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又逢兔年,你知道“兔”字的演變過程嗎?一起來看一下吧。
1.“兔”字的演變。
“兔”字的演變過程
“兔”這個字的演變過程有點特殊,在春秋以前,這個字明顯是一個象形字,即畫一隻兔子的樣子。
甲骨文中的“兔”字
金文中的“兔”字
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都可以看出一隻兔子的形象。
小篆中的“兔”字
篆書“兔”
一到篆書,那個鮮活靈動的兔子形象就被一個“免”字加一點替換了。這是為啥呢?
這就需要先看一下“免”字的演變過程。
免字的演變過程
免字是一個會意字,最早就是指一個人頭上的冠冕。但後來,這個意思被“冕”替代,“免”就專門用來指免去的意思。頭上那頂帽子越加寬松,象征着被摘掉帽子。在漫長的曆史中,摘掉頭上的“烏紗帽”,即意味着被免除職務。
後來,“免”字引申出“逃脫”的意思。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最善于逃脫的動物,莫過于兔子了。于是在“免”字後加上一點,一方面象征着兔子短短的尾巴,另一方面,即表示出這是一種最善于“逃脫”的一種動物。
2.“兔”字的字義。a.名詞。哺乳動物,耳長,尾短,上唇中間裂開,後肢較長。
b.伏兔。古代車上勾連車廂底闆和車軸的部件。《周禮 考工記》“十分其辀之長,以其一為之當兔之圍”。
c.指月亮。“兔鈎、兔宮、兔阙、烏飛兔走”裡的“兔”均指月亮。
d.制筆的兔毫。借指毛筆。如韓愈《李員外寄紙筆》“兔尖針莫并,繭淨雪難如。”
e.罵人的話。許地山《歸途》“那兔強盜一定走得不遠······”
f.名詞作動詞用,指捕兔子。《孟子 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裡,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兔”字還有一個讀音“chan”一聲,指辰星(水星)的别名。《史記 天官書》:兔過太白,間可椷劍,小戰,客勝。
現在,最常用的字義多為“哺乳動物”一項了。
3.與“兔”字有關的字。“冤”,一隻兔子被網罩住,顯然感到特别委屈、冤枉。
“逸”,像一隻兔子那樣快速逃跑。
三個兔字疊在一起,讀fù,疾也。即快速之義。
fù,疾也
4.與“兔”對應的地支“卯”。
“卯”的演變過程
這是兩個面對面的人。
卯時,正是日月交替之時。太陽與月亮在此時見面,随即分别。
所以,有這一形旁的字均與兩人在一起有關。如:
“柳”,兩人在一棵樹下對坐,依依惜别。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習慣。
“留”的上部,即是“卯”的變體。兩人在田裡逗留,想多呆一會。
“貿”,兩人在一起,商量關于“貝”(金錢)的事。
“聊”,兩人在一起咬耳朵聊天。
很有意思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