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為财之首?《求是》雜志近日刊發重要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文中指出:“‘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義之所在,天下赴之’我們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赢、共同發展的理念,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德為财之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求是》雜志近日刊發重要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文中指出:“‘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義之所在,天下赴之’。我們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赢、共同發展的理念,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出自《六韬·文韬》:“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此言意謂:仁德之君深明大同天下之公利與民同享,而不專擅以為私利,此其所以得天下。免卻人之死難,助人解除災難,解救人之禍患,濟渡人之急難,此皆仁義正德之表現。為人之君而有仁德、行道義,天下人見此自然歸心。中華文明漫漫長河,孕育了厚德載物、德行天下的優良傳統,“重德”作為中國古老的價值觀念,已深深嵌入中國人的個人修養、社會理想和人類情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止于至善”的聖賢境界。《大學》開宗明義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儒學曆來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價值,“立德”即明明德而完成修身,樹立聖人之大德,是“内聖”的功夫,而“立功”“立言”為“外王”的功夫,彰顯了儒家一貫主張的“内聖外王”之道。其中,“内聖”為體,是對内塑造君子人格,具備聖人德才,是一種向内的超越;“外王”為用,指對外施行王道,建功立業,是一種向外的超越。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正德厚生”,人從發揚孝悌開始修身,經過“格物、緻知、誠意、正心”,達到德明身修。當人有了正德,則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使“天下歸仁”,進而通達“止于至善”的聖賢境界。儒學“為仁由己”“忠恕之道”“為政以德”“博施濟衆”等皆是主張正心明道、修身立德,以塑造君子人格、樹立家國情懷、涵養聖賢氣象。
“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禮記·禮運篇》有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系統論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原則,即“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實現定分止争、無詐無虞、和睦太平的美好社會。《論語》提出“仁者愛人”,認為“仁”是人類最高的美德,“愛人”要“推己及人”,即是孔子所雲“泛愛衆而親仁”。孟子曰:“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範仲淹将之概括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實現“天下歸仁”,仁德之君要為民着想,以“公心”示範天下,形成君民一體、内外和諧、萬民富樂而愛戴其君的局面。誠以仁義公心治理天下國家,則人人效仿,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協和萬邦”的天下情懷。《論語·裡仁》有雲:“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認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良心之人“見其德者,固愈加親近,聞其風者,亦翕然信從,就似居處之有鄰家一般,有不招而自來者矣。故人君修德于上,則萬姓歸心,四夷向化,而天下為一家”。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儒學思想中有着深厚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等“和合”思想與處世之道。中華民族曆經數千年的生息、創造、傳承、積累,形成了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對個人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思維方法、行為模式等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成為我國今天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理念。
大道在人心,是非有公論。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堅定的文化自信,賦予了中華傳統文化新的内涵。中國共産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推動建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代表了曆史發展大勢,體現了大國道義和大國擔當。讀懂中國,認同中華文化,領悟中國精神,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正赢得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和贊同。“德之所在,天下歸之”,中國共産黨作為追求人類解放、“天下一家”的政黨,朋友圈必将越來越大;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勢必為世界持續和平與永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助力世界人民一道開創美好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