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

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13:09:51

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炎黃子孫】炎帝神農死後,又經過了七八代,部落便漸漸衰落下去,黃河流域的另一個部落也在漸漸興起,這就是“黃帝(前2717—前2599)部落”,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炎黃子孫涿鹿之戰)1

涿鹿之戰與華夏民族的關系

【炎黃子孫】

炎帝神農死後,又經過了七八代,部落便漸漸衰落下去,黃河流域的另一個部落也在漸漸興起,這就是“黃帝(前2717—前2599)部落”。

每一個牛叉人物的降生,都會有一段離奇的傳說。美麗的少女附寶在森林裡散步,忽然天空中“轟隆隆”幾聲巨響,她便昏了過去,當她醒來時便懷孕了。和一般人不同,附寶腹中的孩子兩年都沒有降生,奇怪的是,在這兩年之中,她所在的部落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大家都認為附寶肚子裡的孩子非同凡響,一定會給人間帶來吉祥。兩年後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隻見天空降下五彩霞光落入附寶的肚子裡,一個白白胖胖、伶俐可愛的小男孩出世了,這便是民間諺語“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來曆。小男孩生長得非常快,說話、攀援、采集、狩獵樣樣精通,長大後便做了部落首領,帶領大家勤奮勞動、建設家園。

那個時候,遠在今天山東地區的東夷部族勢力強大,其中最野蠻最勇猛的是蚩尤部落。據說蚩尤是“銅頭鐵額,獸身人語”,長着銅的腦袋和野獸的身體,卻說着人類的語言,當然這些都是神話傳說,但傳說都不是随意編造的,總會有一定的根據;通過推測我們可以得知,山東地區多礦山,由于大水泛濫,使得山體沖刷,其中的銅鐵礦石便成了東夷蚩尤制作兵器和頭盔的原料,再加上他們身披野獸毛皮、茹毛飲血、作戰兇悍,而讓周邊部落聞風喪膽,談蚩尤而色變。他們不滿足于東夷那僅有的地盤,于是開始向西擴張,已經衰落的炎帝部落首當其沖,慘遭蚩尤部驅逐,可炎帝部落卻把矛盾轉嫁到了新興的黃帝部落,謙和大度的黃帝看到了炎帝被驅逐的狼狽,也自知目前的實力還不如炎帝強大,便帶領自己的部衆把地盤讓給了炎帝,開始舉族大遷徙,因為黃帝心裡知道:“有一種撤退叫勝利,有一種失敗叫占領。我還會回來的!”

漫漫長征路,何處是盡頭。在黃帝帶領部衆遷移的過程中,很多其他部落的首領也歸附了黃帝:有預測風雨、明于天道的風後,力大無窮、善于射箭的力牧,制作皮鼓、激發鬥志的常先,訓練兵勇、用兵如神的大鴻……有一天,黃帝與部衆在樹下休息,一陣大風吹來,黃帝用來遮陽的草帽被風刮跑,骨碌碌地滾了好遠,這一幕帶給了黃帝靈感:圓形的東西是可以滾動滴!于是他從樹上折下一些藤枝編成一個草環,輕輕一丢,便在地上滾動起來;風後和力牧看到後又編了三個,并且在每兩個之間用樹枝連接,黃帝看後十分欣喜,把随身行李放在上面就可以拖着行走,省時又省力,這就是人類最早“車”的發明。黃帝站在黃土高原瞭望腳下的大地,看着族人越來越多,獨輪車、雙輪車、四輪車,用牛馬牽引就成了畜力車,後面載人就有了“戰車”。于是黃帝對大家說:“我們生于大地、長于大地,也依賴着腳下這片神奇的黃土地,以後我就叫“黃地”了,我曾居于軒轅之丘,就姓軒轅吧!”後人為了尊敬“黃地”,将“地”改為“帝”,顯得更加恢弘大氣。

黃帝部落經過幾年的發展,在衆多賢能之人的輔佐之下,實力變得非常強大,他帶領部衆回到黃河流域,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與炎帝部落大戰,最終黃帝部落取得了勝利,繼而炎帝與黃帝兩部落聯合,組成了聯盟,共同抵禦蚩尤部落的侵犯。

