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喜茶之人也總會把自己的茶器打理得很好。
常喝茶之人早已不滿足于日常玻璃随手泡,對茶器講究之人更樂意于茶席之上配一把鐵壺。
鐵壺的深沉内斂似與茶人精神契合,看電陶爐上的鐵壺翻騰着熱氣,整個人也變得安靜起來。
素雅的鐵壺和水碰撞,便将其變得溫潤,也讓泡茶變得更有儀式感。
執一鐵壺,燒上一壺水,泡一壺茶,伴着茶香,便能安然一夏。
千年失蠟法&古樸
馬小林老師,人稱「小馬哥」。
△ 馬小林 江蘇省工藝美術名家、中國雕塑委員會委員。
馬老師一直從事藝術工作,擁有着豐富的雕塑經驗,更對中國傳統器物做過不少研究。
早年,在日本旅遊時,被日式傳統工藝的鐵壺吸引,回國後便毅然開始了自己的鐵壺制作生涯。
經過半年多艱難嘗試,他不僅克服了鐵壺傳統失蠟法鑄造的技藝。
而且使失蠟技藝漸趨穩定,成本也随之大大降低了。
改進後的失蠟法制作下的鐵壺肌理潤澤,厚度輕薄,渾然一體,讓人感動手作之美。
仿古圖案&典雅
壺身流露鐵本身的紋路,展現古拙粗放的紋理肌膚,突出其原始,自然之美。
将素雅深重的黑色壺身與低調暗雅的銅金壺蓋把相結合,
讓原本稍有沉重的黑變得活潑些許,頗具玩味。
環繞各式花紋的銀白色摘扭,配以櫻花花瓣的紐座。
如跳躍的美人魚,躍躍欲上,成為整把壺“點睛之筆”
馬老師更發揮自己擅長的雕塑技藝,在鐵壺上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給鐵壺附上更多文化寓意,讓鐵壺更具賞玩性。
此款壺共有三款壺型
煮茶圖1.青花纏枝
以蓮花花紋環繞壺口,壺一面蝶戀花,栩栩如生。
另一面老人燒水煮茶,融合中國元素,畫面感十足。
山城人家圖
巍峨山脈之間,隐蔽着一座小樓,蒼老的松樹幾近包圍,古樸素雅。
巧妙的以兩邊攀爬的神獸鉗住壺把,匠心獨運。
延年益壽圖
壺一面繪以雙鶴相望于古松之旁,
另一面海龜栩栩如生,以神獸展現延年益壽之意。
壺口回形紋,更添雅韻.
品飲獨特&不忘初心
鐵壺手感,紮實沉穩,提梁飽滿渾厚,出水爽利,斷水不殘。
鐵壺将茶的内質與陳韻完美的呈現,口感順滑,茶韻十足。
小馬哥特别強調,使用鐵壺燒的水更甘甜、更柔順,泡的茶也就更好喝。
抛棄了一切浮華,保留了最厚重、本樸的自然,
願這把鐵壺讓你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摒棄浮躁,回歸自然,望愛壺的你不要錯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