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斯也
當你懷抱着簡單的喜愛進入飯圈,所能做的隻有适應已然形成的運轉規則,成為高速運轉中的一環,結局的好與壞,很難自己把控。
為了去看心愛樂隊的現場演唱會,四個女生橫跨1000公裡去往東京。/電影《我們的追星之路》劇照
近日,愛奇藝《青你3》因粉絲集資、為偶像投票和“倒奶”視頻上了熱搜,再次引發人們對追星相關話題的讨論。
追星不再單純是年輕人的個人喜好或小範圍的集體行為,而是成為很多社會話題與嚴肅讨論的起始和切入點。
遍地都是偶像的當下,追星從未像今天這樣複雜。
粉絲光支持作品是不夠的,還要“養号”“控評”“打投”“買商務”……
圈外人看不懂這些粉絲行為,同時更容易将這些行為與非理性的思維方式結合起來。
因此在更廣泛的讨論裡,這些詞彙成為粉絲圈子魔幻與異化的代名詞,諸如“AO3事件”“粉絲擾亂豆瓣書籍評分”“粉絲打投集資花掉家中買種子錢”等出圈的事件,讓“飯圈女孩”淪為一個不太友善的标簽。
即便如此,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依然堅信,他們是在用自己認可的、有效的方式“供養”他們的偶像,帶着喜愛與狂熱,又因為身處這樣的社會和輿論環境之下,還帶着一些悲壯。
25歲的迪迪是一個普通的飯圈女孩,在她看來,偶像和粉絲都隻是一個堅固體系中脆弱的部分。
當你懷抱着簡單的喜愛進入飯圈,所能做的隻有适應已然形成的運轉規則,成為高速運轉中的一環,結局的好與壞,很難自己把控。
從“上頭”到慢慢冷靜的日子裡,她親身體會到了一種情感和理性的交織。
她覺得自己獲得了一些可貴的東西,比如現實情感的遷移、專注做一件事的樂趣,但也明顯感覺失去了很多。
以下是她的自述:
追星,就像開始一場暗戀
開始粉上我家愛豆,是因為2019年的一檔綜藝節目。
第一次看他參加的節目,當時隻覺得他性格好、有禮貌,讓人挺有好感。有一期節目,他唱了一首歌,就幾句,我一下就覺得他唱歌還挺好聽的,然後去搜了他的演唱會視頻。這一搜,就停不下來了。
在“追星”時,粉絲看到的idol往往是帶着濾鏡的。/電影《少女的奇幻日記之追星計劃》劇照
我大概花了兩個月時間去“補檔”:關注他的微博,翻他以前所有的節目、演出、采訪,在貼吧和微博搜和他相關的信息,越看越喜歡。
就像上學時候暗戀班上男生一樣,我慢慢掌握了他在網上的所有信息,他的喜好、他的行程,覺得每天都過得很快,很開心。
當時他正在代言一款飲料,我一共買了11箱。
每天喝,實在喝不了了,就送給來家裡的朋友。那時候我其實并沒有什麼“買商務”的意識,隻是單純地覺得飲料上面有他的圖片,我就想買。
從那時候起,我應該算正式成為他的粉絲了。
剛入圈的我非常“雞血”。
作為一個标準的粉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刷數據”:早上起來先去微博超話簽到,他的每個代言都有一個超話;全部簽到、評論一遍之後,再去每天的固定榜單投票。
每個賬号每天隻能投一票,所以我買了30個小号一起刷。
為了讓這些小号顯得比較活躍,不被認定為僵屍号,我會每天在這些小号各自發一條微博,我們把這叫做“養号”。
養号還包括豆瓣賬号,因為豆瓣的審核更加嚴格,不活躍的賬号,打分是無效的。所以這确實會影響到其他圈子,之前有新聞說粉絲為了養号給圖書亂打分,确實挺不好的,反而會影響自己愛豆的風評。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微博的“轉、贊、評”。
粉絲們會成立數據組,分為評論組和轉發組,我加入的是評論組,就是去他發過的每條微博下面評論。
在我最激情飽滿的那段時間,我每天會評論900多條,當然,後來慢慢累了,就變成500多、300多……現在我已經退出了數據組,他們會不斷補充新人進來。
加入數據組的基本都是剛入圈的,還非常有熱情。
其他的,還有貼吧,雖然現在貼吧不怎麼火了,但粉絲們還是鼓勵大家去頂帖。
樸敏英飾演的成德美,在家裡是一個超級追星宅女。/電視劇《她的私生活》劇照
除了這些日常要做的,還有一些臨時的“任務”:比如他有綜藝、有劇在播,就需要刷播放量——用一些軟件開“極速模式”,每隔兩分鐘就會自動刷新網頁界面,這樣就可以一直增加播放量。