【涿鹿之戰】

距今大約5000多年前,為了争奪适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炎黃聯盟與蚩尤部族在涿鹿(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大戰。蚩尤兇猛無敵,炎黃奮勇抵抗,雙方九戰九平;蚩尤作大霧彌漫了三天三夜,黃帝的大臣風後在北鬥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沖出大霧;黃帝在困境中得到九天玄女的幫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雙方最後的決戰進行于冀州之野,雙方都請來巫師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對方;黃帝呼喚有翼的應龍畜水,以便淹沒蚩尤軍隊,蚩尤也請風伯、雨師相助,一時風雨大作,黃帝軍隊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黃帝隻得請下天女旱魃阻止風雨,天氣突然晴霁,蚩尤軍隊驚詫萬分,黃帝乘機指揮大軍掩殺過去,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涿鹿之戰以炎黃華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并趁勝追擊,進入東夷活動地區,在泰山上召集了很多鬼神,用大象和蛟龍拉着戰車,曾經的敵人都為黃帝效力,蚩尤做先鋒、風伯掃塵埃、雨師清道路,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在地上遊走、鳳凰在天空飛翔。從此之後,炎黃集團和東夷部族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的核心,并在黃帝的統治下,君臣同心,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妻子嫘祖教會百姓養蠶缫絲,紡織綢緞做衣服;倉颉創造了文字,伶倫發明了樂譜,另外還創造了天文曆數、陰陽五行、十二生肖、幹支紀年、著書畫圖、醫藥樂器、婚喪祭祀、墳墓棺椁、祭鼎祭壇、祠廟占蔔等等。

我們古老的中華民族,從黃帝時代起,就告别了蠻荒混沌的歲月,拉開了5000年文明史的帷幕。先祖軒轅黃帝率領先民們,磨砺智慧、統一華夏、安定四方,立中華創業自強之精神,領世界文明古國之風騷。從此以後,先祖生息的場所,就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黃帝也被尊為“華夏初祖”,我們中國人也就被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黃帝選賢】

黃帝活到100歲那年,想到自己年老體衰,要選一個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的位置。這一天,他把風後、歧伯、力牧等老臣叫到一塊說:“咱們都是土埋住脖子的人了,體力、精力都不行了,得選拔接替的人啊!”岐伯說:“你身邊有25個兒子,挑選一個好的就行了。”黃帝說:“老子有了功業,不等于兒子有功業。為了保住這千秋功業,咱們就得把這天下交給有本事的人,要找到真有本事的人,就得測試和挑選。”于是,黃帝下令,公開招聘,天下有賢能的人都可以應試,測試分文、武、德三科;測試的日期一到,從四面八方來的人成千上萬,黃帝、風後、歧伯等親自監考,最後隻剩下黃帝的長子玄嚣(即少昊,前2617—前2520)和次子昌意。黃帝把他二人叫來,交給他倆每人一個珍藏多年的寶葫蘆,說:“這兩個寶葫蘆隻要一打開,就能流出3丈寬、1丈深的一股水來,一直流200裡才能流幹。從嵩山南坡到東邊的颍水是300裡,你們每人拿一個葫蘆,從嵩山腳下放出水來,水量不準減少,看誰能讓這200裡的水量流300裡那麼遠,誰就接替王位。”

玄嚣和昌意都是很有心計的人,誰也不肯示弱,都暗下決心,非讓這葫蘆裡的水流到颍水不可。他們二人都帶着葫蘆來到嵩山腳下,分别站在山崖的南北兩邊,各自把葫蘆打開放出水,隻見那清淩淩的水從山坡上飛流直下,就像兩條大河,滾滾向東流去。這兩股水穿峽谷、越平地,隻流了200裡就幹涸了。他倆都焦急地抱着葫蘆搖了幾搖,還是不見一滴水,沒辦法,隻得按照黃帝交代的秘訣,又把水收到葫蘆裡,再次試驗;一次、兩次、三次……到了第三天清早,玄嚣高高興興地來找昌意,他說:“弟弟,我想出一個妙法,一試準成。”昌意想,既然你一試準成,怎麼還會對我說呢?就問:“哥哥,你有什麼辦法?”玄嚣說:“你可記得,父親曾說過,隻要掌握要領,這兩個能容下200裡水量的葫蘆能流300裡遠,這要領還在兩個葫蘆上,你想一個葫蘆單獨能流200裡,要是兩個葫蘆合到一塊兒,就是400裡。既然能流400裡,從嵩山腳下到颍水才300裡,何愁流不到呢?”昌意一聽,恍然大悟,伸手抱住哥哥連聲說:“妙!真妙!”

