。
今年開通的“鼎湖山至紫雲谷”農村客運旅遊專線,實現鼎湖山景區、萬達廣場、兒童公園、紫雲谷等鼎湖區内重點休閑旅遊目的地無縫接駁。串珠成鍊的交通,提升了旅遊的通達性,讓景點間相互帶動,吸引更多消費者。
“鼎湖山至紫雲谷”農村客運旅遊專線 圖源 鼎湖發布
農村客運車輛進村,
不僅載人也開始載貨。
巴戟、佛手、砂糖橘、貢柑……每天,由德慶縣莫村鎮農村客運綜合服務站出發的農村客運班車,除了搭載乘客,還肩負着應季農産品的運輸重任。
“新鮮農産品當天就能送達廣州、肇慶城區或者德城,次日便能出現在銷售市場上。”莫村鎮農村客運綜合服務站站長黃來友對自家班車的運輸時效信心十足。
貢柑 圖源 德慶發布
前來寄件的客人大多都是附近的父老鄉親,因此,服務站的物流價格設置得十分“親民”:小件3-10元,大件10-15元,不因重量而增加收費。
黃來友
運送一箱10斤的貢柑,我們通常是收3元運輸費,也就是隻需要30元就可以把100斤貢柑送到廣州等地。農産品送達後,車站有儲存室供暫時存放。
德慶縣莫村鎮農村客運綜合服務站 圖源 德慶發布
農村客運深入鄉鎮的優勢,讓服務站成了德慶縣農村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站内的農村客運車輛每日穿梭城鄉兩地,将城裡的商品送至村民手中,又幫村民運送農産品到德城乃至更多的地方……
農村公共交通線路通達,
是群衆期待的幸事,但并非易事。
由于居民出行方式的多元化、
農村常住人口減少等原因導緻的
客流量萎縮,是農村客運市場
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挑戰。
平日裡,城鄉公交的乘客并不算多
駕駛了四年多“懷城—珠洞”城鄉巴士的林師傅表示:“空車率很高,上午回村的班次和下午出村的班次經常是空車。”遇到下雨天,公交去返兩程可能都沒人乘坐,但車仍然要按照常規路線跑一趟,“不走不行,萬一有村民需要出門呢?”
而“鼎湖山—紫雲谷”農村客運旅遊專線由于沿線站點少、途徑路程較短,周一至周五鮮少有乘客。隻有逢周末、節假日,客流才能“回暖”。
如何推動農村客運
由“走得了”向“留得住”轉變,
成為一個亟待探索的課題。
小型農村客運車輛 圖源 肇慶交通運輸
去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提升城鄉客運服務均等化水平等八方面任務,為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思路及實施路徑指明了方向。
目标所指,行動所向。✍️
為增強農村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肇慶交通運輸部門統籌用好中央财政補助資金,減輕農村客運經營者負擔。2021年,肇慶共發放農村客運補助資金約2860萬元,支持各地農村客運發展。另一方面,肇慶積極探索構建長效發展機制,如深入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讓客運、貨運、郵政互相借力,提高綜合營運收入。
在懷集縣,
“交郵融合”的探索已然開啟。
去年,懷集粵運與中國郵政
以汶朗鎮和坳仔鎮為試點,
利用“鎮村通”農村客運為載體,
每天上門取件并送到各鄉鎮郵政局和鄉村,
既解決快遞企業無法覆蓋郵件到村的難點,
又為當地農村客運創收,實現“共赢”。
懷集粵運與中國郵政探索“交郵融合”模式
從“步行進城”到“村口坐車”,
從“肩挑背馱”到“送貨上門”……
一輛輛農村客運車輛
全力奔跑在“四好農村路”上,
成了群衆趕集賣菜的“購物車”、
父老鄉親走家串戶的“親情車”、
發展鄉村美麗經濟的“振興車”。
車上,村民們懷揣着希望,
奔赴下一站幸福的風景。
記者、編輯:譚敏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