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21:25:36

2018年,一隻美洲獅正在尋找食物時發現樹上有一隻樹懶正在睡覺,饑餓難耐的美洲獅很快就爬到了樹上,一口咬住了樹懶的後腿。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隻樹懶被美洲獅咬住後,竟然沒有任何反抗動作,而是繼續悶頭睡覺,甚至連頭的懶得回。結果美洲獅将樹懶拖到地面吃掉了。

上述場景是動物學家觀察美洲獅時,記錄到的非常搞笑的一幕。樹懶懶到了被掠食者捕食時都不會反抗的程度,似乎毫無防禦能力。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2

那麼懶到任由天敵捕食的樹懶,為什麼還沒有滅絕?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樹懶到底有多懶?

《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慢性子讓樹懶家喻戶曉,這也讓它成了整部電影的搞笑擔當。事實上,閃電的慢性子一點都不誇張,現實中的樹懶就是這樣一種将“懶”和“慢”發揮到極緻的動物。

樹懶主要分布在中美和南美的熱帶雨林,一共有2科2屬6種,它們長得像猴子,動作十分遲緩。由于演化成了高度樹栖的物種,樹懶已經喪失了地面活動能力,它們一生都倒挂在樹上。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3

那麼樹懶到底有多懶呢?

首先是行動緩慢:

除了下樹“拉粑粑”,樹懶很少來到地面,它們的行動能力已經退化。它們的四肢極不協調,前肢比較粗壯,用來爬樹。

而後肢則嚴重退化,因此樹懶在地面上行動根本就不能算是“爬”,而是依靠前肢的力量拖着整個身軀移動。

這讓樹懶在地面移動的速度隻有0.2米/秒,就算是遇到危險,它們也隻能慢悠悠地爬,想快都快不了。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4

不僅在地面爬得慢,樹懶到了樹上也幾乎不動,它們喜歡待在樹上某個位置一動不動,或者倒挂在樹幹上長達數小時。

現實中的樹懶可沒影視劇中“閃電”那麼幹淨,它們由于常年一動不動,以至于身上長出了綠藻和小飛蛾,綠藻與飛蛾之間甚至形成了一個微小的生态系統。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5

其次是吃食太懶:

樹懶在吃的方面将“懶”發揮到了極緻,它的食譜上永遠隻有一種樹葉,而且一吃就是一輩子。它們隻吃附近唾手可得的樹葉。樹懶的舌頭很長,可以從嘴裡伸到30厘米開外的地方,這讓它們不用移動位置就能吃飽。

另外,因為樹葉中的營養物質不多,因此樹懶必須緩慢進食,以便留出充足的消化時間。而且它們吃得非常少,每天隻吃60克樹葉就能維持生存。樹懶的新陳代謝十分緩慢,體溫也相當低,因此不需要太多能量和營養。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6

當然了,樹懶的耐饑餓能力非常強,一個月不吃東西都不會被餓死。吃得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拉得少,這樣又可以省下“拉粑粑”的力氣。

樹懶已經把“懶”發揮到了極緻,它們的行動緩慢、吃東西不僅慢還吃得少,一個連飯都懶得吃的家夥,實在讓人佩服。不過它們在“拉粑粑”這件事兒上絕不偷懶。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7

2、冒着生命危險拉粑粑

一般在樹上生活的動物,大小便通常都采取“空投”模式,直接在樹上解決。但是懶得吃東西的樹懶,在拉粑粑方面卻十分講究,它們會從樹上下來,在地面解決。

樹懶大約每隔7~10天時間,就會費勁巴拉地從樹上爬下來,用它那僅餘殘迹的尾部結構在地面刨個坑,将“粑粑”拉到裡面,完事後還要用落葉蓋起來,滿滿地儀式感。

其實樹懶得“懶”是一種防禦機制,既可以消耗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存活,一動不動的生活習性也讓它們很難被天敵發現。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8

而且樹懶全身因為“懶”而長滿了綠藻,這讓它們與栖息環境融為一體,隻要它們待在樹上不下來,就可以“懶洋洋”地活着。

但是它們卻為了拉粑粑從樹上下來,這很容易将自己暴露在外,一旦被蟒蛇、美洲豹、美洲獅等天敵發現,以它們的速度根本跑不了,樹懶這是在用生命拉粑粑啊!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9

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樹懶“死亡事件”都發生在排便的過程中。那麼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前面我們提到,樹懶身上長滿了綠藻,還有一種小飛蛾。它們下樹排便,就是為了方便小飛蛾繁衍後代。

樹懶身上的小飛蛾叫螟蛾,螟蛾成蟲主要栖息在樹懶的皮毛中,它們不需要吃東西,隻需一點露水就能生存。

螟蛾的排洩物或者它們死後的蟲屍本身,有利于樹懶身上生長一種叫嗜毛藻的綠藻,這為樹懶提供了一層保護色。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0

