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來臨。6月5日,記者來到北京市海澱區的北京實驗學校(海澱)考點探訪。
入校入場:
人臉識别與人工核驗身份信息相結合
當日下午3點,記者來到北京實驗學校(海澱)門口。距離校門口200米處的人行道上,已經擺放好了白色的隔離欄杆。同時,校門口也搭建好了紅色的遮陽棚。
“我們準備了兩台人臉識别儀器,讓考生可以快速進入學校。”該考點副主考張曉龍介紹,考生隻需在儀器前站定,屏幕上就會顯示考生的姓名、考場号、座位号、身份證号、準考證号等信息。同時,還會顯示考生總數、已驗考生及工作人員總數、已驗工作人員的相關數據。
考生經過人臉識别區域之後,将進入測溫區,一切正常即可進入考場。記者注意到,從校門口開始至考場,幾乎一路都是遮陽棚,學生基本不會暴露在太陽底下,遮陽棚上方還粘貼了“小心碰頭”的标識提醒學生注意,“進入校門之後,還有問詢處、存包處,每一處我們的老師都會提醒學生,不能帶違禁物品進入考場。”
張曉龍表示,為了讓考生盡快進入考場,學校采用了人臉識别與考官人工相結合的方式查驗信息,“人臉識别共兩次,一次是校門口,一次是考場門口。如果學生不需要存包或者存包時間很短,最快可以在3分鐘左右進入考場。”
此外,對于沒有通過“刷臉”識别的考生,考場将采用人工核驗身份證信息的方式為考生解決問題。
北京實驗學校(海澱)考點,老師正在進行考場布置。圖/新京報攝影記者 李木易
考場布置:
桌椅擺放嚴格合規,備用口罩等物資已就位
根據安排,今年北京實驗學校(海澱)高考/學考統一考試共設置了15個考場、3個備用考場,将有450名考生在此考試。同時,該校也是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校高職單獨招生公共文化課考試的考點,共設置了2個考場和1個備用考場,将有37名考生在此考試。
記者看到,考場教室門口粘貼了“今日已消毒 6月5日”的标識,同時粘貼有考場号、本考場準考證号等信息。門口除人臉識别儀器外,還擺放了一張桌子。桌上将為考生們準備免洗消毒洗手液、備用口罩等物品,滿足考生的臨時需求。
北京實驗學校(海澱)考點,老師正在進行考場布置。圖/新京報攝影記者 李木易
考場按照五列六行布置,其中靠牆的一排桌椅也特意留出了一定的距離。“靠牆的桌椅要距離牆面10厘米,第一排桌椅距離講台是50厘米,兩排桌椅之間是80厘米。整個考場一共是30個考生。”張曉龍表示。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考場内所有考生都處在視頻監控區域,考場的第一排桌椅是在監控視頻的“遠程指導”下最先擺放的,此後其他桌椅根據第一排桌椅所定标準擺放。
高考打鈴:
音量提前貼好标簽,與“北京時間”精準對表
“開考信号發出後方可答題”,這是《考場規則》第七條中的一句話。對于考生而言,開考信号即是開考的鈴聲。如何保證開考鈴聲準确無誤?記者采訪了在該考點擔任司鈴員的北京實驗學校信息中心主任肖華剛。
肖華剛告訴記者,為了做好高考期間的打鈴工作,從3月份起就開始了設備檢修、線路修檢等工作,“雖然對于考生來說8點鐘才有正式的鈴聲,但是我們基本上6點半就已經到校,7點半之前會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
記者在廣播室看到,廣播儀器的音量大小都已經貼好了具體的标簽,屆時隻需要将開關調到相應的标簽處即可。肖華剛表示,高考期間,廣播室将有一位副主考、一位司鈴員和一位廣播員,“我們會提前跟北京時間對表,精确到秒,保證時間是一緻的,前後誤差不超過0.5秒。”
“每次鈴聲或者需要廣播之前,我們都會互相提醒時間。比如,距離打鈴還有30秒,會有一個倒計時。”肖華剛表示,雖然自己從2007年起就開始做司鈴員,但每次都像第一次一樣緊張。
家長提醒:
6月6日下午4點以後可查看考場信息
6月5日下午三點,已有家長來到考點查看情況。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在香山附近上學,這次考點比較遠,自己特意前來确認信息。除确認學校名稱外,家長還跟學校保安再次核對了學校地址。
張曉龍告訴記者,“明天(6月6日)下午4點以後,家長就可以來看考場信息了。雖然不能進入學校内部查看,但到時候,學校會在校門口貼考場的示意圖,包括考場在哪一層樓、廁所在什麼位置。”
記者了解到,為了能讓學生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考場,該校在考生進入考場的路上也粘貼了考場示意圖。同時,高考期間,在考場所在的一樓大廳,也會有專人指引考生找到對應的教室。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影記者 李木易 校對 張彥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