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8:31:33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很幸運;當衆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閉,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匮乏。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贊歎,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節的脊椎,穩穩的支持着閱讀的人。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式。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

——奧美廣告

1 經典閱讀,常讀常新

蘇轼曾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一詩中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秀才安惇在鄉試中名落孫山,蘇轼特意寫此詩勸勉失意的安惇,鼓勵安惇不要因為沒有中舉而沮喪難以釋懷,要去追求書籍知識本身的價值,先賢的典籍中蘊藏着深厚的學問,要不厭煩的讀它千百遍,自然就能領悟書中的真義。

正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也是同樣一種閱讀方法。甚至費曼讀書法,其實也強調如果沒有看懂,那就從書的第一頁重新讀起,再遇到不懂的地方,依然返回從書的第一頁再讀,就這樣循環往複,直到真的讀懂這本書為止。

我們對書的态度,特别是對經典書籍的态度,一定是常常回顧閱讀,而不是隻要讀過了,就丢在一邊。人的大腦記憶功能是有限的,隻有不斷重複閱讀,加深記憶,才有可能在大腦裡與自己的思想融為一體。

奧野宣之說:“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體現的。”一方面,讀者經過長期反複的閱讀,将書内化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另一方面,随着時間的推移,讀者的思想在不斷成熟,讀者的閱曆在不斷增長,讀者的見識也不斷豐富,帶着讀者自己新的思想、閱曆和見識,再重新閱讀這本書時,就會産生新的理解和領悟。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佳路徑)1

辛棄疾的名句“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年少初讀時,隻隐隐覺得少年的憂愁實在是自己勉強尋來的。但人到中年,經曆了歲月風霜,體驗了世事艱難之後,再讀“卻道天涼好個秋”,無限感慨在其中,那種悲涼和落寞,卻不是一個“愁”字所能代表的,一句“天涼好個秋”勝過無數,此中況味,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深深的體會到。正所謂“初讀不知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所以,面對經典時,我們要秉持常讀常新的态度。在每一次重讀時,結合自己的積累,勤加思考,努力獲得更新、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在經典閱讀中,見證自己的成長;在經典重讀中,再次體會書中深意;在經典複讀中,溫故而知新,體味熟讀深思的樂趣。

正如北宋程頤所言:“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經典書籍如經年釀造的濃酒,越久彌香,值得一品再品。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佳路徑)2

2 經典閱讀和時效閱讀缺一不可

經典書籍的閱讀就如同我們一日三餐中的正餐,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選項,如果經常不吃正餐,人就會因為缺乏營養而變得虛弱不堪,最終的後果是無法正常生活。如果缺失了經典閱讀,人的思想就會逐漸變得淺薄輕浮。

優質雜志的閱讀更像我們每日都要在正餐之外補充的水果,它能補充我們人體必須的維生素和優質纖維,如果缺乏這些營養,身體容易變得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很容易就生病,所以它雖不是正餐,但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優質雜志就如同水果,經常補充,人的思想就會常讀常新,不會陷入故紙堆中,與時代和社會脫節。

《三聯生活周刊》就是這樣的優質水果。每周出一期,每期聚焦一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深度的分析。最近一期則探讨了疫情之下的親密關系。從普通人、方艙醫院的患者,知名作家、國外的留學生多個視角,探讨疫情對親密關系的沖擊和重建。既有很強的時效性,也有負責任的深度思考。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佳路徑)3

好的雜志,能夠讓人對當下的生活世界有清晰的認識,有反省和思考,有助于在各種八卦和小道消息、謠言漫天飛的資訊混戰的日常裡,幫助人們獲得一種清晰,真實的理解。

所以,好的雜志,既有值得關注的時效性,也有讀來令人深思的深度,是我們日常閱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 閱讀讓我們認識世界

日本著名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說:“讀書生活可以改變看待世界的眼光。”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取決于他的視野和格局。

孩童時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我們睜開眼睛第一次認識世界,人在思想和精神上都是純潔無瑕,宛若一張白紙。眼睛所及之處,看見什麼就是什麼,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川河流、鳥獸蟲魚,世間萬物,皆是它自己的模樣。

年齡漸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當我們積累了知識和經驗後,人的思想和精神都發生了變化,看到了萬事萬物背後的故事和形象,萬事萬物在表象背後,似乎又有了新的内涵。白居易感歎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宋朝禅師釋紹昙吟誦道“見山不是山,居竹不見竹。”山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不再是單純的水。世間萬物,遠比我們親眼所見要複雜的多,似乎在表象之外,又添他意。

待到看盡世事、閱盡千帆大徹大悟之後,遂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但此時的山水不是初識時孩童眼中的山水,是摒棄了雜念和煩思之後的山水,是返璞歸真後,更加真實有韻味的山水。

禅宗将這三個階段,視作人生修為的三大步驟,禅宗強調要達到最終返璞歸真的狀态,需要人生的曆練和修為。

閱讀是人生的樂趣(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最佳路徑)4

閱讀何嘗不是這樣呢?

在我們初讀書時,如同世界在我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缤紛多彩,此時,我們貪婪的汲取書本的營養,書中所言皆是真理,對書是完全的崇拜和相信。

有了一定積累和閱讀量之後,漸漸地,我們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反省,對書開始了來自内心的質疑和反叛,企圖逃脫書本框定的世界,探索屬于自己的未知領域。

如同離經叛道的搖滾青年也終有成為佛系中年的那天一樣,随着讀書的日漸廣博,我們終于學會了如何與書更好地相處,如何在書中獲得力量,如何将書為我所用。此時的書,已經回歸了它的本真面目,它不是全知全能的天神,它隻是陪伴我們前行的夥伴。借由它,我們看清前路;因為它,我們目光如炬、心思缜密;有了它,我們的格局和視野從此開闊。

從此,在面對世間紛争時,我們可以獨立而警醒;面對世事不公時,我們能夠勇敢發聲;面對人間凄涼時,我們更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END------

**************************************************

我是@蜜糖飛的森林,熱愛閱讀與寫作。歡迎您關注我,漫漫人生路上,我們同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