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屋和掃天下相關的名言?《世說新語》之“德行第一”之1“掃天下”與“掃一屋”的辯論,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掃一屋和掃天下相關的名言?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世說新語》之“德行第一”之1
“掃天下”與“掃一屋”的辯論
南朝劉義慶作《世說新語》,第一篇說的就是陳藩。陳藩何許人也?現代人都不太熟悉。陳藩,東漢名臣(這個不重要),少有大志(記得這個就行了)。他這個“少有大志”是怎麼表現出來的呢?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屋,荒蕪不掃除,曰:‘大丈夫當為國家掃天下。’”《世說新語》裡面寥寥幾筆,就把這個故事給說完了,實在是歎用詞之簡練了。
如果要說得明白一點,大概是這樣的吧。陳蕃15歲時,曾經獨處一個庭院習讀詩書。一天,其父的一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看到院裡雜草叢生、雜物滿地,就對陳蕃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陳蕃當即回答:“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說:“大丈夫立于天地間,應當以平定天下治理國家為己任,怎麼能夠去做打掃房間這種瑣碎小事呢!”
後世有學者認為此故事是杜撰的,根據是《後漢書·陳藩列傳》并未記載此事。其實不然。《後漢書》作者範晔跟劉義慶一樣,都是南朝宋人。而劉義慶寫《世說新語》,說此事是由《汝南先賢傳》記載的,而《汝南先賢傳》的作者是晉朝人周斐。所以,并不能以《後漢書》未記載此事就說是杜撰了,隻能說,範晔認為此事可能系杜撰,故不錄之;而劉義慶認為此事是真的,故記錄之。當然,晉朝人周斐做《汝南先賢傳》時,是否有必要杜撰這麼一個故事,竊以為不然。
那麼,“當丈夫當掃天下”的對立面——“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吧,這句話也有個故事,不過已經是陳藩死了一千多年後的事情了。
清朝有個文學家叫劉蓉(不曉得是不是劉義慶的族中後人啊,呵呵,要是真是的話就比較搞笑了,跟他老祖宗唱反調啊!),寫了篇散文《習慣說》,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原文如下: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翻譯一下,大意就是說,劉蓉的房間裡面有塊地不平,他爹就訓誡他說:“你連自己的房間都搞不定,又怎麼去治理天下呢?”
劉蓉寫這篇文章講這個故事,本意是要說明一個道理,成大業當從小事做起。這個道理其實老祖宗們早就說過了,比如荀子《勸學篇》裡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我們小時候都讀過的了。
我不知道劉蓉他爹有沒有讀過《世說新語》或者《汝南先賢傳》,或許應該差不多讀過的可能性比較大吧。所以他跟兒子講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故意針對陳藩的“大丈夫當掃天下”之弘志而發呢?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即使劉老爹本來沒有這麼個意思,後人還是硬生生的把這兩句話給拉了郎配。當然,為了更加般配一些,劉老爹的話就變成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故事講到這裡,基本上就都清楚了。至于到底是“掃一屋”還是“掃天下”,這個公案我是無從判斷的。你們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