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創原打造全聚合科創服務體系?原标題:激發創新驅動原動力西部創新港二期——秦創原生态科創島項目工地上,機械轟鳴聲、車輛鳴笛聲、建材交織碰撞聲……此起彼伏一個影響陝西發展軌迹的科創“高地”,在中國地理幾何中心加速隆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秦創原打造全聚合科創服務體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原标題:激發創新驅動原動力
西部創新港二期——秦創原生态科創島項目工地上,機械轟鳴聲、車輛鳴笛聲、建材交織碰撞聲……此起彼伏。一個影響陝西發展軌迹的科創“高地”,在中國地理幾何中心加速隆起。
2020年,到陝西考察時指出,“要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2021年,陝西省委、省政府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力求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台,其總窗口設在西安西鹹新區和西部創新港。
“秦創原”,3個字各有深意:“秦”是陝西的簡稱,代表老秦人幹事創業的“擰勁兒”;“創”就是要創新、創業、創造、創優;“原”就是要追根溯源進行研究,打造創新驅動高原高地,讓創新成果源源不斷走向全省、走向全國。
“一年多來,陝西全力建設秦創原,堅持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陝西省科技廳廳長孫科介紹,2021年陝西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99家,總數達到8397家,同比增長35.48%;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11189家,同比增長38.67%;新增科創闆上市企業7家;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2343.44億元,同比增長33.23%。
種下“春種”,壯大創新之力
一塊如同橡皮泥的材料,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延展拉伸,一旦遇到外力沖擊,就又“遇強則強”,變得堅硬無比。這就是西鹹新區入區企業陝西拓銳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産品,一款納米智能吸能材料。
“這是我們研究的一種綠色智能吸能凝膠,在受到沖擊下,它可以自主吸能、從軟變硬,幫助人體或者設備進行有效防護。”西安交通大學張彥峰教授介紹,作為秦創原春種基金第001号項目,僅4個月,該項目就從“書架”走向了“貨架”。
秦創原春種基金是由陝西省、西安市和西鹹新區聯合出資設立的“專項”基金。春種基金按照“扶持轉化”的原則,由政府全資設立,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4月,春種基金完成登記備案,總規模6億元。”春種基金負責人王晖告訴記者。
2021年3月30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大會在西鹹新區啟幕。當天,張彥峰帶着納米智能吸能材料項目,在大會現場簽約。
為推動自己的科技成果順利轉化落地,張彥峰與很多投資機構接觸。但是投資基金都更加青睐于能夠直接生産、實現商業化運作的技術,張彥鋒的項目成果還需要經過中試階段,難以直接獲得投資基金。在他犯難的時候,春種基金來了。
依托西部科技創新港,春種基金團隊找到了張彥峰。經過研判、分析,雙方達成一緻——春種基金出資50萬元,占新公司10%的股權。西鹹新區全方位孵化服務迅速跟進。一個58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很快批了下來。42天後,他的新公司陝西拓銳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西部雲谷孵化落地。
“感覺像走投無路時,突然有人遞過來一根救命稻草。”面對記者,張彥峰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和張彥峰有同樣感受的還有西安雲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董志舉。雲鐵智能是由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董志舉、邢立冬團隊發起設立的科創企業,緻力于基于國産GPU(圖形處理器)的智能車載設備研發與制造、智慧城市建設、智慧交通運營等。
“2021年6月,春種基金團隊在西安郵電大學進行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宣傳時與我們進行了對接,7月22日獲得春種基金的融資支持。”董志舉說。春種基金團隊1個月内便完成了項目申報、知識産權梳理、項目評審、盡職調查等投資流程,既專業又高效。
“為實現對種子項目的高效出資,我們對項目出資要求進行了簡化。”王晖介紹,對于通過基金投資決策的項目,隻要項目負責人書面承諾“在資金到位後半年内獲得項目相關技術成果的授權,且兩年内将技術成果注入項目公司”,春種基金即可出資。這種模式不僅縮短了基金出資流程,也有效解決了高校與科研院所支持種子項目發展所面臨的國資監管與審計難題,形成了以财政資金促科技成果轉化的高效新模式。
截至今年3月,春種基金已支持200餘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種子項目,出資承諾達2.29億元;完成公司注冊203家,并為其中105家公司出資總計9180萬元。
做優平台,支撐核心技術
數控機床是陝西省明确的23條重點産業鍊之一。秦川集團本部研制的高速、精密、大型數控圓柱齒輪磨齒機占據國内市場近七成份額,代表着國内機床業的最高水平。但數控機床真正的競争是在世界舞台,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突破這個“卡口”。
如何破題,關鍵在人才。
