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09:02

松贊幹布作為西藏曆史最輝煌時代的締造者,曆史地位堪稱藏史一哥。

正是因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他究竟壽祿幾何,生于幾時,卒于何年,成了長期争論不休的議題。

衆多西藏史料堅稱其壽享82歲,而近代的藏史學者,則通過種種推算,認定其34歲英年早逝。

松贊幹布究竟是耄耋,還是早逝呢?

又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今天,我們先簡單叙述吐蕃的紀年方式,并以藏史的紀年方式為基礎,推算松贊幹布的生卒年代!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1

一、吐蕃王朝的紀年方式

西藏紀年方式有一個漫長的,由簡入繁,逐漸準确的發展過程。

在松贊幹布之前,由于藏文尚未産生,以何種方式标定年代(紀年)無證可考。

松贊幹布繼位後,吐蕃進入了信史時代。此時,藏地采用的紀年方式為地支法(十二生肖)。

目前根據藏史記載,已可确知641年(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了《博唐八十數理》等多部曆算書籍。

這些漢文書籍的藏譯,對整個西藏的天文曆算和紀年,有着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西藏王統記》在述及此事時寫道:“(松贊幹布)将四名聰明吐蕃青年派往漢地求學,向漢地老師學譯《九部續》、《密圖十五卷》。此後有‘以五行計算的算學’、‘十二個生肖紀年法’、‘人壽六十花甲’、‘八卦、九官黃曆推算’、‘二十四個節氣’、‘牛算’等法。”

但即便如此,在此後一百餘年裡,吐蕃史料依舊在使用,最粗陋的十二生肖法紀年。

這種十二年便循環一次的紀年方式,由于循環周期太短,極易在不同周期中産生年代混淆。

因此,吐蕃王朝在不斷吸取中原文化之餘,以中原天幹地支紀年方式為藍本,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陰陽五行生肖紀年法”

即以“金木水火土”加上“陰陽”,代替十天幹(甲、乙、丙、丁),以十二生肖代替地支(子、醜、寅、卯),完成了六十年為周期的紀年循環。

但這種方式依舊存在年代混淆的可能性,因此中原王朝在天幹地支紀年之餘,還有年号作為另一個坐标系統。

兩種方式的配合,可以準确的将事件發生年代,标定在時間坐标系上。這也是為何整個東亞古代史,均參照中國曆史記載的原因之一。

作為與中原長期接觸的吐蕃王朝,也産生過一個唯一的年号,即赤祖德贊時期的“彜泰”年号。

目前,立于大昭寺門前的唐蕃會盟碑上,有“其立石于此,為大蕃彜泰九年,大唐長慶三年(823年),即陰水兔年二月十四日事也”的紀年方式。

但可惜,這種比較準确的紀年方式,不知為何長期未能在曆史記載中推廣。

唐蕃會盟碑是當前所見最早的“陰陽五行生肖紀年”案例,也幾乎是個孤例。

而此時,距松贊幹布時期,已過了近兩百年。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2

采用十二生肖紀年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它造成了大量曆史事件的年代混淆。

加之,創作于十四世紀後的教法史料作者多為高僧,缺乏專業史官的考據能力,導緻同一個曆史人物或事件,年代标定相差懸殊。

其實,在教法史料上,除了生肖紀年方式外,還有一個佛曆

佛曆是以釋迦牟尼圓寂為時間節點,向後推定的紀年方式。

但關于釋迦牟尼圓寂的時間,說法多達數十種,前後相差一千五百多年,實在無法作為準确的時間标定。

了解了吐蕃紀年方式的基本狀态,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何松贊幹布生卒年代,相差如此懸殊的原因。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3

二、松贊幹布卒于何年

上表是我對有關松贊幹布各種生卒年代的整理,可以看出基本就是82歲和34歲兩派。

但兩派雖算法各不相同,但有一點驚人的一緻,即都認為松贊幹布生于牛年(醜),死于狗年(戌)。但究竟是哪個牛,哪個狗,就大相徑庭了。

這就是我們前文所述,十二生肖紀年方式帶來的問題了。

為什麼先讨論松贊幹布的卒年呢?

原因無比簡單——有唐史可參照了!

