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聚焦·奮鬥青年之保護生物多樣性】
一群青年正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赴邊疆、涉荒野、進森林——
多樣青春守護多樣生命
光明日報記者 徐譚
我們居住的藍色星球,每天都在上演生命的奇迹。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地球生态系統正常運轉、保持穩定的基礎,也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基。
環球同此涼熱。跨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聯合國敲響警鐘:全球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威脅,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成為未來十年最大的挑戰。青年是否關心、支持、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關乎地球未來。
7月5日正午,記者在雲南紅河幹熱河谷裡見到夏雪時,她正與夥伴們栽種一株金合歡,這是生态修複工作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助理工程師和科普工作者,夏雪對這類熱帶植物再熟悉不過。烈日當空,山地獨有的火熱從紅色泥土中蒸騰而起,豆大的汗珠順着她的面頰滑落,與大山融為一體。
7月28日清晨,清華大學鳥島實踐支隊支隊長劉祎君乘坐皮劃艇第一次登上青海湖鳥島,周遭的一切令她感到驚奇。“這是一個離藍天很近的地方,沒有高樓大廈遮擋,感覺一伸手就能觸碰到白雲飛鳥。”接下來,她将和隊員們深入保護區和牧民社區,做生态和人文調研。一屆複一屆,清華學子在鳥島的保護實踐,已接力十六載。
赴邊疆,涉荒野,進森林,當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知識與行動之間、在影像與現實之間、在人與自然之間搭起橋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呼聲便愈發響亮,行動也更加有力。“今日的青年将真正帶領世界走向綠色發展之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滿懷期待。
1.邊關求真,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海拔5340米。
這是雲南大學碩士研究生桑佳楠2020年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時創造的“人生新高度”。
那時,她作為雲南大學腸道微生物整合生物學實驗室成員,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是通過研究藏羚羊等青藏高原代表物種低氧适應的腸道微生物組機制,為野生動物制定保護策略,為人類高原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據桑佳楠回憶,為了采集野牦牛糞便樣本,科考組隊員駕駛“過山車”,一路披星戴月,異常颠簸。天公也不作美,上午烈日灼灼,炙烤着青年隊員們的皮膚,下午卻天氣突變,下起冰雹。
“人迹罕至、道路崎岖、天氣多變,是考察地方的常态;風餐露宿、蹚河溯江、蚊蟲叮咬,是考察生活的常态。”在夏雪看來,這些困難打不倒身邊那些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奮鬥的青年人,“他們身上普遍有一種踏實、質樸和堅忍。”
究竟是這樣的天性讓他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路,還是自然荒野後天傳授給他們生存法則?無論答案如何,有一點是明确的:選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就是選擇了一段“人生苦旅”。
會苦中作樂的人,才能收獲别人無法體驗的幸福。
“我的職業讓我得以走入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美麗的荒野,看到神奇的生物并為之感動。”這是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科學助理教授李彬彬的幸福。
“在南甯高峰林場,我們與其他科研單位合作交流,互幫互助,極大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為勞累枯燥的野外工作增加了不少歡聲笑語。”這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直博生趙雪茗的幸福。
青年們正在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科研工作上下求索。道阻且長,但他們心懷熱愛,懂得“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2.理想主義在實地探求中生長
“理想主義,是人們對熱愛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青年們的普遍評價。”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青年教師張引如是說。
提到“理想”這個詞,有些人或許會潑來“理想不能當飯吃,情懷難以變現”的冷水。那麼,他們或将得到青年人這樣的回答:“是的,我現在無法憑一腔熱血阻擋全球生物加速滅絕的趨勢,暫時也難以帶來直接經濟效益。但我仍然堅定地認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至此,如果還有人認為青年人的理想不夠有力的,那麼李彬彬則用實際行動回答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性讓我們能夠借助有限的資源推動積極有效的變化。她的研究焦點,部分落在了保護地周邊社區可持續生計的發展。
李彬彬坦言,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因為關注的重點不再是簡單的生态問題,還要兼顧發展,根據每個地區的情況,給出一套适宜的解決措施。“我堅信,如果不關注人的問題,保護永遠隻是紙上談兵。”青年們從此在一系列的調研中,加進了不少兼顧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内容。
秉持類似想法的林希穎,是清華大學2020年鳥島實踐支隊隊員。走進鳥島的經曆,讓她感受到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魅力。懷揣對這份事業的熱愛與執着,林希穎希望繼續在這個領域深造。
“如何在保護的同時兼顧民生?”在問題面前,林希穎是個行動派。這個暑假,她選擇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内的昂賽工作站實踐。接下來,她還要到雲南省百花嶺考察鳥塘生态經濟模式,實地探求問題的答案。
3.傳遞生态保護的中國智慧
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公衆生物多樣性認知調查報告》顯示,在3000位被訪者中,有相當多的人并不知道“生物多樣性”的含義,還有9%的人根本沒聽過這個詞,更談不上有生物多樣性保護行為。對于大多數公衆來說,“生物多樣性”一詞既抽象又遙遠。
夏雪在南極洲也曾遭遇類似的尴尬。在當地,她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為訪客講解生物知識。某位訪客在就餐時突然發問:“我們為什麼不煮企鵝肉來吃?”這句話令夏雪感到震驚和語塞。
“當時我腦袋裡閃過各種回答,比如違法、對環境不友好,但我知道這些話說出來十分蒼白,并不能觸動對方的思想。”這件事讓夏雪意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應該隻是科研人員的責任,而是全民應該了解、認識和參與的事情。
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态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基本層次。那麼,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工作者到底應該向公衆傳遞什麼信息,又該如何傳遞呢?
李彬彬認為,公衆的諸多疑惑,用學術文章是很難解決的。為此,她跨界成為一名科學傳播者、生态攝影師,她說:“我把讓我感動的瞬間,用圖片、紀錄片的形式,傳遞給身在繁忙都市中的人們。”
在80後青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态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薛亞東看來,能夠激發人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認知熱情的,除了自然影像,還有現實問題。
今年春天,起于蒙古國境内,席卷中國北方的罕見沙塵天氣提醒人們:荒漠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世界各國共同治理。薛亞東的研究工作就與分布在中蒙邊境的珍稀野生動物戈壁熊有關。戈壁熊是蒙古國“國熊”,數量稀少,“保護戈壁熊就是要保護它們栖息的荒漠戈壁。”他說。
近年來,蒙古國政府希望通過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促進戈壁熊種群恢複。2018年,中蒙兩國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标志着中國政府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技術援外項目啟動。
未來,薛亞東和他的同事們将帶着中國的技術和理念,繼續在拯救瀕危物種、保護其栖息地方面分享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複旦大學80後博導王放在雲南高黎貢山觀察天行長臂猿。何亦紅攝/光明圖片
2021年7月6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青年生物多樣性科學探索活動代表們在觀摩和開展生态修複工作。虎姣佼攝/光明圖片
青年科考隊開展西藏野生動物調查途中,在珠峰南坡露營。董磊攝/光明圖片
(掃一掃,看專題報道)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3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