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蒙毅、蒙恬二人一内一外,手握重兵為何不支持太子扶蘇繼承皇位,反而束手就擒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扶蘇不是太子,扶蘇隻是長子;秦朝并沒有明确皇位繼承制原則,即嫡長子繼承制,長子繼承制,擇勇猛者繼承還是其他繼承方式;秦始皇生前并沒有預立太子,皇位繼承制還不明确,這是秦始皇在處理皇位繼承上最大漏洞。
秦始皇從第一次巡遊天下,到第五次帶病出遊,最後病死在外面,他都沒有對皇位繼承問題嚴峻性給予充分認識。原因不過是兩個,原有秦國國君繼承相對平穩,并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曾出現兄終弟及制,長子繼承制,嫡子繼承制,以及擇勇猛者立之等繼承王位制度。另一個原因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對王位、君位繼承方面并沒有給出多少有參考價值的理論,儒家、法家、墨家的意見,并未引起秦始皇足夠警醒,反而使他對權力繼承有充分信心,故而在臨死之前,才下诏讓扶蘇“與喪會鹹陽而葬”,這個大意之舉,葬送了秦朝命運。
我國封建時代皇位傳承基本原則就是“嫡長子繼承制”,個别情況也存在兄終弟及,小宗繼承大宗,秘密立儲制等,此外,我國曆史上還有多次禅讓制,北魏孝文帝将皇位傳給太子;北齊武成帝因彗星出現,将皇位傳給太子;唐朝宣武門之變後,唐高祖李淵将皇位被迫禅讓給唐太宗李世民;靖康之難宋徽宗将皇帝這個黑鍋扣在了宋欽宗的頭上。皇位繼承存在這些不确定因素,秦始皇有十多個皇子并沒有立太子,并且沒有确定皇位繼承制,秦始皇駕崩後,其局勢可想而知了。
正是秦朝皇位繼承制度不明确,盡管秦始皇給扶蘇诏書表明有意傳位于長子扶蘇,但是丞相李斯擔心問題有變,秘不發喪;這也就使秦朝皇位繼承處于一種無序狀态。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漢代,結局完全不同,劉邦駕崩後,呂後雖然秘不發喪,但是皇位是由劉邦和呂後的長子漢惠帝繼承那是天下共知的。那麼秦始皇死後,秦朝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先來談談胡亥:秦始皇對次子胡亥也十分疼愛,讓曾經被赦免死罪的趙高作為胡亥老師,但秦始皇始終沒有立胡亥為嗣君的想法;卻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這說明秦始皇心裡很矛盾,也沒太在意繼承人問題。
胡亥繼承皇位是否由合法性,關鍵點在于秦始皇的遺诏,秦始皇給扶蘇遺诏是“以兵屬蒙恬,與喪會鹹陽”;對于這個遺诏,趙高對胡亥解釋是“皇帝死時,并沒有遺诏傳位哪個皇子,隻是給了長子一封信,長子到,即為皇帝”;趙高對丞相李斯令一種解釋“皇帝死了,給長子一封信,在鹹陽治喪後立其為太子”,這顯然說明趙高也認為秦始皇的遺書是将皇位傳給長子扶蘇;關鍵的問題是,秦始死後,其遺诏的真實性受到了考驗,而趙高恰好是掌管秦始皇發布诏令的人,隻有趙高能夠做手腳。
趙高曾對胡亥說“天下的權力,天下存亡在長子扶蘇、趙高和李斯丞相手中”;同樣趙高也敢對李斯說“皇帝給長子的信,以及玉玺鬥争胡亥手中,決定誰為太子全靠丞相和趙高的一句話”,由此,不排除胡亥、李斯、趙高三人在遺诏上做了手腳。
