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兒子聽故事學會了 “問倒科學家”這個詞,便樂此不疲的追着我問問題。這天兒子拿着鉛筆寫着字,突然擡起頭來問我:“老爸,鉛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為了不被“問倒”,我“機智”的反問他:“你自己覺得呢?”。他想了想,說:“我不知道,但應該是在毛筆後出現了”。我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他說肯定是毛筆太難寫了,所以後來才發明了鉛筆!”。
我順勢說,那我們一起查查吧。這一查,我發現這個小小的鉛筆,裡面确是大大的學問。突然感覺我有必要整理一份關于鉛筆的資料,講給兒子聽,也順便維護維護科學家的形象。不整理不覺得,一整理,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問題,所以先把提綱列出來,慢慢更新。
首先出乎我意料的是,鉛筆的故事似乎從一開始和中國沒有什麼關系!(其實有關系,後面會說到)
故事需要推回到16世紀,說早在1565年,在英格蘭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當地的一些牧羊人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石墨,可以用來在羊身上畫上記号(其實我不太明白牧羊人發現石墨,用來給羊做标記,為什麼會有那麼準确的時間記錄(1565年)?)。受此啟發,人們将石墨切成小條拿來寫字和繪畫。但石墨條很容易弄髒手,而且容易折斷。
後來,直到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先把石墨礦石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純淨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摻入硫磺、銻、松香等物質;然後再将這種混合物加熱凝固,并壓制成筆的形狀,這是鉛筆最早的雛形。
再後來,由于法國當時發現的石墨礦藏含有較多雜質,品質不理想。在拿破侖的要求下,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複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用含有雜質的石墨也制造出了好用的鉛筆,而且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這種方法适用于任何石墨礦,因此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英、法、德已經在鉛筆的曆史上輪番登場亮相,美國當然也不能落下。轉眼時間就到了1812年,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杆。至此,鉛筆終于穿上了漂亮的外衣,有了和我們現在見到的鉛筆相似的模樣。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