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給未成年子女買房離婚分割

給未成年子女買房離婚分割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2 04:29:33

夫妻雙方出資買房但将房屋登記在孩子與男方名下,後雙方于孩子成年後離婚離婚協議約定該房屋歸男方所有。夫妻雙方是否有權就該房屋進行協議分割?

給未成年子女買房離婚分割(買房登記在孩子名下)1

案情簡介

阙某和鄧某結婚後共同出資購買了房屋一套,該房屋登記在鄧某和雙方5歲的兒子鄧某甲名下,房屋産權證中載明鄧某份額占10%,鄧某甲份額占90%。鄧某甲成年後,阙某與鄧某協議離婚,約定該房屋歸鄧某所有,由鄧某補償該房屋市場價的一半給阙某。鄧某甲主張該房屋已經登記其名下,應當視為阙某和鄧某對自己的贈與,阙某和鄧某對該房屋的約定系無權處分,雙方因此而産生争議。

觀點分歧

本案中,阙某和鄧某是否有權就該案涉房産進行協議分割,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阙某和鄧某無權就該案涉房産進行協議分割。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第二百一十七條之規定,“不動産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産物權的證明。”如果阙某和鄧某将購買的房屋登記在未成年子女鄧某甲的名下,那就意味着将購買的房屋贈與鄧某甲,離婚時應作為鄧某甲的财産處理,夫妻雙方無權予以分割。

第二種意見認為,阙某和鄧某有權就該案涉房産進行協議分割。理由是:該案涉房産不能僅按照房屋産權登記的情況将其認定為未成年人的财産,還應審查夫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本案中,阙某和鄧某并沒有表達出将房屋贈與給鄧某甲的意思表示,故離婚是應當按照夫妻共同财産來進行分割。

法官觀點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第二十條之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法上的贈與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必須要求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而本案中,在辦理房屋産權登記時,鄧某甲還是未成年人,應由這個鄧某甲的法定代理人(即阙某或鄧某)代理接受贈與,就會造成贈與人與接受贈與人皆為未成年人的父母,從而産生自己與自己發生民事法律行為,這樣的話一般不發生合同法上的效力,故鄧某甲主張的贈與也不成立。

第二,夫妻共同出資購買的房屋,在夫妻離婚時不能僅按照房屋産權登記的情況,将其認定為未成年人的财産。因為不動産物權登記産生的是将登記記載的權利人推定為真正權利人的效力,這個分為了對外效力和對内效力。對外效力是指根據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對内效力是指在權利人與利害關系人之間,應根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來确定真正的權利人。本案中主要産生的是對内效力,因此應注意審查夫妻雙方在購買房屋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從阙某和鄧某在離婚時均提出,将房屋作為夫妻共同财産進行分割的情況,可以推出兩人的真實意思并不是将房屋贈與其未成年兒子鄧某甲,故該房屋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财産。

綜上所述,該案涉房産系阙某和鄧某的共同财産,而不是雙方對其兒子鄧某甲的贈與,阙某和鄧某有權對該房屋進行處分。

來源:中國普法

編輯:史梓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