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滄州的地标性美食——肯定少不了火鍋雞。其實不隻是火鍋雞,運河通航時期,滄州物流便利,衍生出了很多運河新菜品,彙聚成獨有的滄州味道。
人和鎮村壁畫 馬廠兵營和買賣街的位置
滄州火鍋雞聞名遠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火鍋雞起源于滄州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這裡就是當年馬廠兵營和軍市買賣街的位置。村裡畫着一幅壁畫,再現了清末民初時候的人和鎮全貌。人和鎮村黨支部書記胡宗權指着壁畫的一處說,火鍋雞就是誕生在這裡。“當時在這兒有一家叫李瑞海,他的老伴是宮裡的宮女,滿族,出來之後帶着一個鍋子,白菜、肉,亂七八糟擱一塊兒煮。後來就開了一家店,因為兵營南方當兵的多,愛吃辣,就演變成麻辣口味。因為雞價格便宜,随處可見,也成為火鍋中的主要肉類。”
超越火鍋總店
經過了百年的傳承和發展,火鍋雞已經成為滄州的地标性美食。現在,人和鎮村117戶,有46戶從事火鍋雞行業,遍及全國各地。要說做的最大的就屬超越火鍋雞了,分店開了十多家。
中午時分,來到人和鎮村超越火鍋總店,廚師長黃越已經忙碌起來,紅綠花椒、辣椒;郫縣豆瓣醬、秘制調料已經準備妥當。“用料非常講究,我們的紅花椒和青麻椒,都是從四川空運過來的,我們的辣椒也是精心的挑選而來的,的雞肉每天都是現進,保持食材的新鮮。”
起鍋燒油、炒料、下肉、炖煮、裝鍋。半個多小時,一鍋湯紅、肉嫩,麻香濃郁的火鍋雞就端上桌了,搭配上嫩綠的香菜,令人食指大動,如果再蘸上秘制醋蒜汁兒就更完美了。
很多北京、天津的食客開車一兩個小時過來就為了吃一鍋正宗的火鍋雞。
羊腸湯
除了火鍋雞,滄州還有一種因運河而生的美食——羊腸湯。很多滄州人的早餐就是從一碗羊腸湯開始的。
早晨7點,來到滄州市區最有名的陳師傅羊腸湯,店裡已經座無虛席。羊腸湯,作為大運河畔的“飲食地标”在淮河以北的沿運河城市都有,不過名稱不同。從濟甯到滄州、通州,形成大運河北段羊腸飲食帶。
羊腸湯,更是大運河漕運文化的一部分,從古至今都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當年運河拉纖搬運工,都是苦力活,不吃點高熱量的食物不頂嗆。羊腸湯好吃又便宜,纖工們吃上一大碗,自己帶兩個窩頭,連吃帶喝,又熱乎、又有肉,頂上大半天,運河号子就喊得山響。
記者采訪陳師傅羊雜湯老闆陳磊
羊腸湯看似粗犷豪放,實則精緻細膩,很有講究。盤腸、苦腸,洗得細緻、煮得白嫩;血腸,用新鮮的羊血灌制,煮成醬紅色,入口細香軟嫩。在清淡與肥腴之間張馳有度,收放自如。
各種羊腸、血腸,羊雜兒擺滿一盤,想吃什麼随食客挑選,選好後,就着碗邊,刀光一閃就變成了小塊,連案闆都不用。
碗邊切
陳師傅羊腸湯老闆陳磊:“羊腸湯一大特色就是腸是在碗邊切,這是一種傳統的手藝。以前的案闆是放鍋上的,一小窄條案闆放鍋上,不能剁,一剁鍋就下沉了,所以就碗邊切。”
觀州全鹵面
觀州全鹵面、泊頭老豆腐;獅子頭、油老虎、糖果子…數不清的運河美食刺激着滄州人的味蕾,豐富了滄州人舌尖上的記憶。大運河水滋潤了滄州兩岸的土地,出産的豐富物産也都與之相關:泊頭鴨梨、崔爾莊金絲小棗、滄州冬菜…每種大運河美味,都承載了地方風俗、民族融合等特色的運河文化。
滄州冬菜
制作冬菜
火鍋雞禮盒裝
現在,滄州的很多特産、美食已遍布全國。運河名吃承載了曆史、文化、民俗、經濟等多方面内容,千姿百味,好吃的背後,是文化的支撐。大運河文化,造就了滄州飲食文化的大衆性與開放性。勞動人民的勤勞、樸素和獨創性,是運河美食吸引南來北往食客的神秘配方,也是運河美食的重要内涵。
滄州人把大運河比作“母親河”,可滄州的别名卻是“獅城”。矗立千年的“鎮海吼”與大運河有着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歡迎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