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官網公告
2022年5月10日,蘋果公司宣布停産目前唯一在售的音樂播放器iPod Touch,該産品将繼續銷售直至庫存清空。至此最早于2001年10月發布的音樂播放器iPod,結束了其長達21年的曆史使命。
iPod誕生于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碎之時,經濟下行導緻人們對于個人電腦的需求減少,蘋果需要新的産品拯救公司的業績,而iPod就是那顆救命稻草。
作為一個鐵杆音樂迷,喬布斯認為用戶會因為對音樂的熱愛選擇iPod,從而進一步選擇Mac,這也許是有關于蘋果生态的最初構想。
在這21年的發展曆程中,iPod有着諸多具有創新性、開拓性的設計和産品,這裡钛媒體App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iPod。
初代iPod
初代iPod發布于2001年10月23日,重量約為184克,擁有10小時電池續航時間,搭載了5GB容量的硬盤。這在如今看來似乎是稀松平常,但在2021年,對于主流的MP3播放器,128MB存儲都可以叫做大内存了,巨大的容量也成為了iPod重要的賣點。
設計上,初代iPod方方正正,如今看來也是給後來的iPod乃至iPhone定下了基調。采用了一塊2.5英寸黑白屏幕,不支持觸控,但蘋果卻開創性的搭載了用于快速選擇音樂的滾動式轉盤,這一設計至今仍被很多愛好者視為蘋果的經典設計。
初代iPod mini
2004年,蘋果發布了iPod第二個産品線iPod mini。相比于标準版的iPod,iPod mini具有iPod幾乎全部的功能,體積更小也更纖薄,重量僅為102克,引入了紅、橙、黃、藍等顔色,外觀更加時尚。
iPod mini多種配色這一設計元素,在後來的蘋果産品上一直得以延續,乃至很多人認為後來iPhone、iPad乃至Mac的多彩設計,靈感都源自于此。
初代iPod nano
2005年9月,在推出兩代iPod mini之後,蘋果對這一産品線進行了升級:加入彩色屏幕,使用閃存替代傳統的1.8寸機械式硬盤,這讓産品的體積和重量都變得更小,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防震性能。
升級之後的産品叫做iPod nano,成為了蘋果最為人熟知的産品,也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音樂播放器。
iPod nano 第六代
2010年9月,iPod nano升級到了第6代,采用了一種完全跳脫的設計:小方塊的造型,觸控操作,背後自帶夾子。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的第三方方案可以對iPod nano第六代進行改裝,使其成為一個類似于手表的形态。這也讓很多人相信這就是蘋果未來推出的Apple Watch的原型。
第一代iPod Touch
iPod Touch是諸多iPod産品中最特别的一條産品線,第一代産品與初代iPhone同在2007年年發布,采用3.5英寸屏幕480x320分辨率,支持觸控操作。
iPhone第1代發布時,喬布斯對iPhone的定義就是iPod 手機 網絡工具
很長一段時間裡,iPod Touch一直被當做iPhone的廉價替代品,當時市場上也一直有着各種魔改iPod Touch方案,使其支持通話和移動網絡。
iPod shuffle
除了上述這幾款産品外,iPod還有一個更加小巧的産品線,也就是iPod shuffle。全系都沒有配備顯示屏,隻能進行基礎操作。該系列除了1代産品均配備了背夾設計,方便用戶運動時随身攜帶。某種意義上,這也是蘋果所推崇的極簡主義的代表性産品。
U2特别版本的iPod,象征着一個科技與文化的互相契合的時代
iPod自誕生以來,20年間不斷引領着數字音樂播放器的發展,确立了很多數碼産品的形态和交互設計,iPod自身也是消費電子行業黃金年代裡産品和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今蘋果的産品中必不再有iPod,音樂卻已無處不在
事實上,iPod在誕生之初,就是在用數字化的音樂取代傳統磁帶、CD播放器,以颠覆者的身份為人所知的。
到了如今的數字時代,以Apple Music為代表的流媒體音樂憑借随時随地可以購買正版音樂、且全線上無需存儲的優勢,正在逐漸成為主流。無論消費者選擇Apple Music、QQ音樂還是網易雲音樂,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制造商都将是接下來這個時代音樂領域最大的赢家。
而從産品層面來看,單一功能的電子産品在無法實現更多專業功能的情況下,在大衆層面被具有更多功能的産品(如智能手機)所取代,都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如今蘋果的市值已經超過了3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公司。在其成功的背後,離不開當年那個可以放下1000首歌的夢想。(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吳泓磊,編輯/鐘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