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

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5:50

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南方财經全媒體 鄭嘉意 實習生,程文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匆忙剁手後悔不及)1

得物的退運險是什麼

南方财經全媒體 鄭嘉意 實習生,程文莉

“618”購物節再至,前有購物軟件開通“抄作業”功能一鍵複制購物車,後有達人主播推出“湊滿減、薅羊毛”等新玩法吸引流量,無數男女老少難擋“剁手”快感。

十數天的預熱期後,消費者貨物到手、激情褪去,難免發現部分商品不合預期、或是在沖動之下囤貨過量。往年消費節後,“雙十一退貨”“618退貨”等詞條屢屢沖上熱搜。而此時,退貨運費險(以下簡稱“退運險”)就成了消費者購物體驗相對最佳的保障。

網購“定心丸”火遍全網

随着消費者對網購體驗要求的提升,可賠付退貨運費的保險産品應運而生,作為網購産品的“定心丸”,憑借其保費低、投保易、理賠快的特點火速成為産品“标配”。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1年互聯網财産保險發展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在互聯網銷量前60的非車險産品中,保費收入主要集中于退貨運費險及百萬醫療險,二者保費收入占比分别為43%和37%,其中,退運險保費占比較2020年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

從産品使用場景看,退運險主要與“7天無理由退換貨”商品綁定,可由賣家贈送、也可由買家自由選購,具有低保額、低保費、投保易、理賠快,當發生退貨時,在交易結束後72小時内,保險公司将按約定對買家的退貨運費進行賠付;從産品内容看,退運險保費集中于0.01元至3元間,可賠付額度為5-25元不等,根據具體地區有所調整。

現實中,退運險可減少因産品不達預期、沖動消費等問題産生的摩擦,便利買賣雙方。如産品質量不達預期,消費者要求退貨,店家同意,但雙方均不願承擔運費,增加網購成本,由此導緻雙方不斷拉扯、平台介入調解……此時,保費低、理賠快的退運險便解決問題,在不影響店家口碑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購物體驗。

文女士(化名)在談論網購經曆時就分享了對退運險的看法。“上次我買了一個包,發現顔色和我想象的不一樣,心裡就很煩躁。想退又覺得麻煩。後來在和客服溝通時發現有退運險,不用付運費,還發現可以直接上門取貨,這感覺一下就舒服了很多。”

如何購買退運險?

目前,退運險的獲取方式分為消費者主動購買與賣家贈送兩種。以淘寶手機端為例,在查看商品信息過程中,消費者可在商品首頁信息“保障”一欄查看商家是否贈送退運險;若選擇“購物車結算”,也可在“配送服務”一欄查看相關信息。

随着退運險的推廣,購物節中的大部分商家都選擇向消費者主動贈送退運險,以此提升服務品質、增強競争力。據了解,目前面向賣家物流的退運險與交易取消是否發生退款的情況并無硬性關聯,賠付款項由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約定承擔,但費率的計算與賣家商戶統計的退貨率直接相關。如賣家前三個退貨率在0.5%以下,保費則為0.1元,退貨率在0.5-1%,保費為0.2元,依此類推。

經常網購的大學生小苗(化名)就是退運險的受益群體。“之前沒注意到退運險,有的時候買到不送退運險的店,自己也不知道買,網購完衣服發現不合适要退的時候就麻煩了,一件就得多花12塊錢。現在知道有這個保險後,每次購物都會習慣看商鋪有沒有贈送運費險。有的話買的時候會更放心。”

若商家沒有贈送退運險,消費者也可通過多種渠道自行購得。一方面,消費者可在購物結算時通過勾選運費險單次購買;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通過支付寶等渠道進行運費險包月購買。

如在支付寶平台中搜索關鍵詞“退貨運費險”,即可查詢在保訂單,購買全網運費險、運費險月卡等産品。以上述兩項産品為例:全網運費險官方信息顯示,該保險保費為9.9元,賠付範圍包括各大電商平台商品,與賣家運費險不沖突,保障内容為一年2次運費減3月、2次運費減8元,及退貨丢失破損保障每次500元;運費險月卡則由衆安保險提供,分為優享、尊享及至尊三個版本,單月價格分别為15.68元、28.48元及51.38元,内容包含運費險抵用券及增加賠款卡,若選擇連續包月可有優惠。

但也有消費者在網絡上表示,單獨購買退運險産品往往過程相對繁瑣,易有糾紛,不及下單時的“勾選”方式簡單便利;也有消費者表示,在進行退運險賠付時需注意不能确認收貨、一筆交易僅對應一筆賠付等信息,避免保單失效。

反欺詐風控體系待健全

退運險如火如荼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薅羊毛”行為出現。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出,目前,保險機構互聯網業務風控能力進一步加強,但仍存在發展痛點:退貨運費險方面,因産品定價需主要依賴平台企業提供大數據分析與定價模型支撐,保險公司目前仍難以獲取産業數據,更難以獨立建立退貨運費險的定價體及理賠反欺詐風控等體系。

如現實中,有些人常見手段為集中購買大量商品,再将所購商品全部退回。此時每單賠付保額為12元,不法分子與快遞員協商将價格穩定為4-6元,每單即可淨賺6-8元,金額累計至一定數量後甚至可能構成詐騙罪。

公開信息顯示,每年購物節前後均有不法分子利用運費險規則漏洞牟利,其中,2021年7月犯罪嫌疑人侯某在就通過将收貨地址寫為一些偏遠地區,編造收件人姓名和聯系方式,導緻商品無法派送成功;再通過退貨運費險理賠,每單退貨運費險可獲賠6元至18元,遠超保費支出,共騙取賠款7萬餘元,最終獲刑3年。

目前,各平台及保險公司已針對類似情況存在不斷強化防範手段,如通過對退貨記錄、退貨率等數據的篩選及時發現端倪,标記異常用戶,阻斷違法行為;另有業内人士建議保險公司調整計價方式,以被保險人實際退貨發生的金額為準,不單獨根據貨物的重量和運輸的距離來确定理賠金額,以此提升反欺詐能力。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