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讀到兩句話,即魯訊先生的“猛獸獨行,牛羊成群。”和籃球明星姚明說的“我看《狼圖騰》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們的整體作戰和那股血性。”加之,平時愛看動物世界,透過熒屏,感覺這兩句話挺有内涵的。
在自然界,勇敢是缺不可少的,或者說,勇敢就是生存的本能。而這種勇敢恰恰是建立在動物的本能之上——血性十足,暗藏殺機。
獨行的猛獸,從字面上理解,大概就是以食肉為主的動物吧,比如貓科類的老虎、豹和狗熊等。而且協調捕食的動物就多了,比如獅子、狼、鬣狗等。這些動物不管個頭大小,有一個共性,牙齒鋒利,靈敏度高,敏捷性強,跑得快,有的耐力特好,再就是在捕食的時候,兩眼放綠光,快、準、狠。
之所以有這麼一個特點,是因為在捕食時,大多數時候要面對體型大好幾倍的食草動物——野牛、野馬,甚至大象等,隻有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才能為其生存給予保障,當其匍匐着、眼睛發直、射出綠光時,大戰一觸即發,血性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當一群牛被追得無處可逃的時候,站在原地不再動的時候,轉過身,迎頭對望時,這些猛獸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了。兩眼緊盯,冷靜了一會兒,領頭牛左顧右盼一會,打着招呼,一同與猛獸逼近,一種原始的本能——求生欲,迫使牛群勇敢地向來犯之敵說不。此時,在這股強大的軀體、力量與血性的迸發之下,一些不幸運的猛獸也會丢下性命。
由此看來,猛獸獨行,但數量相對較少,決定了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形體、數量與生活方式,隻是為了更好地防禦更兇殘的猛獸。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不會變,大自然如果不這麼自我平衡調節,食草動物就難以為繼了,隻有食肉動物一家獨大,這不是好事,大自然也并不希望這樣子。
在遵循這個自然法則過程中,相互比拼的是智慧、力量和勇氣了,或者更确切地說是血性了。狹路相逢,退無可退的時候,動物的血性就顯現出來,勇敢面對,是一種不可缺的勇氣。
(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