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建星,又稱為“建除十二值”,其在古代星象學中叫“十二值”,是以十二個字命名的,依次序排列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這十二建星是與破軍星的位置相聯系的。破軍星,又叫瑤光星,是肉眼也能看見的北鬥七星鬥柄柄頭的星。農曆每年有二十四節氣,通常每月一節一氣,節氣不同,破軍星按北鬥星鬥柄方向所指的方位也不同。
十二建星所包含的事理順序、規律大意是:“建''在正月,是一年的開始,所以從“建”起值口。“建”之後應“除”,即除舊布新。新則生,生則會“滿”。滿後必溢,溢則“平”。平後方可“定”。定了方可“執”,即可守成。有守就有“破”。破後方知“危”,知危必會謹慎成大事。成大亊即是有“成”。有成也就是有收獲,故繼成之後為“收”。由“建”到“收”正好是“十”數。十為極數,但亊無終極之理,故到“收”之後必定要“開”。開是勃發的生氣,氣勢剛猛,這樣太過猛烈需加以約束,故有開也需有“閉”。這樣,十二建星輪回一次,事理也就完成了一個輪回。
十二建星每月兩“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依此類推。正月為寅月,所以六寅日(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中必須有兩個寅日和“建”遇到一起;二月為卯月,所以六卯日(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中必須有兩個卯日和“建”遇到一起,否則就不對。逢節(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魯、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兩個建星相重,這樣才能保證本月第一個與月支相同之日與“建”相遇。如子年,子上起建,醜為除,順數而去;醜年,醜上起建,寅為除。建為歲君,為元神,為衆吉衆兇之主帥,可坐不可向,在山,在方,疊吉星則大吉,疊兇星則大兇。
十二建星又與十二神煞相配:“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等。
建是青龍用為火,除是明堂黃道遊。
滿為天刑平朱雀,定為金匮吉神求。
執為天德是黃道,破為白虎危玉堂。
成為天牢固堅守,收為玄武盜賊愁。
開臨司命為黃道,閉為勾陳主流亡。
十二星吉兇的口訣是:“建滿平收黑,除危定執黃,成開皆可用,破閉不可當”。 “黑”即“黑道”,意為兇日,“黃”即“黃道”,意為吉日。
但十二星的吉兇隻是參考,沒有絕對的吉與兇之分,具體視不同的事項而定。十二星的應用的一般原則是:首查“宜、忌”事項,次選黃道日;避選“破”、“閉”二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