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14 05:38:48

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小課題也叫微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為研究目标的課題小課題研究由于周期短、見效快、要求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中小學教師的喜愛,已經成為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筆者從2018年開始在海南省大力推行小課題研究,以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為突破口,力求将小課題研究與教師的課堂教學、專業閱讀緊密結合,探索構建适合中小學教師的小課題研究實施路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中小學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新路徑)1

教師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

小課題也叫微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為研究目标的課題。小課題研究由于周期短、見效快、要求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中小學教師的喜愛,已經成為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筆者從2018年開始在海南省大力推行小課題研究,以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為突破口,力求将小課題研究與教師的課堂教學、專業閱讀緊密結合,探索構建适合中小學教師的小課題研究實施路徑。

一、以課堂教學問題為研究内容

在課題管理層面,我們将小課題與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進行分類管理,在課題研究内容上也有不同的定位。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研究内容大多是中觀、宏觀層面的問題,是事關學校發展、教育教學改革方向的問題,其研究定位通常較高,研究内容相對比較複雜,通常包括教學類、管理類、德育類、課程類和綜合類等;小課題研究的定位是解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相對比較具體和聚焦,研究周期一般為6~12個月,參與課題研究的人數一般為3~6人,周期短,見效快。

一些管理類、課程類、德育類問題并不能在短時間内靠少數幾個人來研究解決,這類問題并不适合以小課題的形式進行研究。為了讓小課題研究更加貼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将小課題研究的内容聚焦在一線課堂教學實踐,以中小學教師面臨的具體明确的、能夠解決的課堂教學問題為研究内容,以改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根本宗旨。

二、以研究課為基本研究形式

毫無疑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研究和解決。因此,小課題研究的基本形式就是上研究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開展課題研究,将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通常來說,每個小課題要圍繞所需解決的課堂教學問題,上10~30節研究課,通過研究課形式尋找解決方案,展現問題解決過程。

上研究課是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最主要的一種研究活動。要上好研究課,就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把握研究課的基本規範。

第一,研究課必須是課題組成員日常課表中的課,确保研究課不會給課題組增加上課負擔。

第二,上研究課時必須邀請至少兩位教師到現場聽課、評課,并根據提前設計好的“研究課評課表”進行打分評價。課後,執教教師需要與聽課教師一起評課、議課,發現該節研究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第三,研究課必須圍繞小課題的研究主題,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采用新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貫徹新的教學理念與思想,并重新設計教學方案,所以,研究課強調一個“新”字。

除了要完成常規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有明确的研究任務,這也是研究課的價值所在。第四,所有的研究課必須是圍繞同一個主題和問題持續開展研究的、不斷解決問題的、連續的、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這些研究課不能是無關聯的孤立存在,每節研究課都是在上一節研究課的基礎上圍繞同一個問題進行優化和改進,探索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案,體現不斷進步、不斷提升的問題解決過程。隻有按照這些要求,把研究課認認真真地上好,小課題研究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

三、以專業閱讀貫穿研究過程

小課題研究要求教師必須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學習、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因此,專業閱讀必須貫穿在小課題研究全過程,這也是小課題研究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前提。沒有專業閱讀,小課題研究是無法順利開展的,教師專業成長更是無從談起。

我們為每個小課題設置了兩個專業閱讀任務,即專業文獻閱讀和專業書籍閱讀。在專業文獻閱讀方面,每個小課題組從确定選題開始,就要盡可能廣泛地查閱文獻資料。每次上研究課之前,教師也要圍繞研究課的相關具體問題,廣泛查閱理論文章和教學案例資料,學習、借鑒優質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從這些文獻資料中,小課題組需要選擇至少10篇優質論文進行精讀,并撰寫不少于1000字的文獻綜述。在專業書籍閱讀方面,每個小課題組都要圍繞主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教育理論類、課題研究類和學科專業類的專業書籍,并從中選擇至少1本專業書籍在課題組中開展精讀,撰寫不少于1000字的讀書心得。為了讓專業閱讀活動真正得以落實,我們還開展了讀書交流分享活動,規定課題組在整個小課題研究過程中至少要開展5次讀書交流、閱讀分享、主題研讨等形式的活動,并提供活動記錄表。

