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感覺人生格局已定?你感覺再往上走,越來越難了?
你曾經雄心壯志,現在卻要為生活拼盡全力。
看着别人光鮮亮麗,決勝千裡,你苦苦思索,自己到底是怎樣輸掉了人生?别人的人生又憑什麼一路開挂?
細細想來,真正一路往上走的人生,都有這4種特質。
01 豁出去的決心
很多人都容易陷入這樣的思維陷阱:總是覺得差不多就好。微胖的體型,差不多;月薪六千,差不多;每天朝九晚五,差不多;25歲結婚,27歲生小孩,差不多。
他們總是習慣給自己設限,卻從沒有豁出去的決心。等有一天突然發現,熟悉的人越來越優秀,自己再也追趕不上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金色夢鄉》裡講過的一句話:
你知道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嗎?
是豁出去的決心。
很多時候,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決心有多大,态度有多堅決,意願有多強烈,成功的幾率就會有多高,這是成正比的。
有多大的決心,就能成多大的事,這或許是世界上最質樸的成功之道了。
那些真正意義上能豁出去的狠人,通常都能做好這兩件事。
1. 不給自己設限。
他們從不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相信自己,并一點點挖掘自己的潛能。不給自己設限的人,往往才能跳的高。
2. 能扛,不輕言放棄。
一個人有多光鮮亮麗,背後就有多千瘡百孔;人前有多光芒萬丈,人後就經曆過多麼至黑至暗的時刻。
天底下所有的狠人,都有扛事的能力,都有“熬”的本事。他們能扛住前行路上的風霜雨雪,無懼迎面襲來的刀槍劍戟。
對自己狠一點,往往才會真正被溫柔以待。
02 戒掉了玻璃心
所謂“玻璃心”,就是心像玻璃一樣容易碎。愛胡思亂想,對他人的情緒太過敏感,極易受到刺激。
說實在,誰沒個七情六欲,有點小情緒、心裡不舒服實屬正常。但帶着玻璃心的人,往往會無限放大這種情緒,最後被這種負面情緒打敗。
開會時,同事對自己的方案提出不同的看法,就覺得對方在否定甚至指責自己;團隊項目中,因為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工作,他感覺不被重視;工作出現失誤,領導的批評讓他難以忍受......
一味地陷入在自我的情緒裡斤斤計較,把精力都用在了抱怨、難過上,在一個小坎上久久過不去。
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真有那麼多煩惱。有的是天性敏感,對于别人的看法極為在乎;有的是沒有經曆過生活的大風大浪,一點小事就覺得無法承受;還有的就是太閑了,于是想東想西,一點小事都喜歡往心裡去。
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玻璃心,不再對無關緊要的小事患得患失,不再在困難面前一蹶不振,而是改變自己、強大自己,從質疑和挫折中不斷自我成長。
這個複雜多樣的世界,不相信玻璃心。唯一相信的,是你的實力。
03 自律到極緻
自律,說白了就是節制,節制自己的欲望,對抗自己的惰性。
年輕的時候,有人勸誡我們要自律,我們總是不屑一顧:想吃的東西一定要不遺餘力地吃,想愛的人就要不顧一切去愛,哪有那麼多節制與條條框框。
直到不自律成為生活的常态,才發覺,放縱并沒有讓人更快樂:
每天熬到半夜兩三點才舍得睡去,第二天又要早早起來工作,睡眠嚴重不足;
每天往嘴裡狂塞不健康的食品,沉溺在垃圾快樂的惡性循環中;
一晚上躺在床上把各種綜藝翻來覆去看十幾二十遍,就是不肯翻開一本書,學習一點知識。
不加節制的欲望,就這樣毀掉了健康,耗盡了精力,也拖垮了人生。
這才終于明白,人隻有懂得了節制、留白的美麗,受得了自律的苦,才算不枉這一生。
自律是成功者的通行證,放縱是失敗者的常态,這話一點都沒錯。
那些嚴格自律的人,過得都不會太差。隻有對自我有要求,才能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04 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會說,讀書太苦。
讀書就是鑽研枯燥乏味的學問,就是在别人到處玩耍的時候,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闆凳。
可年少無知時,以為讀書學習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
吃讀書的苦,就是為了将來少吃些生活的苦。
有人說,我知道讀書要緊,可現在為時已晚。
但是讀書,永遠不怕晚。
《顔氏家訓》有言:“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意思是,人年幼時讀書學習,就像清晨的天空升起了太陽;等到上了年紀才想起讀書學習,就好比燃起蠟燭在黑夜中前行。
比起那些終身不讀書,睜着眼睛卻什麼也看不見的人,還是要強許多。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他們深知,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讀書,是一條或許曲折但總是通向光明的路途。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謂的人生開挂,也不過是厚積薄發。
隻要你一直向上走,請相信,時間會攜成果而來,肯定你,獎賞你,偏愛你。
資料 | 今日頭條、洞見、十點讀書;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人民論壇網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