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李平運老人是河北趙縣秀才營村人。他回憶了六七歲時到村南河溝邊求雨的往事,70多年過去了,如今聽來那方式古怪又心酸。
那時候,趙縣農村種田人完全靠天吃飯,如果到六月底老天滴雨未下,老百姓就要求雨。人人頭上戴柳條帽,擡着活豬、活羊、活雞、活鴨,冒着炎炎烈日,敲鑼打鼓地走到河邊,在禱告聲中一字排開跪倒。
那些活的牲靈,便被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用力抛向河心,以求上蒼的老天爺與水裡的龍王爺,能體恤大地之焦渴,下一場及時雨。
每逢這個時刻,六七歲的頑童也要在其中扮演求雨的角色。他們無力向河裡抛豬扔羊,但要用童謠向蒼天祈禱:
“老天爺,下大雨,
割了麥子供上你。
老天爺,别晴天,
煮了餃子供桌前。”老天無言,碧透的藍天沒有一絲雲影;有時老天爺像是和求雨人有意開玩笑似的,刮起幾陣風,湧起幾朵雲,響起幾聲悶雷之後,太陽就又從雲彩縫裡露出臉來,雨神早跑到西山後面了。人們叫它幹打雷不下雨。求雨的人們隻好眼巴巴地看着活豬活羊們,順水漂流而下。
正當人們為求雨不得苦悶之時,不知不覺從西北飄來團黑雲,緊接着幾道閃電幾聲雷鳴,院裡曬的衣服還沒來得及收拾,滂沱大雨把小村的行人澆成落湯雞。
這群小頑童們樂壞了,手舞足蹈地喊叫着:“好雨,好雨,下它個半月十天也不怕”。他回憶村裡有個民間氣象大師,人稱周天氣。他的嘴裡一套一套的,全是諺語。他說:“雲彩往東一陣風,雲彩往南大水撐船。雲彩往西一陣煙氣,雲彩往北一陣子黑。你們看,空中雲彩正往東行,就是說風吹走雲,雨就要停了,天就要晴了,說不定彩虹也要挂天空了”。
不大工夫,雨,果然停了。我們都覺得周爺爺簡直是個神人。周爺爺聽到誇獎,越發開心搖頭晃腦道:“東風送濕西風幹,南風送暖北風來。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現睛天"。說罷從口袋裡掏出小酒瓶,搖了搖又放回口袋,從另一邊口袋裡摸出幾粒花生米,邊嚼邊朝一家挂着酒旗幌子的酒館裡去了。長大後,我們才明白,周爺爺是在長期的生産活動實踐中,觀察天氣現象才積累的經驗。他認為早年間祈雨的方式古怪又令人心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