通過圍繞課題研究主題,有計劃、有目的、有任務驅動地開展專業閱讀,讓參與小課題研究的教師能夠真正提升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以優質課例展示研究成果

小課題研究以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其研究成果除了傳統的研究論文、報告等理論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要以優質課例的形式來展示其實踐類研究成果和課堂教學問題解決的實際效果。

在申請結題前,課題主持人要在校内上一節課題研究公開展示課,并邀請專家和教師展示課進行評價打分,如果展示課無法體現小課題的研究成果,無法體現小課題組改進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将不能申請結題,還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繼續開展研究。

這節課也是展示小課題研究成果的優質課例,通過這一節優質課例來判斷課題組是否解決了當初提出的課堂教學問題,判斷解決方案是否合适、有效。同時,這節優質課例也是小課題結題時的重要依據,評委需要通過觀看上課視頻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打分,并綜合其他課題材料評定課題結題等級,在課題結題後将其作為成果推廣的重要資源供其他教師學習。

這節優質課例是小課題研究最重要的實踐成果,必須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課例,必須體現課題研究的主題,圍繞課題立項時提出的課堂教學問題,展示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案,體現課堂教學改進的實際效果,需要課題組進行反複打磨、不斷優化設計才能最後展示。

五、以量化評分保障研究效果

為保障小課題研究的實際效果,讓小課題能夠真實、有效開展,我們遵循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設計了小課題量化評分表。

小課題量化評分表共計100分,其中,研究過程45分、研究成果35分、問題解決10分、綜合評價加分項10分。總分達到80分以上才能結題,達到90分以上才有評優資格。根據小課題研究的具體任務與活動要求,我們對每個闆塊的評分項目又進行了細化,讓課題組、學校科研管理者和評審專家能夠根據小課題量化評分表進行客觀評分。

研究過程闆塊細分為七個評分項目,包括立項申請書和六大類課題研究活動。立項申請書是課題立項時的重要文本材料,是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分值為5分,根據文本質量進行評分。六大類活動包括學校需要組織的開題論證活動、中期檢查活動與成果展示活動,分值各為5分,根據活動過程記錄表評分。課題組需要組織的前期調研活動、至少5次學習交流研讨活動和至少10節研究課活動,分值分别為5分、10分和10分,根據活動過程記錄表或評課表進行評分。

研究成果闆塊細分為四個評分項目,包括閱讀專業文獻的文獻綜述5分、閱讀專業書籍的閱讀心得5分、撰寫研究論文10分、撰寫研究報告15分,其中研究論文和報告均不要求發表,由評審專家鑒定打分。

問題解決闆塊即展示課題研究成果的優質課例的評分,評審專家通過觀看該課例的教學視頻,來評判課題研究是否解決了當初提出的課堂教學問題,解決的程度與效果如何,給予1~10分的評分。

綜合評價加分項闆塊是根據課題組在規定的課題研究任務之外,額外完成的課題研究任務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數量與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加分,最多可加10分,通常需要額外加分小課題才能達到90分的評優标準。通過對小課題研究的過程、結果進行分解細化,明确每一項的量化評分,建立了清晰的小課題評價标準,保障了小課題研究的效果。

目前,小課題研究已經成為中小學教師重要的教育科研方式,參與教師的數量逐年增加,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也顯著提升。在持續推進小課題研究的實踐中,我們将不斷優化和創新小課題研究的實施路徑,不斷提高小課題研究的成果質量,讓小課題研究真正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改進課堂教學的推動力。

來源丨《中國教師》

作者丨伍海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