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堪稱史上更難。
7月,是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普遍時段,但是面對“史上最難”,00後大學生們都找到工作了嗎?他們經曆了什麼,心态又有那些變化,未來又有哪些打算?本報推出“大學生求職”調查系列,記錄下00後們走向社會的真實,給更多同齡人啟示。
人物:嚴紫琴
畢業院校: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
想起第一次收到工作錄用offer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曾幾何時,我和好朋友打趣說自己是“體驗最全”的應屆畢業生,因為從考研失利到等待調劑無果,最終兜兜轉轉又走上了求職之路。回望整個過程,既是煎熬也是修煉,重要的是讓我深深懂得了:這世上并沒有無盡平坦的道路,隻有認真走路的人。等待觀望不如起而行之!
進入大三時,好像每個人都開始忙着要對自己未來的畢業去向作出一個選擇。當時的我還處于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于是便選擇了“随大流”——考研深造。直到2021年12月26日交上答卷後,我整個人才如釋重負地放松下來,而前後曆時一年的全身心備考也讓我完全忽略了求職機會最多的“秋招”。
結果很遺憾,我與目标院校失之交臂了。可能是對于“學曆”的執念或者是因為備考了一年的不甘心,這個時候我還是沒有放棄讀研的想法,做好了調劑的準備。然而,調劑系統開放後我收到了兩所“雙非一本”高校的複試通知。面對這個選擇,我内心異常煎熬,思考再三還是決定着手找工作。就這樣,我成為了大概是最晚準備“春招”的一批畢業生中的一員。
或許也會有同學跟我一樣,内心有種“随遇而安”的聲音在和自己拉扯,總想着“還早吧”“不用着急吧”。當一些同學考研結束後就開始着手“春招”時,仍有一些同學跟我一樣想要拽住調劑的小尾巴“上岸”,而對于求職卻抱着“躺平”的心态,直到被迫放棄調劑時才幡然醒悟,但這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決定就業的我開始優化簡曆,跟學院職業發展中心的老師交流後,我根據自身實際确定了“城市”“薪資”“公司規模”等優先擇業因素,并開始了精投加海投。從3月份起,我每天投遞3-5家公司,到4月份的時候,每天投遞20多家公司,幸運的是,投遞出去的簡曆大部分都收到了反饋。
不過,在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也犯了很多低級錯誤。比如,收到了一個面試通知,通過了第一輪面試後,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次求職成功了,從而對待其他的就業機會就沒那麼上心。因對求職理解太片面,我被現實狠狠打臉。有了好幾次三面被刷的經曆後,我重新端正态度,把每一次面試都當作最後一次面試去準備。當時,很多面試都集中在一起,最密集的時候我一周面試了10多家公司。
經過努力,在4月初,我終于收到了字節跳動的錄用通知。
入職互聯網“大廠”,有壓力也有動力,快節奏的職場生活開啟了,我選擇留在上海奮鬥,努力打拼每一天,未來無限好,奮鬥正當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