胡亥其實能夠繼位,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秦始皇駕崩,李斯秘不發喪,知道人不多,胡亥占有地利;胡亥和趙高恰好這次跟秦始皇出遊,此為天時;李斯貪于權勢,失道寡助,極易被打倒,胡亥占有人和優勢。
那麼趙高,李斯為何要聯合胡亥做矯诏殺死扶蘇呢?對于李斯來說,扶蘇與蒙恬關系好,并且非常有主見,能力突出,如果扶蘇即位,丞相位置自然是蒙恬的;如果胡亥繼位,胡亥沒有治國能力,必須完全依靠外人,并且自己擁戴有功,一定還被立為丞相的,誰能想到鳥盡弓藏,胡亥和趙高随便找個理由殺了李斯滅口。
對于趙高來說,趙高做中車府令時,犯了大罪,蒙毅按照律法判了趙高死刑,後來秦始皇赦免了趙高死罪,從此趙高和蒙氏家族結下了梁子。蒙恬和蒙毅一内一外,手握重兵,幾乎掌握了帝國所有最重要的軍權和事權,他倆又是扶蘇死忠,如果扶蘇繼位,基本就沒有李斯什麼事了,執法剛正不阿的蒙毅,更不會放過趙高的。
對于李斯來說,蒙恬文武雙全,深謀遠慮,名聲好,功勞顯赫,又與扶蘇關系好,在多個方面都碾壓李斯,如果扶蘇成為皇帝,蒙恬自然是丞相,貪戀權力的李斯,當然不能讓出丞相之位,于是聯手趙高、胡亥殺死扶蘇和蒙恬。我們再來談談扶蘇,從秦始皇對扶蘇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将扶蘇當成帝國接班人培養的。秦始皇能夠得天下,奉行是法家之法,扶蘇偏偏具有儒家思想柔弱的像個小姑娘,秦始皇坑殺儒生時,扶蘇竟然求情,引起始皇不悅。秦始皇為了鍛煉扶蘇的性格,将他送到蒙恬軍中做監軍,接受軍隊曆練,才配做帝國接班人。
秦始皇時期兩大軍隊世家分别是蒙氏、王氏;這兩家堪稱帝國雙壁,秦始皇對兩家無限信任,将最精銳帝國部隊交給蒙恬和王翦,甚至可以“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秦始皇用人不疑的态度,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此時,王翦已死其孫子王離和蒙恬這兩位虎将共同輔佐扶蘇,秦始皇把帝國最精銳30萬部隊交給了扶蘇,其意義不言而喻。扶蘇掌握帝國精銳部隊,即使胡亥強行奪位,那也不能得逞的。誰知胡亥,趙高假傳聖旨,騙過扶蘇,雖然當時蒙恬似乎看出了破綻,建議扶蘇先查明真相,其實扶蘇隻要聲明聖旨是假的,蒙恬完全可以揮師清君側,斬落李斯、趙高人頭,然後公告天下,就可以順理即位,實現完美翻盤。
但是扶蘇天生仁慈,又有儒家愚忠愚孝思想在做崇“父要兒子,兒不得不死”,随後自己了斷;扶蘇一死,蒙恬失去抗争基礎;如果扶蘇在,他擁戴扶蘇起兵,振臂一呼肯定不少人相應,如今扶蘇已死,蒙恬若起兵就是反叛了,蒙恬的處境可想而知,最終難逃一死;蒙恬死後,趙高胡亥趁機除去蒙毅,奪回軍權,為登基掃除障礙。
如果扶蘇有李世民膽量和謀略,即使秦始皇不死,先斬後奏之後,擁兵自重,可以迫使秦始皇禅讓皇位;再不濟,扶蘇也可以像西漢“巫蠱之亂”時太子劉據那樣,率兵攻打皇宮,若漢武帝見到劉據的面,就一定會原諒他的;結果父子并未直接兵戎相見,在一片讒言中反目成仇,劉據兵敗被殺。
所以,扶蘇、蒙恬、蒙毅能有那樣的下場,跟扶蘇懦弱性格,愚忠愚孝的思想有關;蒙毅是趙高的死敵,蒙恬是李斯貪婪權力的天敵;胡亥有當皇帝的野心,狠毒心腸,卻沒有真實能力,扶蘇仁慈之心和對朝政險惡的誤判,這些原因交織疊加最終造成了扶蘇的死亡和秦朝覆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