還有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比如粉頭發起活動,大家會響應号召。
外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挺累的,每天要做這麼多事情。
但這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喜歡,你就會做得越來越多,真的一點也不覺得難。
你要讓我現在再追一個人,再了解一個明星一次,我可能也做不到了,太累了,我一想到都覺得頭疼。
但當時的我身在其中,覺得特别充實。疫情期間,大部分人會覺得困在家裡很難受,而我每天都無比快樂。
“粉絲其實什麼都懂,但心甘情願”
除了時間、精力上的付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粉絲花錢。粉絲真的是不求回報的,你很喜歡他,你就願意給他花錢。真正喜歡的人,都不會做“白嫖粉”。
他出專輯了,粉絲會去買專輯,互相比着買;他演的電影要上映了,粉絲就會一起攢錢包場。包場的付費鍊接會長期挂着,是一個虛拟的購買鍊接,方便你随時往裡面打錢。他的電影上映的時候,我每天都會打錢,雖然不多,但至少是個心意。
有非常“壕”的粉絲會在攢錢包場的時候“插旗”,意思是會立一個flag:如果這個鍊接購買金額達到了5000元,我就再拿5000元出來包場,目的是鼓勵粉絲多買。看到别人插旗,會讓大家更有動力。
更大頭的錢,會花在“買商務”上,就是買愛豆的代言産品。
每個粉絲都對自家愛豆的代言如數家珍,一些比較厲害的代言圖,比如奢侈品、車之類的,還會被粉絲拿來做“控評圖”,在微博評論時帶上一張。
買商務真的是盡自己所能,我負擔得起的,比如飲料、零食、化妝品,我都會買。
因為我覺得反正都是要用的,零食這種消耗品,我隻要想起來就會在網上下單。
其他用品,有很貴的,比如眼鏡,但咬咬牙也會下單。不過,對剛畢業的我來說,車實在是買不起。從去年到現在,我大概花了兩萬多。
現在的追星,不隻是去見到ta,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粉絲花錢。/動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
能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所有商家都知道,粉絲的錢最好賺:前段時間,某個飲料品牌找了一對當紅CP明星做代言,讓他們一人代言一個口味,兩家粉絲會為了比拼銷量去買。
飯圈的一切都是可以競争的。
愛豆都有 “對家”,對家的粉絲之間必定水火不容。
你家的愛豆上了雜志封面,上線三秒之内賣了幾萬本,那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榮譽”。
大家都想證明自己的愛豆粉絲多、号召力大。
很多時候,粉絲也非常無奈。
比如時不時會有一些大的營銷号出來做兩個明星的PK投票,粉絲也知道這是給營銷号送流量,但沒辦法,你不去刷,評論區就被别家占滿了。
在外人看來,粉絲好像很慘。
其實這裡面的運作機制、資本力量和随之而來的惡性競争,粉絲肯定比外人了解得多。
換句話說,粉絲也知道自己被利用,在做“情感勞動”,但樂在其中。
因為喜歡就是原動力,為了自己的愛豆,是可以跟任何人“厮殺”的。
在粉絲産業鍊裡,明星和粉絲都是工具。
這個圈子裡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它的規則就是這樣,隻能适應、融入,才能在裡邊生活,讓你的愛豆生存得更好。
因為這就是一個流量的時代啊。
明星隻有成為“頂流”,才有最多的選擇機會。
那些不太紅的明星,就算演技好,過幾年也很難接到好的戲,隻能去求導演。
而“流量明星”不同啊,流量是導演、制片人來求你,機會擺在你眼前,劇本你喜歡哪個選哪個,所以大家都想當流量明星。
而且流量多了,你的代言也會變多,賺的錢就多——賺錢不就是一個人事業裡重要的部分嗎?
很多人會問,粉絲付出了這麼多,得到了什麼呢?