“我們借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探索新思路、拓展新路徑、創新新模式,建立一支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複合型科技經紀人人才隊伍。”西鹹新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秦創原總窗口,西鹹新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科技創新重點産業鍊,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以及議禧資本、天宏投資等第三方機構深入合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聚集了一批具有投資、招商、營銷等背景的專業技術人才,探索出一條科技成果從研發端到市場端精準有效快速轉化的操作路徑,實現創新鍊和産業鍊精準對接“0”到“1”的重大突破。
張江就是科技經紀人隊伍中的一員,他想促成西安交通大學趙萬華教授與秦川集團的合作。2021年1月,張江和兩位同事就在高校和秦川集團之間奔波。在反複調研企業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後,合作終于達成。2021年7月12日,雙方共同組建的公司成立。秦川集團在西鹹新區沣西新城投資10.53億元,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産業化于一體的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已經開工建設。
“通過該公司,秦川機床可解決産品性能提升問題。研究院也可通過秦川裝備公司實現高校科研成果産業化,最終服務于全省乃至全國機床産業升級。”趙萬華說。
與科技經紀人一樣,創新載體也很給力。
今年2月,在距離秦川機床項目不遠處的沣西新城西部科技創新港二期秦創原生态科創島項目生産調度中心,西鹹新區絲路科元建設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周瑞傑,通過智慧工地系統“巡查”工地,秦創原生态科創島項目運轉狀況盡收眼底。
“我們将所有建設人員、生産物資、施工圖紙等信息進行集納,随時掌握整體施工進度。”周瑞傑說。秦創原生态科創島項目毗鄰西安交大創新港校區,占地面積2266畝,劃分為14個開發單元,是面向高校平台科研成果轉化孵化的核心聚集區,建築業态包含研發辦公(孵化器、加速器)、人才房、人才公寓、商業、文體設施等。其中,起步區共8個單元,總建築面積174萬平方米,總投資100億元,未來可吸引、聚集近5萬人包括高校科研人才、年輕創業團隊及區域地方企業進駐。
周瑞傑表示,截至今年4月,項目年度投資完成4.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4.4%,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2022年計劃完成80萬平方米的主體建設。
目前,像西部科技創新港二期這樣的創新載體,西鹹新區共有93個,規劃總面積2216.85萬平方米,主要分為标準化廠房、産業研發用房、寫字樓宇和配套用房四類。2021年新區創新載體可供使用面積為309萬平方米,未來3年可供使用面積為889.38萬平方米。
用心服務,赢得企業口碑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位于西鹹新區沣東新城的秦創原總窗口企業——陝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正式開市交易。
陝西同力重工是國内首家集研發、生産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行業标準制定單位,産品遠銷越南、馬來西亞、剛果(金)等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廠區面積并不大,僅僅十幾公頃。但這裡一天能生産25台車輛,單日可創收2000萬元。600多名員工人均年創收可達500多萬元,年總産值高達30億元(含稅)。
“拿80噸的非公路寬體自卸車來說,國外同噸位全路面礦用車售價兩三千萬元,而我們隻賣80萬元。讓中國礦山企業不再費盡周折高價買進口車是我們的宗旨。”陝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楊鵬如是說。秦創原讓企業的夢想實現了。
企業啟動上市工作以來,西鹹新區積極與同力重工進行對接,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需求和困難,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全方位為企業提供要素、政策等服務保障,為企業順利上市創造有利條件。
依托秦創原,同力重工已和長安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從而為産品升級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我們在沣東新城的新廠區正在試生産,全面投用後企業的産能會得到了進一步擴充和提升。”楊鵬表示。
和楊鵬一樣,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生宋紀元在西鹹新區的推薦下,走上了中央電視台《創業英雄彙》秦創原專場,這次經曆讓他獲得了550萬元意向融資。
“在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幫助下,我們打通上下遊供應鍊,中心還幫助我們對接金融機構,這些都讓我們對産品實現市場化運作信心滿滿。”宋紀元說,創新促進中心工作人員為他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幫助他厘清思路、獲取動力,成功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了。
在秦創原建設引領下,陝西全省科技創新生态正在持續優化,創新創業人才活力進一步迸發。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區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楊仁華表示,西鹹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将從載體、政策、資本等方面系統發力,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和深化協同創新,培育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王樂文 龔仕建 張丹華)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