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智能汽車元年真正智能座艙

智能汽車元年真正智能座艙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07 09:55:30

智能汽車元年真正智能座艙(汽車智能化智能座艙加速)1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朝着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升級,汽車行業也不例外。對比之前,汽車行業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汽車行業正在朝着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即“新四化”方向發展。

另外,随着電動化的逐漸成熟,智能化更是成為了各方重點關注的領域。不過,在車企不斷提升自身智能化水平的同時,也有不少其他領域巨頭湧入汽車行業,其中更是不乏科技型廠商。而這些玩家的入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步伐。

智能化大潮來襲

據中研普華産業院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将達到1300億元,到2023年市場規模将上漲到1482億元。現如今,智能化已經成為車企競争的焦點,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紛紛開始在智能化方面下功夫。而汽車智能化之所以會愈演愈烈,則與多方面因素有關。

首先,政策的支持,助推了汽車智能化的發展。為了助推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我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智能駕駛汽車的發展,比如《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行動計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這些相關政策的出台,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助推了整個汽車産業的智能化升級。

其次,車企的競相加碼,對汽車智能化起到了積極作用。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汽車行業,行業競争進一步加劇。基于此,各路車企都在提升自身競争力、構建核心壁壘,以應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争,其中智能化就是車企構建自身競争力的重要舉措之一。比如,小鵬汽車就堅持智能駕駛技術全棧自研,而得益于其在智能化方面的長期投入,智能化也成為了小鵬汽車的重要标簽。

就目前情況而言,汽車智能化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而車企的智能化發力方向也主要聚焦在智能座艙領域和自動駕駛領域。不過,盡管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同為汽車智能化的重要發展方向,但兩者發展進度卻并不相同。

智能座艙加速度

相比較而言,智能座艙的發展速度要比自動駕駛快一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智能座艙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0.6%,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75%,屆時對應的市場規模将超千億元。而智能座艙的發展如此之快,也自有其邏輯。

一來,智能座艙更容易落地。盡管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都是汽車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并且不少車企也在這兩個方面頻頻發力。但由于汽車的智能座艙并不涉及底盤控制方面,因此智能座艙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所面臨的安全壓力也較小,與自動駕駛相比,智能座艙也更容易實現落地。另外,智能座艙是能夠與車主直接接觸的,無論是顯示屏還是交互方式,都是可以直接為消費者所感知到的。

二來,外來企業的積極布局,加速了智能座艙領域的爆發。在車企積極發力智能座艙之際,該領域也吸引了不少其他領域巨頭布局,如以阿裡、騰訊、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等等。這些玩家在技術、軟件内容生态等方面都具備不小的優勢,恰好可以彌補智能座艙在内容、應用、互通互聯等方面的不足。

不過,盡管同樣在布局智能座艙,這些企業的打法卻并不趨同。比如,騰訊就專注内容與應用,将自家的内容和應用遷移至車載場景。據了解,此前騰訊發布的新一代智能座艙解決方案TAI4.0,不僅對多項基礎連接能力進行了升級,還新增了騰訊愛趣聽、全民K歌車載版、騰訊會議車載版等諸多應用。華為則是針對汽車座艙的使用場景、上層應用軟件和底層硬件對接的需求,進行了定制化開發,打造了鴻蒙座艙操作系統HOS。

三來,汽車消費者對智能座艙關注度的提升,帶動了智能座艙滲透率的提高。現如今,購車人群日益年輕化,其對智能化因素有着較高的關注度。據億歐智庫調研發現,在年齡位于25-35歲的年輕人當中,有51%的人表示将座艙的智能化水平作為其購車的重要參考因素,甚至有28%的人将座艙的智能化水平視為其購車時的首要參考因素。

自動駕駛正爬坡

除了智能座艙之外,自動駕駛也是汽車智能化的重要代表,其熱度也一度居高不下,不僅吸引了各行業參與者參與其中,還頻頻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睐。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自動駕駛賽道已經融資超過1500億元,是2020年的三倍以上。盡管如此,與智能座艙相比,自動駕駛的發展進程卻顯得稍慢一些。

其一,自動駕駛仍有技術難題待攻克。據了解,自動駕駛可分為L0-L5六個等級,而當前的絕大部分汽車所搭載的自動駕駛技術都是L2級别的。盡管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仍然在不斷發展叠代,但在環境感知、智能決策等方面仍然面臨挑戰,距離達到L5級别的完全自動化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倘若自動駕駛餘下的技術難題難以解決,自動駕駛的應用、普及也将受到一定限制。

其二,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安全問題對自動駕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頗為複雜,涉及感知、規劃等多個方面,一旦做出錯誤決策,或将造成嚴重後果。另外,受天氣、路面突發狀況等多重外界不利因素影響,駕駛情況會變得愈發複雜,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自動駕駛處理狀況的難度,其安全性也就難以得到保障。

其三,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仍需時日。自動駕駛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投入,倘若無法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後續的發展或将難以為繼,因此商業化探索就成為了自動駕駛企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就目前而言,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了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探索,比如百度和小馬智行就成為了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盡管開啟商業化探索是一個好趨勢,但自動駕駛企業同樣面臨運營、場景等諸多難題,要想成功商業化并不容易。

合作成破局關鍵?

事實上,汽車智能化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無論是智能座艙還是自動駕駛,都有着不低的門檻。而為了盡快推進汽車智能化進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合作模式,而不是單打獨鬥了。比如,岚圖汽車就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圍繞汽車智能化展開深度合作;騰訊也宣布與梅賽德斯-奔馳達成合作,雙方将建立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而主機廠和科技廠商合作所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合作能夠最大化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實現共赢。對主機廠而言,技術是汽車智能化的最大難題,而要想在技術方面實現突破,便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但在資金投入之後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也充滿未知。而科技廠商則在技術層面有着深厚的積累,在智能網聯方面更是經驗豐富,車企也能借助科技廠商的技術實力,補足智能化短闆。

對科技廠商來說,盡管技術實力深厚,但造車并不容易,其入局汽車行業也面臨着造車技術缺失、人才缺失、經驗缺失等衆多現實挑戰。另外,汽車行業強者如雲,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都有着過人之處,競争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倘若和主機廠達成合作,科技廠商也能以此為契機,向汽車領域延伸布局。

另一方面,主機廠和科技廠商合作既能夠降低投入成本,同時也能縮短産品落地時間。無論是造車還是技術研發都需要資金支持,并且還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現如今,汽車智能化已成為下半場競争焦點,但車企技術自研的話又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為了能夠提前搶占市場,車企便選擇和科技廠商合作的方式,以縮短産品落地時間。比如,由阿裡巴巴、上汽集團和張江高科共同出資成立的智己汽車,從品牌成立到實現首款車型交付僅用了約16個月。

總而言之,汽車朝着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而無論是智能座艙領域還是自動駕駛領域都蘊含着巨大的機遇,隻是要想在這些領域站穩腳跟,在汽車智能化升級方面實現并保持領先并不容易。無論是車企,亦或是其他類型廠商,仍需步履不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