其實每次花錢,得到的那份心理滿足感和快樂,就已經是他在回報你了。
還有他每次非常好的表現,比如說好看的舞台、優秀的影視劇作品,這就是他的回報。
“每次花錢得到的心滿意足感和快樂,已經就是他在回報你了”。/動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
花錢這個事情,我漸漸沒那麼上頭了,以前就是覺得花多少錢都無所謂,現在會思考一下。
如果是必需的同類商品,那我肯定會買他代言的,其他就量力而行。
但飯圈有很多經濟還沒獨立的學生,一旦上頭,肯定不太好。
總之,花錢就是一個表達喜歡的行為。
至少,對我來說,這種喜歡和現實中喜歡上一個人是一模一樣的,他就是一個我喜歡的男生,我很想見到他,想偶遇他,每天都想跟他見面,也會幻想和他說話。
不過,現在這種喜歡好像沒那麼激情了,而是變成一種責任感。看到他優秀、上進,呈現了那麼好的狀态、那麼好的作品,我就覺得自己也要為他做點什麼事,就這樣。
想一直陪着他繼續往前,走到一個更好的位置。
“沒有人會永遠喜歡一個人”
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情感真的很單純,但現實裡的情感太複雜了。
前段時間,我在家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男生。
我們加了微信,每天都聊天。聊得挺不錯的,彼此都有好感。
有一次我下班很晚,他還主動在手機上幫我遠程叫車。
快一個月後,我們決定見個面。
結果,一見到我,他的表情一下就不對了,有點尴尬,聊天時也能感覺到他有些冷淡,我當時覺得挺受傷的,因為在那之前,他一直對我特别熱情。
我覺得他是對我的外表不滿意——我身高178厘米,他可能覺得我太高了。
但我也沒問,全程保持着禮貌。之後,他果然沒再聯系我。
現實中複雜的情感使得追星變得簡單又純粹。/電影《嗜血追星女》劇照
回去之後我大哭了一場,特别難過。
聯想到生活裡讓我傷心的感情,我就更想把自己的愛都給愛豆。
可能是因為太難受了,當天晚上,我下單了一雙他代言的鞋,花了9000多元;又看了他新播出的節目,一下就忘記了白天的難過。
因為太貴,那雙鞋我之前一直沒舍得買,事後還信用卡的時候,心裡也是有點後悔的。
但我覺得自己确實需要一雙這個季節的鞋,而且這款鞋出鏡率很高,他在很多場合穿過。
所以我覺得,偶像是有力量的,除了難過時候的安慰,還有生活中的鼓舞。
單位搞跨年活動的時候,我第一次在衆人面前跳了一段舞。
過去我是沒有這麼自信的,但是想到他可以為一個舞台無數次地認真練習、準備,我就覺得自己也能做到。
畢業之後,我每天下班回家都是一個人,也沒什麼事情可做,就會覺得有點孤單。
但因為追星,我的生活确實充實了很多,下班路上就開始看他的“物料”,或者跟粉絲群裡的人聊天。
為此,我認識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年去外地出差,還跟她們約了見面。
我們什麼都聊,比如父母會不會幹涉自己追星之類的話題。
我說我爸媽挺支持我追星,她們都很羨慕。
舞台上的ta,在粉絲看來是發着光的啊。/電影《心靈奇旅》劇照
其實,我知道,爸媽不是支持我追星,而是支持我。
我第一次得到愛豆的簽名照,就是因為我爸爸。
當時某品牌有個“助力榜單”,助力值最高的用戶可以得到親筆簽名照,我爸爸看我每天費力轉發,就偷偷幫我花錢刷到了第一。
我問他為什麼幫我花錢刷,他說,上次有一個活動沒得到周邊,我在家裡哭了,這次他不希望我再哭了。
很投入的那段時間,我從早到晚都忙着看視頻、做數據,每天其實跟爸媽都說不上幾句話;跟朋友出去逛街,我也一直在拿着手機刷評論。
現在想想是有點後悔的,覺得自己忽略了現實中的情感。
當你過于投入的時候,是會疏遠現實的。
現在,我确實進入一個比較冷靜的階段,不管是花錢還是其他一些事情,都沒那麼瘋狂了。
飯圈流行一句話:“不會有人永遠愛你,但是會永遠有人愛你。”
我也不敢保證我會永遠喜歡他,喜歡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我肯定也要戀愛、結婚,對吧?
喜歡一個現實中的人之後,我分給愛豆的精力就會越來越少。
徹底不喜歡他,我覺得也是有可能的。
上個月,他錄制一檔節目時,我争取到了一個當觀衆的機會。
坐在台下,看着他離我那麼近,和我想象中一樣真實和閃耀,我心想:“嗯,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