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9:37:15

“雞娃”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指的是流行于中國城市的、家長不斷為孩子安排活動、“打雞血”激勵孩子拼搏的行為。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1

電視劇《小歡喜》展現了北京三個中産家庭應對高三的生活百态,其中一位媽媽為了讓女兒上清華大學,生生将她逼入了抑郁境地。與《小歡喜》在地點和題材上遙相呼應的,是電影《學區房72小時》。電影濃縮了上海一戶人家在短時間内換學區房的焦慮氛圍,大學教授為了給女兒換到更好的小學學區,毅然決定從兩室一廳的房子搬入一室戶的“老破小”。

從《小歡喜》到《學區房72小時》,中國的家長與孩子身陷漩渦。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2

電視劇《小歡喜》截圖

1

看完才知道是“雞娃”中的“弱雞”

前段時間,除了被各種高考學霸的消息占據之外,還被兩則“雞娃”消息刷屏。

第一個是則小笑話:

問:4歲孩子英語單詞量1500個夠不夠?

答:在美國肯定是夠的,在中國(海澱)肯定是不夠的!

第二個則是關于劍橋五級英語報名名額秒空,流量激增到網站癱瘓的消息: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3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4

2

家長們拿出當年高考的勁頭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和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閑,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發指的家長。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5

最近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 某海澱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 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 某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 ......

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6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着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3

學區房,拼得是什麼?

除了密集型教養,父母們拼得最兇的就要說學區房了。

電影《學區房72小時》裡的學區房故事顯得現實感更強,也更加危機四伏。

主角教授一家面對的情況是,如果進不了學區房,孩子就不能在理想的小學入學,接下來的人生可能都會受此影響。教授找到的那個學區房遠遠比不上“書香雅苑”的公寓體面舒适,那是個簡陋的一室戶,位于頂樓,一進門塵土飛揚,地闆吱吱呀呀,全屋隻有一個狹小的老虎天窗;而在中介口中,這個房子再合适不過,在市場上極其搶手,需要在72小時内完成交易。教授還沒來得及賣房子,就已經簽下了學區房的購房合同。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7

《學區房72小時》教授和中介在學區房前

可以說,學區房正與教育隔離問題相關。

我們可以在影視劇裡看到,學區内家長關系的重要性甚至高過學校和老師。

《小歡喜》中方家、喬家和季家感情交流融洽,在孩子發生沖突之時,彼此可以交流協作,連備考資源都可以共享,季家請來的高級教師上課也可以讓另外兩家的孩子一同參與。

《學區房72小時》裡這位大學教授有一次去幼兒園接孩子,遇到一個男孩揮舞刀具威脅他的女兒,而對方家長對此不以為然。教授心想,必須換一個好的幼兒園,才可以避免日後和這些人相處。

4

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中國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松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曆、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雞娃,這種現象并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美國耶魯大學齊利博蒂教授和西北大學德普克教授研究發現,父母的養育風格,其實和社會經濟狀況有着密切的聯系,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是收入不平等和教育回報

下面這兩張圖,用數據的回歸分析展現“收入差異程度與父母養育風格的關系”

不難看出,社會貧富差距較小的瑞典、挪威等國家的父母,采用“放任型”的養育風格的比例是最高的。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8

橫軸代表收入不均程度,縱軸代表權威型父母的比例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9

橫軸代表收入不均程度,縱軸代表專制型父母的比例

而貧富差距較大的中國、美國等國家的父母,選擇“權威型”和“專制型”養育風格的居多。

雖然說“權威型”和“專制型”育兒,不完全等同于“雞娃”,但是“雞娃”的家長,一定都是“權威型”和“專制型”的,不可能是“放任型”的。

耶魯大學教授法布裡奇奧·齊利博蒂的在《愛、金錢和孩子》這一書裡就解釋了這種現象。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10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随着全世界範圍内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辍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争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辍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将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辍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松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緻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采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采取相對寬松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5

我們還有别的路可以走嗎?

更加令人警惕的是,不同人群之間的育兒不平等也在加劇。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11

“富裕、負責、消息靈通、支持有力”,這也是對一線城市中國“雞娃”家長的要求,也同樣是令許多家長哀歎“雞娃”不易的緣由。

在專門面向家長的家長幫bbs中,可以看到許多有關“雞娃”的心得體會,寫在最前面的一段總結是這樣的:“養一個小孩,心裡有愛不是萬能的,兜裡沒錢是無能的,光有錢但沒時間去"雞",也是萬萬不能的。”

有趣的是,作者将“雞娃”的家長劃分為了工薪階層的“外圍雞”和手握核心資源的“精英雞”——前者是人們常見的辛苦家長,他們陪着孩子去機構、買網課、買教輔,而後者被作者描述得充滿神秘色彩,掌握着一般人沒有的門路,這些人可以“依賴熟人的介紹和推薦”、“通過秘而不宣的考試和面試”,最終事半功倍地“雞娃”成功。在這兩種之外,還有完全放棄的“橡皮雞”。

雞娃盛行你焦慮了嗎(今天你雞娃了嗎)12

這也是《小歡喜》沒有展現出的另外一面:畢竟這三戶人家仍然大體同處一個社會階層,彼此在育兒方面沒有體現出巨大差異。三個家庭中經濟狀況最為危險不利的是方家,父親母親雙雙中年失業,還戲劇性地遭遇金融詐騙,變賣房産償還債務;然而從家長教育背景看來,父親畢業于政法大學,母親畢業于财經大學,并不遜色于其他兩家,他們在方一凡升學的過程中也做到了消息靈通、支持有力,得知藝考消息後反複斟酌、行動迅速,還聯系了昂貴的藝考培訓老師(劇中透露價格為每月2萬)。

END

“雞娃”時代該何去何從?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适應未來社會?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育兒心得~

參考文章:

1.為什麼中國中産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2.手握4套學區房還拼命雞娃,《小歡喜》裡的家長們都在焦慮些啥?3.在上海,有500萬家長在假裝雞娃!4.學區房、密集型教養與育兒陷阱:“雞娃”時代向何處去?5.雞娃之路 媽媽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部分圖片來自:電視劇《小歡喜》、電影《學區房72小時》

編輯:曉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