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7月21日晚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鲟滅絕,長江鲟野外滅絕。從此,這在地球生活了1億多年、中國長江特有的物種,就這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白鲟最後一次出現是2003年,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專家救助後,給其裝上超聲波追蹤器并放流,但追蹤船出故障導緻跟丢。此後經過多次尋找,也未找到白鲟的下落。至今,長江也再未發現過白鲟的蹤迹。
最後一隻白鲟被發現時是什麼情況、白鲟對長江生态有着什麼作用、為什麼會滅絕?對此,7月22日封面新聞采訪了四川省水産局二級調研員、高級工程師張志英,同時他也是最後一隻白鲟的救護者之一。
2003年長江白鲟最後一次出現 放流後失去蹤迹
2003年春節前夕,四川宜賓南溪縣(現為南溪區)的一個漁民誤捕了一條白鲟,他當即将情況上報給相關部門。這條白鲟長約3米多,體重200多斤,身上被鈎子劃了很多傷口,情況十分緊急。
“接到消息後,當晚我們就趕到現場。”張志英說,當時在網箱船内對白鲟進行了救護。第二天一早,相關專家也趕到了現場給這條白鲟縫合處理傷口,大家一起進行救助。
“救助的這條白鲟是雌性而且已經懷卵了,當時很想留下來人工飼養,可惜條件不允許。”他說,因為白鲟屬于大型魚類,飼養的池子要很大,需要水源制造水流,當時養殖的條件也都不符合要求。
救助完後,專家決定給這條白鲟裝上追蹤器放流,但派出的追蹤船因為故障跟丢了,後經過多次找尋也沒有發現這條白鲟的身影。“為了救護白鲟我們建了救護中心,但建成後再也沒有見到白鲟。”張志英遺憾地說。
白鲟在長江生活了1億多年 主要分布在四川
根據資料顯示,白鲟體長最長可達四米多,體重200至300公斤,屬于匙吻鲟科的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億多年了。它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同時也是中國特産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白鲟大多分布在長江中上遊段和金沙江江段,四川是主要的栖息地。”張志英介紹,四川部分江段地理位置合适,水勢相對平坦,合适魚苗成長,是白鲟主要的産卵地。20世紀80年代白鲟還是比較常見,90年代一年能見到一兩條,之後就比較難見到了。
到了2003年,整個長江就發現過兩次白鲟,一次是在四川宜賓,另一次是在江蘇南京。“南京發現的白鲟體色偏黑,四川發現的這條是灰白色,且體型較大。”
從此以後,19年過去了,長江再也沒有發現過白鲟的蹤迹。
人為因素是導緻白鲟滅絕的主要原因
白鲟是一種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這樣一種長江食物鍊頂層的物種為何會滅絕呢?
“主要還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張志英說,在長江攔河築壩阻斷了白鲟的回流通道,導緻其無法回到原來的産卵地繁殖,它們也無法很快适應新的環境,所以影響了整個物種的繁衍。同時污染及過度捕撈,導緻長江魚類數量整體減少,肉食類的白鲟自然就遇到了食物短缺的問題。
近年來,長江已開始“十年禁漁”,來恢複生态,保護物種多樣性。“這兩年通過禁漁效果監測評估來看,魚類資源恢複得很不錯。”他說,大的江河現在基本都看得到魚了,不像以前根本看不到影子。目前一些珍稀特有魚類恢複得可能要慢一些,但是一些以前見不到的品種現在逐步地也看到了。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