每次樹懶下樹排便時,螟蛾會快速地離開樹懶,抓緊時間将卵産在樹懶的糞便上,并在完成之後及時跳回寄居的“移動地毯”上。

螟蛾蟲卵孵化後,幼蟲就以樹懶的排洩物為食。當樹懶再次爬下樹來拉粑粑時,變态發育後的螟蛾會再次跳到樹懶身上。

其實樹懶與螟蛾是一種共生關系,樹懶為螟蛾提供食物(樹懶的粑粑),而螟蛾的排洩物可以為樹懶身上的嗜毛藻提供養分,嗜毛藻有為樹懶提供保護色。

所以說,樹懶冒着生命危險從樹上爬下來排便,其實還是為了自己能夠在樹上更好地偷懶。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1

3、這麼懶的家夥為啥沒有滅絕?

像樹懶這種爬行緩慢,四肢活動遲緩,又沒什麼防禦武器的動物,還經常下樹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按理說樹懶會被蟒蛇、美洲獅或者美洲豹這樣的天敵輕易捕食,可為什麼還能存活至今呢?

其實樹懶有它們自己的生存之道:

1、樹懶善于隐藏自己

樹懶的“懶”本身就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們經常倒挂在樹上一動不動,全身又長滿了綠藻,隻要不主動下樹暴露自己,獵食者很難發現它們。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2

2、栖息場所相對安全

樹懶生活在密林之中,平時栖息在大樹的頂端。雖然一些貓科動物具備爬樹的能力,但無法爬到較高的位置,因為細小的樹枝無法承受它們的重量。

樹懶通常選擇平均高度在十幾米的大樹上,并且喜歡靠近頂端的位置。因此隻要它們不下來,獵食者很難抓到它們。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3

3、具備一定的反擊能力

如果說栖息在樹枝頂端是為了防範地下的猛獸,那麼它們的爪子就可以用來對付來自天空的獵食者。如果鷹類等猛禽發現了樹懶,想要從空中攻擊樹懶的話,恐怕沒那麼容易。

别看樹懶行動遲緩,但它們的四肢都長有約10厘米的鋒利爪子。樹懶的爪子非常有力,平時用來抓緊樹幹。而一旦遭受猛禽攻擊,它們就會揮舞爪子進行防禦,獵食者很可能會被抓傷。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4

4、樹懶活動範圍有限

大部分具有遷徙習慣的動物,很多都是在遷徙過程中被天敵捕食的,也就是說活動範圍越廣的動物,被捕食的風險就越大。比如燕子每年因遷徙而導緻死亡的比率占到了10%~20%左右。

而樹懶不僅沒有遷徙的習性,終生待在熱帶雨林不出來,而且它們的活動範圍非常小,僅限于附近的幾棵大樹。這不僅減少了遷徙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傷亡,還大大降低了與天敵相遇的幾率。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5

5、捕食樹懶不劃算

肉食動物捕獵的時候,通常會考慮投入産出比,盡可能一次捕獵就能管飽。比如獅子通常不會捕食體型太小的獵物,因為它們大小小型獵物很靈活,捕食它們所消耗的能量跟捕食一隻大型獵物沒有太大差别。

樹懶雖然看起來個頭不小,但能夠使用的肉并不多。一隻樹懶總體重約為5公斤,去占比超過一半的皮毛和骨頭之後,剩下的肉也就1~2公斤。

獵食者冒着摔死的風險爬到樹上抓一隻樹懶,顯然是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除非樹懶自己下來拉粑粑時暴露出來,掠食者才會将其捕殺。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6

6、樹懶的肉太難吃

樹懶肉少就算了,關鍵還特别難吃。它們每天隻吃一種樹葉,而且長期一動不動,身上還長滿了綠藻,小飛蛾在身上跳來跳去。這使得樹懶的肉口感非常差。

根據當地土著居民的描述,樹懶的肉非常難吃,肉質又老又柴,難以下咽。那麼它們就少了人類“吃貨”這一大天敵,要知道很多野生動物都是被吃絕種的。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7

總之,樹懶雖然行動遲緩,但它們懂得隐藏自己,栖息環境又非常安全,因此樹懶的天敵很難抓獲它們。再加上樹懶的肉又少又難吃,不光人類不吃,就連是肉食動物們都不想吃,這就是它們能夠存活至今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樹懶的所有的種類當中,除了侏三趾樹懶是極危物種外,其他5個亞種最多就是個易危甚至無危。樹懶被吃時懶得反抗(無力反抗),其實大部分掠食者也懶得吃它們。

為什麼樹懶不被吃掉(樹懶到底有多懶)1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