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實際思考?在一些教師的印象裡,課堂應該是一個安靜的地方,教師講課,學生認真聽講但學生不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通過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萬以内數的大小比較》,我認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加上趣味橫生的數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學生的實際思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一些教師的印象裡,課堂應該是一個安靜的地方,教師講課,學生認真聽講。但學生不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通過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萬以内數的大小比較》,我認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加上趣味橫生的數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化陌生的情境導入為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新課标要求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二年級學生對大數字接觸不多,對數的認識從100一下子擴展到10000,數目大了,内涵豐富了,抽象的程度也更高了。
原本在新課伊始,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有現實意義的材料(空調、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價格),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但他們的興趣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我認為一方面是學生在前面剛學過1000以内數的大小比較,認為自己已經會了;另一方面是學生并沒有購買這些物品的生活經驗,感到有些陌生。而這部分教學内容看似簡單,學生卻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在比較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時(尤其是有些相似的數)特别容易出錯;二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數的相對大小時不是很準确。為此,我利用前不久到公園春遊的現實情境重新設計了導入環節,因為學生春遊玩得十分開心,并且玩遊樂項目時一直要排隊等候,所以對于公園裡人非常多的現象也印象深刻。于是我先讓學生估計那天在公園春遊時人有多少,“5000”“9000”“1萬”……學生争先恐後猜測着,對于較大的數字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然後我出示各個學校春遊的人數,使學生能夠較為準确地用萬以内的數表達具體的事物和交流信息,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化枯燥的講解練習為有趣的比賽遊戲,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新課标倡導小學一至二年級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在學生掌握萬以内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之後,我帶着學生一起玩起了數學遊戲。從盒子裡摸數字球組數比大小、根據提示猜數都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但剛開始,學生可能還不太适應遊戲的方式和規則,因此參與遊戲的學生顯得比較緊張,而其他學生也沒有真正參與進來。
于是,我讓學生猜誰會赢,幫先寫的學生建議把數字寫在什麼數位上更好。漸漸地,我看到學生越來越投入,雖然每次摸球組數看似隻有台上幾名學生參加,可實際上學生都在開動腦筋、出謀劃策、各抒己見。随着比賽的進展,學生在遊戲中十分輕松地掌握了怎樣比較兩個相似的萬以内數的大小,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課堂上,沒有了枯燥乏味的反複講解練習,在趣味的遊戲中、在逐步增加難度的緊張有趣的比賽中,營造出了和諧的課堂氛圍。
化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的樂學情感。新課程改革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與态度。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變“靜”為“動”,變“被動”為“主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和數學活動。相較于靜如止水的課堂,我更熱衷于攪“亂”自己的課堂,喜歡看見孩子積極踴躍地舉手發言,聽他們争先恐後搶着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同的學生,從具有開放性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當學生的思想不被束縛,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思考、暢所欲言地争論。這種可能看上去“亂”的課堂,其實并沒有失去它内在的安靜,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亂”中激發,情感态度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發展。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中,他們會發揮得更出色,學得更起勁,效果會更好,課堂也會因此而煥發出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沙市張家三巷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7月06日第7版
作者:忻惠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