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3月23日)上海市府新聞辦宣布,上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自24日零時起由一級調為二級。
3月18日晚上,文彙講堂聽友特别場在千聊直播室舉辦,千餘人次聚焦《土耳其,到底在做什麼》主題,上海社科院曆史研究所所長郭長剛、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土耳其項目主任鄒志強,先後做了主題演講并回答聽友問題。現将直播内容整理後分兩次主講,兩次互動刊發。此為主講上,由郭長剛所長梳理土耳其發展定位,鄒志強分析近年土耳其經濟發展現狀。主講下将聚焦土耳其的對俄、對美、對歐盟、對中國關系及其中東強國夢。
郭長剛(上海社科院曆史研究所所長)——
今天我主要圍繞三個問題談點看法,第一是土耳其的國家定位或發展目标,這對我們理解土耳其非常重要;第二是土耳其與歐盟、美國、俄羅斯的關系,相互之間龃龉不斷,分分合合,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第三是中土關系。
中國把複興之路的兩個百年計劃稱為“中國夢”,土耳其也有一個“土耳其夢”,到2023年建國100年之際,土耳其要跻身世界十大經濟體,成為有重要影響力的“中樞國家”,而目前國民經濟總量排名第17位,這也是埃爾多安執政推行的“新土耳其”的核心點,它決定了土耳其對自己的發展定位,而這個定位是觀察其外交的根本出發點。
從奧斯曼帝國走來,1923年建立現代土耳其,走西方世俗化道路
土耳其由奧斯曼帝國發展而來,當年的奧斯曼帝國也像近代的中國一樣,遭受西方以及沙俄的欺淩,可以用理解中國近代史的視角去理解奧斯曼的近代史。奧斯曼帝國也在尋求強國之路,緻力于向西方學習,建設像西方那樣的近代化國家。最終,阿塔圖克·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人民革命成功,于1923年建立了現代的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凱末爾(1881-1938)被譽為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
土耳其建國之後,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走西方的世俗化道路。本來,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社會,土耳其建國後,凱末爾實行嚴格的西方化的政教分離政策,将伊斯蘭教排斥出公共領域,婦女不能戴頭巾等。外交政策上,土耳其也完全倒向了西方,1952年加入了北約組織,成為北約也就是西方陣營的一員,從而與前蘇聯、與我們中國成為敵對的一方,在朝鮮戰争中,土耳其軍隊與我們的援朝志願者對壘。凱末爾的所有政策被統稱為“凱末爾主義”。
“全球六十年代”,凱末爾主義遭質疑,伊斯蘭主義崛起
但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土耳其社會上出現了傳統與現代之争。這裡要提醒大家一下,在整個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在全球範圍内都是一個各種革命、各種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比如,第三世界有民主解放運動、美國有民權運動、女權主義、反戰運動,歐洲也遍布各種革命,如巴黎有1968年學生抗議運動,等等。學界甚至還專門為這一現象起了個名字叫“全球六十年代”。在土耳其,那些維護土耳其文化傳統也就是伊斯蘭傳統的人認為,土耳其社會之所以出現那麼多問題,都是“凱末爾主義”出了問題,都是全盤西化的結果,他們要求回歸自己的文化傳統,也就是伊斯蘭傳統。
1970年,土耳其政治家、前總理納傑梅丁·埃爾巴坎(Necmettin Erbakan, 1926-2011年)創建了第一個土耳其伊斯蘭主義政黨——民族秩序黨,标志着伊斯蘭主義正式在土耳其社會政治中崛起。
土耳其伊斯蘭主義政黨的主要思想特征表現為:實現土耳其的經濟和精神發展(類似中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重現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輝煌,運用宗教話語解釋政治問題,積極培養接受伊斯蘭主義的新公民;對凱末爾主義表示懷疑,希望能再造一個與西方文明相抗衡的文明,即重新理解并确認伊斯蘭文化對于土耳其進步的意義,批判對西方的盲目羨慕與模仿心态,恢複奧斯曼帝國時的輝煌;外交政策由親西方轉向親伊斯蘭世界。
埃爾多安樹立“新土耳其”目标,2023年跻身世界前十經濟體
現在埃爾多安的正義與發展黨,就是屬于伊斯蘭主義政黨。正發黨執政後,提出了一個土耳其的“百年目标”,就是要在土耳其建國100周年,也就是2023年之時,實現“土耳其夢”,由經濟總量的世界第17位擠進世界前十位。
埃爾多安(1954-)2017年5月重新當選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主席。(新華社)
埃爾多安正發黨所追求的國家目标被稱為“新土耳其”。“新土耳其”之所以稱為新,和伊斯蘭主義政黨的主張是高度重合的,體現在如下幾個維度:
在國家政治模式上,突破凱末爾主義在政教關系上的專斷,強調伊斯蘭傳統和民主政治的結合,尋求宗教與世俗主義之間的平衡;
經濟上奉行新自由主義政策,通過私有化、吸引外資等措施,實現經濟快速增長;
對外政策上,調适傳統親美、親西方的外交路線,積極介入中東事務,并以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自居,奉行多維度和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包括重視發展與中國和俄國的關系;
在身份認同上,更加強調自身文化的主體性,重視伊斯蘭因素和奧斯曼曆史在維系和建構國民認同上的價值。
土耳其社會政治發展的簡單回顧,有助我們理解當下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在内政、外交等各方面的政策和表現。
鄒志強(上外中東所土耳其項目主任)——
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外向依賴嚴重,實現夢想面臨挑戰
盡管埃爾多安雄心勃勃,但是近年來土耳其經濟增長乏力,當前仍未從2018年下半年裡拉危機以來的衰退狀态中走出來,貨币貶值的風險始終居高不下,發展前景不明朗。
具體來講,2019年土耳其的實際GDP增長率隻有0.2%,通貨膨脹率高達15.7%。與此同時出兵叙利亞以及一系列的外部行動,對國内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了一些負擔,包括難民問題。
今年2月,在土耳其埃迪爾内,難民和非法移民步行前往土耳其與希臘邊境。(新華社)
土耳其經濟以外向型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歐美,高度依賴外部資本流入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本身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特别是對外資流入的依賴使土耳其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沖擊。标準普爾曾經把土耳其評為新的“脆弱五國”之首,認為是他唯一一個在所有指标上都很脆弱的主權國家。歐盟是土耳其最大的經濟夥伴,占到土耳其貿易總額的42%以上,出口占的比例更高,外國直接投資的60%,國際借貸大部分也來自于歐盟國家。另一方面,高美元化的負債,還有依賴美元資本流入,又使得土耳其對美國的金融經濟政策相當敏感。美國一說要制裁土耳其經濟就直打哆嗦了,裡拉就要大跌。
總體上說,土耳其經濟增長模式存在重大問題,近年來喪失增長動力,加之世界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未來土耳其經濟增長率可能長期在低位徘徊。在此背景下,埃爾多安提出的“新土耳其”和“2023年願景”實現困難,面臨的國内發展壓力和執政壓力都日益增大。
(整編 李念)
主講下篇:
郭長剛/鄒志強:強國定位讓土耳其外交“勇”走鋼絲
作者:郭長剛 鄒志強
編輯:袁琭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