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你往窗外都拍些啥啊?”
“我在拍火車。”
“火車有啥好拍的?”
“坐火車拍火車,可精彩着呢!”
這些話,我在旅途中聽得不少了。在普通人眼中,火車不過是個交通工具。在火車迷眼中,坐上綠皮車,推開窗戶往外看,每一處皆有精彩。2018年10月7日,我乘坐6031次抵達太原。歇息片刻便繼續4636次小票車,到北面的忻州遛一遛。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偶然的機會。
2018年國慶前,由于香港的朋友無法與我同行,于是改變行程,目光也轉向了山西的忻州。當年出發前,12306一直顯示4636次調圖停運,無法購票,眼看自己要在太原度過無聊的半天。
太原火車站廣場
偏偏很巧,2018年9月28日,大西客專太原-原平西段開通,太原—忻州的4636次車票開售。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圖文。
太原站候車室,壁畫頗有特色
當我來到站台時才得知,我要坐的車竟是“河邊小票”,早已聞名,卻不知這車與4636次套跑。
恰逢國慶最後一天,返程高峰期,列車上座率目測80%。而且這車特别便宜,88公裡路才6元。
站内時不時能看到動車組穿梭
剛起步就停下來了16:53分,4636次列車準時發車,機車本務是DF4橘子。
剛開車不久就停靠第一站——太原東站,兩站距離還不到3公裡,但是上車的旅客也不少。
然而2020年4月20日起,有着87年曆史的太原東站暫時停辦客運業務,僅保留管内職工通勤乘降業務。
據了解,由于太原樞紐西南環線未通,貨車還得走大西正線,因此太原東站至長風街線路所段大西線動車暫隻能走石太客專線通過。
離開太原東站,列車迎着夕陽北上,不久經過太原北站。太原北站是石太鐵路、北同蒲鐵路的終點站,也是西山鐵路、太岚鐵路、上蘭村鐵路的起點站。
本人坐在倒數第二節車廂,難得前方有個小彎道,恰好拍到列車全列。
太原北至皇後園區間
通過了皇後園站南的道口
皇後園站,往南連接着太原北站和太北六場。
既然這裡叫皇後園,必然有故事。據當地曆史掌故記載,新朝王莽當政時,劉秀敗走南陽,被王莽兵追至現皇後園村,幸得一姑娘相救,劉秀感恩不盡,立誓說日後登基定封她為皇後。
後來劉秀複興漢朝當上皇帝,派官員來接姑娘,不料姑娘已死。劉秀依然封她封為皇後,并厚葬。在墳前植樹種花如同花園,故名。
不久,列車迎着夕陽,經停陽曲。車站不大,沒有雨棚,卻有涼亭一座。
陽曲,太原下轄的一個縣城,史稱“三晉首邑”。是太原的北門,兵家必争之地。
這裡上車的人也有不少,大概都是返家的居民。
離開陽曲,列車在原野間飛快奔馳,深秋夕陽下,眼前是一片金黃色的田野。
從陽曲到忻州60公裡路,中途經停的小站也就三個。17:43分,列車停靠在高村站。
前進左邊夕陽下山,逆光,實在不好拍照,換了前進右邊的位置,又是不同一番風景。
列車行駛在北同蒲線上,這條鐵路最早于1939年,距今差不多快80年曆史了。
須臾,剛開通不久的大西客專太原南-原平西段從頭上跨過。
不錯的彎道
北白站,2009年,北同蒲線太原-忻州雙線信号升級全自動閉塞改造完成後,由于沒有存在意義而撤銷。
又一個彎道
遠處的山頂看似一座堡壘,是遺迹?還是地形相似?據地圖顯示,這座山叫堡子山。
不久便進入了平社站,這裡已經是忻州地界了。
平社站比起很多地方的小站要幸運多了,至少每天隻有兩對真綠皮小票停靠,方便了當地居民出行。
當地人乘坐這趟綠皮車就像是坐公交車那樣,無數次穿過站台之間的平交道,日出進城,日落歸家。
真綠皮小票畢竟是慢車,被人戲稱“阿姨車”,免不了要讓那些快速的“僞綠皮”先走。
K962次(臨汾-沈陽北)在此站踩了我們,爬了前頭。從水牌可見,該車與4215/4216次(沈陽北-鞍山)和2550/2549次(鞍山-北京)套跑。
之後,4636次尾随K962次的尾巴,繼續往北。天色越來越暗,氣溫逐漸下降。
平社-豆羅區間,列車穿過了這段旅程唯一的隧道,至少對于4636次而言便是如此。
10月的山西就跟家鄉韶關12月的冬天一樣冷,開窗拍照需要不畏寒的勇氣,随手拍了幾張暮色,趕緊關上窗,畢竟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讓别人挨冷。
又見大西客專特大橋
18:26分,列車經停豆羅站,此時夜幕将臨,天色幾乎全黑,下車的人也是極少,站台上亮起了點點燈光。
忻(xin)州,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曆史。對面的忻州古城牆大概是近些年修複的,盡管天色已黑,還是能隐約看到其雄偉的一面。
夜幕降臨,列車緩緩駛入了忻州站,我的綠皮車之旅也将暫告一段落。
4636次抵達忻州站後,車次變成了8821次,接下來它将繼續開往真正的終點站——河邊。
河邊,一個奇特而簡單的地名,盡管忻州下了不少人,但車上仍有一部分乘客買了聯程票前往那裡,也就是他們的家。
忻州,8年前差點就有機會到此一遊了,結果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踏足此地。
忻州火車站
當地小食店的一些特色面食點心
當地小食店的一些特色面食點心
忻州西站高鐵返最後一程,當然要嘗鮮大西客專新開通的太原-原平西段。從忻州站坐公交到忻州西站,從老城區到新城區再到郊外,大概20多分鐘車程。
忻州夜景也有美的一面,既有甯靜,也有繁華。
最後來到郊外的忻州西站,這座車站于2014年上半年竣工,結果就一直在搞動車試跑,一直在拖延……直到2018年國慶前才正式開通。
不管怎麼說,忻州西站正式開通運營,讓當代已久的當地百姓享受到動車時代。以往冷清無人的廣場,今夜稍微多了些人氣。
走進忻州西站,至少比我想象中要好,人也不少,而且都和我一樣趕最後一班動車回太原。但就是……氣溫很冷!車站感覺不到暖氣的存在!
當年乘坐的末班車是原平西開往太原南的D5367次,進入站台發現有一點很奇葩,那就是腳下這條安全黃線,竟與站台邊緣的安全線隔了足足2-3米,未免太過謹小慎微了吧?
車廂停靠牌全貼在背後的欄杆上了
須臾,我們要坐的D5367次徐徐進站,車底是重聯的CRH380A,配屬太局。
末班車人不少,上座率達80%,畢竟這是忻州當天最後一班去往太原的車了。
一路時速維持在241公裡左右
進入太原,随拍
22:04分,列車抵達終點站——太原南站,深夜的高鐵站十分冷清,就隻有我們這趟動車停靠。
最後,這車下完客後,車次更變為0D5367,返回太原動車所。
本人才在太原待了半天,一下逛了當地三個火車站。至此,我這段從綠皮到動車的短暫運轉便到此結束。
這估計是本人說改就改的旅行計劃了,放棄了美麗的平遙古城,體驗最平凡的河邊小票,最後再以嘗鮮新開通的動車來結束旅途。好一個忻州半天遊,大概隻有“火車迷”才會這樣玩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