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樹對牆角好嗎

樹對牆角好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7 14:33:07

最近接連被學生怼,學生說得頭頭是道,我卻憂慮不已,跪求網友支持[流淚]。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1

起因是默寫古詩“綠陰不減來時路”學生偏要寫成“綠蔭”。我說“蔭”字錯了,學生紛紛表示不服。

敢于質疑的直接說,“老師,課本上寫錯了吧。不是印刷錯誤就是書寫錯誤!”

嗯,敢于質疑權威,不框架于固有。孺子可教,未來可期。我喜歡這樣的争論。

愛較真的氣沖沖地直接搬出了字典,指着“樹蔭”耀武揚威地給我看。那眼神分明就是宋小寶那句話:“請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位小兄弟,既然你這麼信任權威字典先生,那你為何不迷信課本老師呢?盡信書不如無書,你得獨立思考為什麼!

你瞧,那位善于思考的同學不正在喃喃自語道:“有樹才成蔭,難道不應該帶個“艹”草字頭嗎?”

甭管這位同學思考的結果對不對,人家這種思路和意識非常棒!值得我們大力學習!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2

若想弄清問題,我們得先溯本追源先分析這兩個字的由來。

【陰】讀作yīn。最早見于金文,原屬形聲字,從阜(fù)從侌(yīn),左為形,右為聲。其本義為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現在簡化為“陰”變成了會意字,與“陽”相對。“陰”一般作名詞或形容詞。比如“樹陰”“陰天”。

【蔭】讀作yìn,本意是指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陰影,引申義是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勞而得到封賞或免罪。

該文字在《國語·晉語》和《左傳·文公七年》等文獻均有記載。

若君實庇廕膏澤之。——《國語·晉語》

本根無所庇蔭矣。——《左傳·文公七年》

榆柳蔭後。——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有松可蔭。——明· 顧炎武《複庵記》

這裡“蔭”的意思都是“庇護”,作動詞用。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3

【陰】與【蔭】這兩個字,發音不同性質不同。“陰”發一聲,多作名詞使用。“蔭”發四聲,多作動詞使用。

所以當用名詞,表示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時,得用“陰”,樹陰,綠陰。我們古詩中多有樹陰之詞,比如: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池》宋.楊萬裡,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鹂四五聲”——《三衢道中》宋.曾幾,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裡,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唐.高骈,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如果我們能明白【陰】在詩詞裡常作名詞使用,根據詩句的意思去分析,就不會把這些古詩默寫錯了。

反之,從一年開始到八年級暫停,年年折磨你,次次讓你寫錯!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4

【蔭】在古詩裡多作動詞,表示庇護。比如: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魏晉.陶淵明,部編版高一語文必讀1

“顯為大廈棟,庇【蔭】侯與公”——《松樹》唐.元稹

“待月池台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晖,登臨不惜更沾衣。”——《浣溪沙》五代.李煜

你看,對于古詩詞中的“蔭”字,我們也就高中才涉及到一首,如果為了應付考試,單記一下就可以了。

但如果為了學知識,就要明白它們背後的故事。這樣一分析就清楚了吧。名詞用【陰】,動詞用【蔭】。

懂韻律的同學還可以從發音上去記,【陰】平,發一聲嘛。【蔭】仄,發四聲嘛。律詩絕句都講究平仄韻律的,單從發音規律上也能判斷出該用哪個字,順口的那個。

比如,如果你非要“綠【蔭】不減來時路”,不服氣的就讀一讀。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極度不協調。我得先聲明一下,噎死人了可不負責。

【蔭】其實也不是指樹木遮蔽陰涼,而是指草萌發遮蔽土地,所以有“庇護”之意。如果是指樹木遮陰應該加“木”字旁而非“艹”字頭。你見過小草能遮陰嗎?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5

那麼為什麼字典上還那麼“亂寫”呢?!

唉,這是文化傳承中的小波瀾,一次錯誤的後遺症,至今還沒有痊愈呢。

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人學藝不精,對文字沒吃透,就覺得樹陰就得帶個“艹”才叫完美。

猶如女人非得穿個裙子才能叫女人,不穿裙子的女人就不稱呼人家為女人了。這真是執着于表象的蠢人。

然而犯錯誤的太多了,罰不責衆,意志不堅定的專家們就屈服錯誤了,愣是人為規定:【蔭】也可讀yin一聲,表示“樹蔭”了。

所以目前我們就陷入如此窘态了。古詩詞裡得嚴格按照【陰】平為名【蔭】仄為動,但現代漢語裡就可以組詞樹蔭,并且“蔭”字有兩個發音了。一聲表名詞樹蔭,四聲表動詞庇護。

樹對牆角好嗎(樹陰還是樹蔭)6

有學識的人為此奔走呼号,大聲疾呼,不要肆意篡改文字。比如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李鼎教授,專門寫文章闡述這兩個字的來龍去脈。我就是從他那裡學來的。

還有裘沛然老教授,當書法家篡改了他的詩“綠樹成陰花滿天”為“綠樹成蔭花滿天”,他氣得直接收起來,絕不認可!

文人多傲骨,不可蠢屈從。我希望認真學習文化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失衡的天平才會回歸正途。你願意為糾正【陰】與【蔭】的錯誤使用貢獻力量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