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雲台”是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情景體驗等一體的公共建築。底層整體架空形成開放的公共場所,中部及頂部為文化展示和休閑體驗空間,這裡有雲上的山水,也有雲下的煙火。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關注到項目附近 1.5 公裡内村子所共有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全世界城市化發展的難題——鄉村傳統社會秩序的衰退和消逝。在這樣的背景下,卧雲台融合了“鄉村會客廳”的理念。
以龍門山為設計靈感,提出“卧雲”的意象。“卧雲”指高卧雲霧缭繞之中,亦指“歸隐”之意,“卧雲台”表達了小隐建築對“當下人們回歸自然、回歸天性、回歸傳統的内心向往”的思考與探索。
底層的柱子似竹林般向上生長,開放挑空的空間形成社區文化共享的小天地。中部建築取熊貓懸卧于竹林之巅的意象,構建懸浮的半球。屋頂的淺水之上散落着兩塊“浮石”, “浮石”之意源于龍門山 “冰川漂礫”地質活動所形成的飛來峰巨石和湔江河谷中的江河浮石。熊貓的局部形态及黑白色彩,成為室内空間、家具、軟裝等的熊貓主題元素。
夜晚,架空底部巨大的穹頂通過燈光設計變成一個星辰宇宙。我們将巨大的穹頂通過參數化設計拆分為了 2600 多塊單曲面鋁闆,方便安裝并有效控制穹頂造價。闆面上大小不一的孔洞由直徑 12 毫米、25 毫米、40 毫米規格通過參數化控制随機分布,每一塊闆面的孔洞排列都不同,确保整個穹頂的孔洞呈現随機的分布方式。
穹頂空腔内置燈光,我們摒棄造價昂貴、且施工工藝複雜的 LED 定制燈泡吊裝方式,選擇在關鍵節點設置 LED 投光燈側洗,控制光束角,使光線在沖孔闆孔洞側壁形成光反射,最終在鋁闆外側形成浩瀚星空。
并通過主入口的動态流星、下沉廣場的恒星與星空之間形成顯與隐、内與外的對比關系,強化整個底部空間夜晚如夢如幻的意境。
總平面圖
剖面圖
三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龍門山 · 卧雲台
建築設計:小隐建築
公司所在地:四川成都
項目完成年份:2021年9月
建築面積:2210平方米
項目地址: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複興路與魚虹路交叉路口往東約250米
主創建築師:潘友才
設計團隊:楊喆、陳仁振、胡沁梅、何儀、苟源君、楊銳、劉子軒、趙亞線、馮煜桃、葛祥鑫、宋智穎、葉淑華、曾茂森(實習)
委托方:四川希望花舞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彭州希望順宸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結構設計:杜旭
施工圖設計:成都美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樸京武、陳欣、何金菊、羅俊、王麗萍)
燈光設計:bpi(王凱、陳夢、蔣強苧、李欣榆、劉浩宇、彭虹、何江月、吳依婷、葉婷)
軟裝設計:十格設計(吳佳娟、舒苗、朱怡、羅莎)
施工方:四川鑫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師:秋語、存在攝影、形在攝影、ICYWORKS、bpi、小隐建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