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打工仔理财第12期,我們來聊結構性存款産品。
不少人第一次聽說這種産品,是被它既能保本或者部分保本,又有較高的收益率所吸引的。
比如這款一年期的産品,不僅有保底收益1.95%,如果符合一定條件,還能獲得3%的收益。
再比如這款兩年期的産品,100%保本,最差的情況是獲得2%的收益,最好的情況能近20%的收益。
那麼,這些又保本,又有較高收益,還号稱“存款”的産品,值不值投資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就一句話:保本是真能保本的,但是能拿到高額收益的概率是很低的。投資大概率的結果是獲得保底收益。這個收益率還不如把錢存在餘額寶裡。
為什麼說能拿到高收益的概率很低呢?
這就要深挖這類結構性産品的設計邏輯,以及獲得高收益的條件了。
雪球産品就是今年年初監管向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叫停的産品。簡單的說,這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它通過持有一定結構的金融衍生品,來實現在某一特定情況下獲利。
舉個例子:我現在買入股票,股票上漲了,我就賺錢,下跌了,我就虧錢。
如果我認為股票要跌,那麼我要做的就不是持有股票,而是賣空股票,或者做融券,或者買入看跌期權,或者賣出看漲期權。
如果我看跌股票,但認為不會跌過一定限額,那麼我就可以用更低成本買入一個帶障礙的看跌期權,這樣我的投入更低,收益也就更高了。
如果我認為未來漲跌都會在一個幅度内,那麼我可以分别買入一個帶障礙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這樣的投資結構就能保證我不論漲,還是跌,隻要在一定幅度内都可以盈利。
這就是所謂的“結構”。
如果我上述說的,你都沒聽懂,那也沒關系,你隻需要記住隻要有了準确的市場預期,就能通過金融衍生産品的組合搭配,來實現低投入,高收益。
我說道這裡,你一定會産生一個重大的疑問:符合預期就盈利,超出了預期就虧損,那我咋能預料到未來一年的市場走向呢?
對,你想的沒錯。雪球産品之所以被監管叫停,就是因為這種産品看似通過複雜的結構設計為投資者實現在大盤震蕩、下跌行情下也能獲利,但是它本質上并沒有降低投資的風險,卻給了投資者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風險預期。
交易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是非常高風險的投資。投資者隻可能在預測未來市場十分準确的情況下,才能獲利,否則将面臨高額虧損。這與你直接動用杠杆買賣股票,融資融券的風險,并無二緻。
比如你投資100塊到低風險的理财産品中,能獲得4塊錢收益。
結構性産品就是拿這4塊錢就幫你交易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以小博大,收益翻倍。
真賺錢了,皆大歡喜。如果虧錢了,銀行、券商照樣有傭金和手續費收入,而你看似保本了,而實際上是虧是賺,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吧。
因為這類産品能獲利,是建立在對金融市場的準确預期上的,如果你連我上面說的基本常識都不太懂,又怎麼可能對未來形成準确的判讀呢?如果沒有專業的判斷,就貿然投資,那你跟在賭桌上買大買小又有什麼區别呢?
看到這裡,應該有人想問我:既然結構性存款的原理就是拿低風險投資的收益部分去搏高風險的高收益,那我是不是可以自己把我資産的一小部分拿出來,自己去投資高風險産品呢?
嗯。可以到是可以。不過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夠專業,那麼你的投資行為,跟賭博沒啥區别。
如果我是你,我甯願拿雖然絕對值較低,但确定性更高的理财收益。
十賭九輸這話不是我說的。十幾年前,證券時報曾統計過當年這類結構性存款産品的實際表現,真能獲得高額收益的,确實不多。
本期最後,引用一位行業大V的觀點來收尾:
換句話說:在這個遊戲中,多數投資者根本無法量化風險,也沒有風險的定價權,卻售出了保險,承擔着風險。
賺錢了,大家一起賺,虧錢了,首先由投資者來承擔。
大家可以仔細品一品這個事,再想一想,對于你不懂的金融衍生品,你還敢不敢玩。
本期就到這裡。如果這個視頻能夠幫助到你,請點贊、轉發,你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我是老吳,我們下期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