《舊唐書·吐蕃傳》:“永徽元年(650年),弄贊(松贊幹布)卒。高宗為之舉哀,遣右武候将軍鮮于臣濟持節赍玺書吊祭。弄贊子早死,其孫繼立,複号贊普,時年幼,國事皆委祿東贊。”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4

與此相對,保存于敦煌藏經洞内的藏文史料《大事記年》,有如下記載:

“......(殘缺)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宋(祿東贊)迎娶來吐蕃之地。

此後三年,赤松贊贊普之世,滅李聶秀(象雄王),将一切象雄部均收于治下,列為編氓。

後六年,赤松贊贊普升遐(等同于駕崩),與贊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

及至狗年,秘厝贊普祖父赤松贊之遺骸于瓊瓦靈堂。”

由于,文成公主于貞觀十五年嫁入吐蕃,漢藏史料無疑義。

《大事記年》所記的“此後三年,即公元643年,“此後六年”,則指649年,而後的“及至狗年”,正是庚戌年(650年,高宗永徽元年) 。

考慮到蕃使奔走于途的時間,《資治通鑒》記載收到訃告為650年五月,所以漢藏史料在卒于649年、650年的記載,不能算有沖突。

那他卒于689年、710年的記載,為何不準确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春正月丁醜,金城公主啟程入藏,與赤德祖贊完婚。

這個時間節點,漢藏史書完全一緻。

如果,松贊幹布卒于689年或710年,那其與赤德祖贊之間的三代贊普(共日共贊、芒松芒贊、赤都松贊)便無處安放了。

另外,按照藏史贊普在位時間的年表推定,如松贊幹布卒于689年,則唐蕃會盟碑樹立時(長慶三年,823年),主持會盟吐蕃贊普赤祖德贊(可黎可足,熱巴金)甚至尚未出生。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5

三、松贊幹布的生年

相比于松贊幹布卒年有唐史參照,算是相對比較清晰。松贊幹布生于何時,實在是全無記載可言。

故所有關于其出生年代的論述,都是推論,皆是圍繞着“醜年”這個核心,以自己掌握旁證的推算。

在此,我以近代藏族史學家根敦群培所著《白史》的論述為基礎,加以描述。

之所以,引用《白史》的論點為基礎,原因在于根敦群培所在時期,敦煌古藏文文獻已經發現。這些公元1000年被存于藏經洞的文獻,被人遺忘了900年,期間無人擾動篡改,是目前史料等級最高的藏文文獻。

根敦群培很好的利用了敦煌文獻的内容,而其他教法史料皆寫于14世紀以後,離吐蕃王朝時期相差甚遠,且無人得以窺見敦煌藏史。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6

根敦群培

首先根敦群培解析了《青史》(旬努貝1392~1481算法的問題。

這種說法,将松贊幹布的生年标定為569年(南朝陳太建元年,丁醜年),去世于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庚戌),壽享82歲。

但多數版本的藏史記載松贊幹布十三歲繼位,繼位不久即開始做迎娶公主的謀劃。

如果他生于南陳太建元年,那十三歲的時間節點便為581年(太建十三年)。這一年還有另一個年号産生,即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

也就是說,此年隋朝剛剛定鼎,不但文成公主尚未出生,甚至還沒有一個叫唐的國家。吐蕃如何可能研究娶一個唐朝公主?

根敦群培在書中認為,《青史》作者旬努貝在用文成公主出嫁,這個穩定時間節點時,往前多算了一個甲子(六十年)。

因為581年加上60年,恰好是641年(貞觀十五年),正是文成公主出嫁之年。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7

再說五世達賴喇嘛(1617-1682)在《西藏王臣記》裡的算法。

此書将松贊幹布生年标定為629年(唐貞觀三年,己醜年),卒于710年(唐中宗景龍四年),壽享82歲。

卒年前面已經說過,710年(高宗景龍四年)已經是金城公主入藏之年了,明顯有誤。

如果,松贊幹布生于629年(唐貞觀三年,己醜年),則文成公主入藏時他剛滿13歲。

但在文成公主入藏前,松贊幹布平定了蘇毗、山南的叛亂,又揮師北上吞并了吐谷渾,還在松州城下與唐軍較量一番。

短短一年,顯然無法完成如此多的功績。

也與其他藏史記載,松贊與中國交戰數年相左;同樣也和唐史所記,文成公主入藏前,吐蕃三次遣使求婚相悖。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8

排除了前兩種生年的算法,剩下的就是《布敦佛教史》、《西藏王統記》、《紅史》、《賢者喜宴》等藏史了。

這些藏史,均将松贊幹布生年定為617年(隋大業十三年,丁醜年),卒于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戊戌),壽享82歲。

根敦群培認為此說的生年部分,與他所掌握的漢藏史料符合。

松贊幹布生于丁醜年(隋大業十三年,617),己醜年登位(貞觀三年,629年,十三歲)。十八歲時,漢藏初通往還二十五歲娶公主,次至本命三十四歲,庚戊年卒。

其後公主,在世三十一年,至芒松芒贊登位第四年才逝世。

(以上推定性論述,為《白史》原文,法尊先生漢譯本66~67頁)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9

