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有一項重要功績,那就是北伐匈奴。千百年來圍繞着北伐匈奴一事争論不休,有些人認為漢武帝窮兵黩武,也有些人認為漢武帝是為了邊境安全。那麼問題來了,北伐匈奴的意義是什麼?漢武帝北伐到底取得了什麼結果?這一場戰争到底有多耗費國力?為了這一場戰争全國節衣縮食,值得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漢武帝北伐之戰。
地緣政治以及戰略分析按照名字來劃分那麼可以有很多民族,但是按照生活習慣來劃分就隻有兩個民族,也就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生活在非季風區(北方),而農耕民族生活在季風區(黃河流域)。随着農業的發展,農耕民族掌握的生産資料也就越來越多,人口也随之上升。為了盡可能的養活更多的人口,農耕民族不斷得開疆拓土。經過了夏、商、周三代的努力,農耕民族的勢力一度輻射至北疆。原本遊牧民族的栖息地不斷得縮減,最終隻能遷移至北方的草原。之後我們可以發現,農耕民族的腳步始終沒有踏足北方的草原。後世北伐戰雖然得到了不少領土,但是都得而複失,始終沒能在草原上建立穩固的統治。
秦國統一亂世之後把各國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一道萬裡長城,而之後這一道長城就成雙方的國境線。長城以北的土地歸遊牧民族,長城以南的土地歸農耕民族,雙方一旦逾越這條防線就會引起戰争。為什麼要以這條線為國境線?這其實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天氣部門将各地區的降水量做了一個統計,然後分别根據降水量來劃分了800毫米等降水線、400毫米等降水線、200毫米降水線。我們可以發現長城的位置正巧在400等毫米降水線上,長城以為屬于幹旱區、半幹旱區,而長城以南屬于半濕潤區、濕潤區。
長城以北是幹旱區,也就是非季風區,這裡适合畜牧業的發展;而長城以南是濕潤區,也就是季風區,這裡适合農業的發展。可以說400等毫米降水線就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農耕民族在幹旱區種地不會有什麼收獲,因此農耕民族不願意去北方種地,所以始終沒有向北擴張。但是遊牧民族卻想着南下牧馬,因為北方半濕潤區同樣适合畜牧,隻不過畜牧會影響農業的發展所以遭到了農耕民族的反對。曆史的脈絡大緻如此:天氣降溫(也有内亂的因素)導緻農耕民族衰弱-與此同時北方遊牧民族南下-而之後天氣升溫導緻農耕民族逐漸恢複-最後将北方遊牧民族驅至漠北-周而複始。
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内亂導緻中原各國迅速衰弱,而與此同時北方的匈奴開始大肆擴張土地。之後漢朝統一了中原,但是此刻匈奴正處于強勢期,而漢朝非常虛弱,因此不得不積蓄實力。文景之治時期北方的匈奴發生内讧,實力大大縮減,因此漢武帝決定将遊牧民族驅至漠北,但是遊牧民族又不會輕易放棄土地,因此爆發了戰争。匈奴與漢朝的戰争本質上還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碰撞,基于地緣政治雙方的戰争不可避免。至于那些說漢武帝是因為一時虛名而發動戰争的說法純粹是無稽之談,漢武帝發動戰争的戰略目的就是将遊牧民族驅至漠北,擴大農耕民族的栖息地。
四大戰役以及成果河南之戰
元朔二年,匈奴欲攻打上谷地區,而此時的衛青率領大軍進宮河南地(河套地區)。衛青率領部隊兵出雲中,迂回包抄了河套地區,切斷了河套地區與匈奴單于的聯系。之後不斷圍剿河套地區的匈奴,活捉敵軍數千人,完全控制了河套。
随後漢武帝火速派人修築朔方城,其目的就是避免匈奴的反撲。要知道河套地區水草肥美, 民間言:“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這裡是上佳的養馬地。掌握了此地,那麼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戰馬。更重要的是此處離長安很近,匈奴盤踞于此對漢朝來說是一個大威脅。占領了河套,那麼就意味着漢朝會有源源不斷的戰馬,長安也轉危為安。更重要的是此地是漢軍北伐的橋頭堡,長期擔任京師防衛、後勤補給、分析敵情等重要任務。
漠南之戰
元朔三年,匈奴率領萬人南下,并且頻繁騷擾邊境,其原因是怨恨西漢收複朔方。
元朔五年,漢武帝派衛青北伐,衛青連夜包圍了匈奴右賢王的王廷。因為右賢王的疏忽大意,所以大軍沒有任何防備,衛青發動攻擊的時候右賢王倉皇出逃。
元朔六年,衛青再次北伐,而同時霍去病也參加了此次戰争。衛青殺敵一萬多人,而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突襲匈奴,俘虜了一批匈奴高官,但遺憾的時候漢軍右側遭到了伏擊,漢将趙信投降于匈奴。
漠南之戰雙方各有勝負,漢朝穩固了朔方城的統治,并且俘虜了匈奴一大批高官,這對了解匈奴軍事、經濟、政治有着重大貢獻。而匈奴俘虜了趙信,趙信獻計遠遁漠北,然後等漢軍北伐的時候堅壁清野,最後在漠北殲滅漢軍。匈奴采取了這一建議,單于開始向漠北遷移,形成了戰略縱深。此時漢朝經濟已經不支持開戰了,匈奴也已經遠遁,漢武帝的戰略目标初步達成。按理說應該休養生息,但是這一切都被張骞帶來的消息打亂。
河西之戰
