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大概又拍了一部給媽媽們看的作品。《大好時光》播出後,小浪本着對小殊的懷念一直繃着耐心追看,即使第一集那不可理喻的争吵就差點讓人打退堂鼓。本想着後期劇情也許能“淡定”些,卻發現故事還是在朝“作”的方向發展。毫無疑問,近期霸屏的胡歌為《大好時光》帶來了話題和關注,不過對于這樣一部沖突刻意、情節老套、人物動不動就撕X的炸毛劇,紅唇金發的“胡夢露”再如何撩撥,也難讓人提起太多好感。
結構老套 N年前歡喜冤家即視感
先來說說《大好時光》講了什麼故事。男女主在蒼茫的天涯下飙車,結果毫無意外地發生“刮擦”了。二人自此便開始了針鋒相對,兩個成年人每每見面都要耍出點諸如用鞭炮炸帳篷、騙對方坐摩天輪等等小孩子惡作劇式的整人花樣。後來男主得知女主是個孤兒沒有媽媽,帶刺的外表下實際藏着身世凄涼,男主突然就滿懷觸動好生憐惜心想原來她和我一樣慘,女主态度也急轉彎對他欣賞有加連連稱贊其有夢想。這樣按部就班的模式,大概随便找一部N年前的歡喜冤家偶像劇(男主甚至主動亮牌:我們是歡喜冤家),都能縷出個差不離的情感大綱。聽說劇情後期女主還會失明,如今的現代劇中還能看到這樣的橋段也是新鮮。
沖突刻意無理取鬧 角色太“作”随時要炸毛
結構刻闆老套,抛出的梗兒也難見靈氣新意,而最讓人氣悶不耐煩的,還是沖突産生的生硬刻意為吵而吵。編劇沒有費心去構思一個更合理的矛盾起伏,卻隻是讓人物為一些甚至難稱其為糾葛的細碎小事而無理取鬧無事生非,并以此作為情節發展的全部推動力。生挑起來的口水仗撐不起戲劇性的起伏跌宕,而人物的部分台詞和舉動也時有出離邏輯的趨向。這樣的故事不是所謂的“強情節”,而隻是令人覺得它在斤斤計較。
在此基礎上,劇中人物(尤其是女性)都有一種随時要“炸毛”的躁動。女主逢人便吵,把橫沖直撞當真性情,即便自己理虧在先(比如賴着房東家的房子不走)也能和對方跳腳。而前女友更是集裝腔作勢不講道理于一身,其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論證情感的出局。其他角色也在“作”的路上前赴後繼,比如小浪至今不理解,為何一個優雅知性的女上司,會為了女兒的渣男友被扇耳光就苦心鋪下一個那麼大的局卻設計陷害。人物塑造單薄片面,看得人直想把趙又廷放出來:你神經病啊!
一部連核心人物都不讨喜的作品,如何再有追看欲望?
地域文化對比粗淺 與其看故事不如看CP
主創曾表示,希望用《大好時光》來描摹上海,劇中也能看出編劇在地域文化對比上的用心,比如故事中的人物分别來自上海、北京、東北以及國外。不過,《大好時光》強行放大了海歸派的行為習慣與生活做派,借此表達本土與外來的差異,雖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在認知上卻顯得有些粗淺和偏執了。
當然,《大好時光》也有其值得稱道之處,比如其畫質的呈現,時尚而清新,确實沒有辜負劇組遠赴各地取景的辛苦。不過從目前來開,《大好時光》還是沒有超出一般都市劇的套路,也許家庭劇觀衆仍然能夠接受,但奔着胡歌來追劇的年輕觀衆,建議還是慎重選擇,除非你是喜歡男主和那個總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面瞎轉的小跟班的CP,反正胡歌和他的男人們的戲總是很好看的。(聆君/文)
《大好時光》劇照
《大好時光》劇照
《大好時光》劇照
《大好時光》劇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