于是,兄弟二人便一齊上山,同時打開葫蘆,水流有百十裡路,兩股便彙流在一起,直入颍河,颍河水量驟時增大,向東流去,從此後永不枯竭。玄嚣、昌意兄弟二人,這才把黃帝和衆前輩請來,黃帝和臣僚們一看,都高興地連聲稱贊:“好!好!真是後生有為。”黃帝又把他倆叫到一塊兒說:“從這裡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兩股水彙流一處,水量就越來越大,永不枯竭;兩股水一分開,就沒多大勁了。百條江河能彙成大海,這和治國一樣,人心不齊、百事無成;萬衆一心、上下一緻,國家才能越來越強大。你們弟兄二人,無論誰接替王位都要帶領百姓,同心協力,把國家治理好啊!”玄嚣和昌意聽了父親的教誨,互相謙讓,黃帝看他們都有誠意,就說讓玄嚣接王位,昌意輔佐,共商國家大事。

【誇父追日】

盤古創世、女娲造人、神農嘗百草等故事,都是中國古代先民編造出來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和傳說,前者多是關于人神起源和萬物初始,後者多是描述超能英雄,它們都多多少少地反映了遠古人類對自然的樸素認識和征服自然的勇氣和願望,有的也将自身部落所崇拜的圖騰融入其中,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财富,“誇父追日”便是其中的一個。

傳說在遠古的北方荒野中,有一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而在山林的深處,生活着一群力大無比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後土”孫子、“信”的兒子——誇父,因此這個“大力士”部落也被稱為“誇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毅力堅強、氣概非凡,并且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着與世無争、逍遙自在的日子。在那個時代,大地荒涼、猛獸橫行、草木凋敝、民不聊生,作為部落首領的誇父,為了能使本部族人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衆人跟洪水猛獸搏鬥,他常常将捉到的毒蛇挂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來展示自己的勝利和強大。

有一年,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火辣辣的太陽烤死了田裡的莊稼、曬焦了林中的樹木,就連河流都幹涸了,很多人也因炎熱而死去。誇父看到這種景象十分難過,他仰望着烈日告訴自己的族人說:“這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将它捉住,讓它聽我們的指揮!”他不聽族人的勸阻,明知太陽遙遠而熾熱,為了百姓的幸福,他也要嘗試一下,于是他從深夜就注視着東方海天交接之處,當太陽剛剛露頭,誇父便懷着雄心壯志,告别了自己的族人,邁開大步朝着冉冉升起的太陽追趕過去,開始了他的“逐日征程”。

誇父飛快地跑着,可太陽也在空中不停地移動着,他拼命地追呀追,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大地都被他的腳步震得隆隆作響、地動山搖。當他跑累了,就小睡一會兒,肚子餓了,就采摘野果充饑,他将身上的灰塵抖落,就變成了一座座大山。誇父眼看着太陽越來越近,自己的信心也越來越強,但口渴地也愈加厲害,但他心中裝着百姓,這便是堅持下去的動力。經過九個晝夜的努力,誇父終于在太陽落山的地方追上了太陽,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展現在誇父的面前,萬道金光沐浴着他健碩陽剛的軀體,他無比歡欣地呐喊着,試圖将太陽吞到肚子裡,但太陽的熾熱讓他無從下口;他又渴又累,一口氣喝幹了黃河,又喝幹了渭河之水,依然口渴的誇父又向北跑去,因為那裡有縱橫千裡的大澤,但由于身體的透支,誇父在奔往大澤的路上倒了下去。他在臨死時,心中充滿了遺憾,依然牽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他将手中的木杖用力抛出,落地之處便生出一片郁郁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也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誇父高大的軀體,則幻化成一座巍峨的山峰,後人将它稱為“誇父山”。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企圖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縛以及對生命永恒的渴求,表現了人們對“生命—時間—生命”的思考,即:有限的人類生命,強烈地向往永恒的時光;有限的個體生命,“飽嘗”時光流逝帶來的痛苦;人類為追求永恒的生命,不息作出卓絕的奮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