漢武帝北伐時曾讓張骞出使西域,目的是拉攏大月氏一起反攻匈奴。但是張骞出使的結果是大月氏不願意反攻匈奴,而且西域諸國不斷得為匈奴輸血,西南的羌族與匈奴勾勾搭搭,意圖合謀大漢江山。此時國際情勢對漢朝十分不利,為了挽救這一局面,漢武帝重新制定了戰略計劃,發動了河西之戰。
元狩二年,霍去病率領部隊兵出隴西,之後長驅直入數千裡,6日内破匈奴五王國,并且俘虜了一批匈奴高官。
同年,漢武帝抓住了匈奴認為漢朝不會短期在發動戰争的心理發動戰争。一方面漢武帝讓張骞等人攻打左賢王,另一方面讓霍去病聚殲河西的匈奴。此次漢軍聲東擊西,匈奴根本就沒有什麼防備,而霍去病行軍千裡殲滅了河西地區的匈奴,徹底占領了河西走廊。
此次漢朝聲東擊西,以最小的代價占領了河西,這對曆史是有重大意義的。首先切斷了西域諸國與匈奴之間的聯系,徹底杜絕了匈奴與羌族合謀大漢的可能。而且匈奴軍隊遭到了重創,原本三十萬大軍損失了近十萬,匈奴兵力不足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最關鍵的是西域諸國失去了與匈奴的聯系,匈奴的社會經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漠北決戰
事實上漠北決戰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戰役,河西之戰過後漢朝的戰略已經達成了,繼續打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北方的土地不适合農耕,就算占領也會放棄。而遊牧民族南下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除非能殺光所有的遊牧民族。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仍舊決定北伐,并且在北伐前掏空了百姓的錢袋。
匈奴為了避其鋒芒遠遁漠北,漢武帝仍舊窮追不舍,派遣衛霍北伐。
漢軍(衛青所部)直撲匈奴單于所在地,并且包圍了匈奴單于。但是遺憾的是并沒有俘虜匈奴單于,反而是讓匈奴單于逃出包圍。
霍去病率領的部隊在匈奴地區四處征戰,目的就是盡可能摧毀匈奴的有生力量。霍去病一路追殺匈奴,直到最後封狼居胥山,這才停止征戰。
這場戰争漢軍唯一的戰果就是削弱了匈奴的勢力,但是并沒有解決匈奴的問題。匈奴單于遠遁漠北,仍舊是漢朝的一個大威脅。漢武帝還想再次北伐,但是漢朝的國力實在是不支持了,漢朝反擊匈奴之戰因此告終。
戰役分析雙方國勢的扭轉
漢武帝北伐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雙方國勢的扭轉。在同等情況下農耕民族的發展要快于遊牧民族,春秋戰國時期的内耗雖然極大影響了農耕民族的發展,但是漢朝初期的無為而治讓農耕民族迅速發展。而與此同時遊牧民族開始走下坡路,自從冒頓單于死後匈奴也發生了内讧,國力大減。到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經恢複得很好了,而匈奴則是一日不如一日。我們對曆史的無解就是認為匈奴的勢力是固定的,但曆史的真相是匈奴的勢力會随着農耕民族的勢力而浮動。農耕民族強大則遊牧民族弱,農耕民族弱則遊牧民族強,漢武帝時期正好處在農耕民族強的時期。
民衆的支持
漢武帝北伐時期消耗了大量錢财,漢高祖、呂後、文帝、景帝幾代人積攢的錢财全部揮之一空,而且為了斂财,漢武帝還搞出了許多手段,比如:賣官鬻爵、算缗告缗、币制改革、均輸平準、鹽鐵專營等。龐大的戰争開支通過這些手段轉移到百姓身上,最終導緻百姓連鹽都吃不起。漢武帝死後漢宣帝決定給他廟号,但是大臣指責漢武帝,說漢武帝雖然開疆拓土但是竭盡民力,天下流民幾百萬,赤地千裡人相食。後世都在歌頌漢武帝北伐的功勞,卻隻口不提百姓們節衣縮食支持北伐,這是對百姓的不公平。楊廣東征的時候民衆不支持,最終導緻隋朝走向滅亡,試想一下如果漢武帝北伐時期民衆不支持,那麼漢朝又能好到哪裡去?自古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沒有民衆的支持,那麼漢武帝北伐也未必會成功。
名将的功勞
在中國有一個關于名将排名的說法,那就是:“孫吳韓白,衛霍李嶽”。這八位将軍中有兩位都是漢武帝時期的名将,其他時代有一個名将都能使國家走向繁榮昌盛,更别說漢武帝一個人就擁有兩個了。衛青身為統帥,在北伐時期穩紮穩打,幾乎沒有什麼失誤。而霍去病更類似于先鋒或者特種部隊一樣的存在,在霍去病的帶領下漢軍突襲匈奴,戰功赫赫。如果沒有這兩人,那麼漢朝北伐的難度會更大,甚至能不能打赢匈奴還是一個問題。也鑒于衛霍兩人的貢獻,後世軍事家對他們兩個評價頗高。
最終影響匈奴遠遁漠北,漢朝國力大損,雖然漢朝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地位,但是并沒有解決匈奴的問題。匈奴始終是一個心頭之病,但是漢武帝連年北伐導緻的後果誰也不想再承擔一次,所以漢朝在匈奴态度上也發生了變化。漢宣帝在吸取漢武帝的教訓後開始分裂匈奴,這一招也就成了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常用手段。但是漢武帝的影響可沒有那麼容易消除,因為漢武帝的斂财手段導緻土地兼并嚴重,西漢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兼并。如果戰争停留在漠北之戰前,那麼漢武帝的評價将會還很多,但是因為漠北之戰導緻後世有人不斷抨擊漢武帝窮兵黩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