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8 01:08:10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又是一年端午佳節,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這其中包含着中國人濃濃的情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嗎)1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

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又是一年端午佳節,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這其中包含着中國人濃濃的情感。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曆史悠久,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如今又到端午,我們一起穿過厚重的曆史,來了解一下這個充滿濃情的節日。

端午節的三位名人

端午節古已有之,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

但自春秋之後端午節更多的是紀念。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各不相同。愛國詩人屈原因規勸楚懷王未果反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殉國明志,因為屈原偉大的愛國情節,所以大部分南北方人民都會在端午這天紀念他。

但是在東吳一帶,五月初五紀念的則是另一位曆史上的偉大人物:伍子胥。伍子胥助夫差破楚敗越功勳卓著,後來規勸夫差滅掉越國殺掉勾踐,但被伯嚭獻讒言,最終在端午這天被投入大江。東吳一帶的人民為了感激伍子胥為吳國所做的貢獻而在端午節紀念他。

而在江浙一帶,曹娥投江救父的故事也是端午節一個凄美的民間傳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号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其實無論是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或者曹娥,都是為了紀念和宣傳中華民族的美德。

端午食粽

端午是一個有味道的節日,粽葉飄香,讓人食欲大開。關于粽子的故事足夠說上三天三夜,而它味美甘甜的味道更是讓人垂涎欲滴。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雙兒兩枚潮州粽子收獲韋小寶的心,《神雕俠侶》中程英為楊過做的潮粽鹹甜皆有味美誘人。

關于粽子餡兒的争論南北方一直未停,基本上是南鹹北甜。江南水鄉多心靈手巧,餡料兒也是極盡豐富五花肉、鹹鴨蛋、豆沙、蜜棗、鮮肉、八寶、幹貝,光是聽這些粽子餡兒就已讓人食指大動。北方人性情豪爽粽子的餡料相對于南方也比較簡單多是豆沙、蜜棗、大棗之類,有時候也會加一些果脯蜜餞。

粽子常見的形式有三角粽、四角粽。南方還會多一些地方特色的包法很是精緻好看。作為一個北方人,小書也不得不承認南方的粽子更誘人。

隻是記得有一年在南方過端午,面對南方那麼多鮮香的粽子卻食不知味,心中隻想着媽媽在家包的蜜棗粽子。也許在每個人的心中,最香甜的粽子也許就是媽媽包的。

其實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粽子裡都有一味餡兒那就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美好傳統和濃濃的親情。

龍舟競渡和踏柳吟詩

賽龍舟是南方人過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節目。節日這一天,龍舟争競奮力劃槳,水波激蕩、鑼鼓震天,龍舟劃槳者齊心協力奮力向前,觀者如潮加油助威,場面熱鬧非凡。

賽龍舟一直是端午節的重頭戲,相傳是為了驅散魚群,以免它們吃掉屈原的身體。

古時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

如今賽龍舟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宣傳端午佳節習俗,弘揚團結奮鬥精神。

古時北方人在端午的時候多會到城外設宴相聚,吟詩作賦,風景如畫、詩歌儒雅,被稱為踏柳。如今北方的端午仍會有詩文征稿、郊遊賞景的習俗。在端午的早晨家長們會帶着孩子到草木茂盛的地方拉上面的露水給孩子洗臉,這種習俗叫做拉露水,據說可以耳聰目明,一年不害眼病。

無論是賽龍舟還是踏柳拉露水,都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習俗寄托了人們的美好心願。

年年端午粽飄香,龍舟争渡志昂揚。踏柳賦詩全家行,晨露洗臉不生病

每一個端午習俗都飽含着曆史的文化深蘊,它是無數代人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寶貴财富。美篇書,用圖片和文字記錄端午的盛況,記錄一家人團聚的歡樂,記錄一份節日的美好,讓故事不斷的傳承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美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