四、關于英年早逝的疑問

關于松贊幹布三十四歲英年早逝,有兩種辯駁的說法很盛行:

1、享年三十四歲與松贊幹布一生的事業不相符合;

2、繼任贊普為松贊之孫,與其三十四歲年庚不符。

對此,根敦群培也舉了一個例子。

“或有人認為,贊普十三歲即位,僅為衛藏兩地之王,在這短短時間中,上自象雄、尼婆羅、印度北部,東至中國之松州,都被征服似不可能。

然不應如是懷疑。古昔著稱之“格日”勇士、“鄂拔任劄”大将,征服波斯、阿拉伯、印度等許多國家,回到本國。去世時,尚不滿三十二歲。”

同時,蒲文成先生在《吐蕃王朝曆代贊普生卒年考》一文中,也給出了解釋。

他認為,松贊幹布629年繼位,649年冬逝世,在位二十一年,并不算短。參考當時吐蕃周邊政權的現狀,做出以上業績完全有可能。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10

另外,藏族學者才旦夏茸先生考證,松贊幹布遣吞米桑布紮,去尼泊爾迎娶赤尊公主的時間節點為639年(貞觀十三年),早于文成公主2年。

但松贊繼位于629年,期間十年未有妻室,顯然有點不合邏輯,也與贊普登基後即開始尋嫁王妃的慣例不符。

故赤尊公主大概率非松贊幹布首位妻子,推測其登基時或稍後一定另有妻室。

這位王妃,可能就是敦煌藏文文獻《贊普世系表》中記載的,貢松貢贊生母蒙氏妃赤莫年東登

對比上表中各版本教法史料,雖生卒年代拍算各有差異,但異口同聲的算出了八十二歲的壽祿,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于這一點,藏族學者巴桑旺堆《我對松贊幹布年譜的質疑》一文中論述道:

關于松贊幹布享年八十二歲之說,在藏文古史籍中是有記載。但是當我們溯本求源時,竟發現所謂享年八十二歲之說,并不是以曆史事實為根據,而是依據了一本佛書《文殊續部》中的一項預言。

這本在西藏盡人皆知的佛書中,就松贊幹布預言:“在天國之地方,雪山環繞之中,人言天神之國王,出自裡澤棄族,……執權掌政八十年。”這是說,謂之天國的雪域西藏,有一個其族源為裡澤棄(古印度釋迦族一支)人被人們稱作天神将作國王,執政約八十年。

無庸諱言,對這項佛家預言,對身為高僧的曆代藏史學家,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佛祖釋迦牟尼活了八十二歲,觀音化身的松贊幹布也要有相應的壽祿。這在他們的宗教感情上,完全理是所當然的,以緻在他們的史著裡,明白地記載松贊幹布活了八十二年,使松贊幹布壽享耄耋之說,在西藏廣為流傳。

這種以八十二歲為前提條件的年表推算,自然不可能獲得準确的結論。

(以上論述為巴桑旺堆相關論文的原文)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11

關于松贊幹布壽祿及年表的争論由來已久,但他究竟年庚幾何,不基于我們心中的期望。

不能希望他壽祿長,就安排至耄耋,亦不能因為不想讓文成公主嫁個老者,就讓他英年早逝。

受限于藏史記載的模糊,目前卒年已經無可争議,至于生年依舊是各說各話。

但目前,藏史學界基本公認根敦群培的論斷,即松贊幹布三十四歲英年早逝。

本文所列舉例證及分析,均有明确出處。至于能否接受,則見仁見智。任何人都有權,不接受别人的觀點,這才是種正常的現象。
參考書目:

《松贊幹布年譜》_任乃強;

《白史》_根敦瓊培著,法尊譯;

《我對“松贊幹布年譜”的質疑》_巴桑旺堆;

《吐蕃王朝曆代贊普生卒年考(一)》_蒲文成;

《藏族天文曆法史略》_催成群覺;

《吐蕃紀年法的再認識》_鄧文寬;

《古代藏族的紀年方式——夏曆、藏曆、公曆年代互換表》_楊伯明;

《唐蕃會盟碑碑底紀年方式研究綜述及吐蕃時期藏族紀年方式考證》_卓嘎;


詳解曆史細節,厘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曆史!歡迎關注“白發布衣的藏地讀行!”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号家鄉特色簽約内容

松贊幹布有哪些曆史貢獻(松贊幹布究竟活了82歲)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