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咖啡豆有哪些品種?阿拉比卡真的風味更好嗎?
咖啡豆是将咖啡樹果實中的種子烘焙而得的。
咖啡樹隸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茜草目茜草科中的咖啡屬,其下至少有100多個咖啡物種,其中主要用于商業用途的隻有阿拉比卡(Arabica)和卡内弗拉(Canephora)。
卡内弗拉種一般也被稱為羅布斯塔種(Robusta)。其實,羅布斯塔種僅僅是卡内弗拉種中的一個分支,因廣為人知,漸成為了卡内弗拉種的代名詞。
咖啡漿果 / Coffee Berries
阿拉比卡種占目前咖啡産值的65%,風味優雅,是精品咖啡的主力。雖然此品種擁有廣受好評的味道,但卻易染病。
阿拉比卡項下還有2000至3000個品種,皆是由埃塞俄比亞最古老的鐵比卡(Typica)和也門的波旁(Bourbon)移植中南美洲或亞洲後變種衍生而來。
咖啡豆品種譜系
這些品種不勝枚舉,包括主要栽種于巴西、哥倫比亞等中南美諸國的卡杜拉(Caturra)、卡杜阿伊(Catuai)、新世界(Mundo Novo),中美洲的提科(Tico)、矮株聖雷蒙(San Ramon),印尼的蘇門答臘和牙買加的藍山等。
埃塞俄比亞是阿拉比卡的基因寶庫,預估至少有2000個品種以上,有待進一步研究。
卡内弗拉種占目前咖啡産值中的35%,它的風味較粗糙、苦味較重、油脂豐厚,其咖啡因約高出阿拉比卡兩倍以上,主要用于制作速溶咖啡。
咖啡書的植物學分類
咖啡品種與栽植環境,何者影響咖啡風味較大?這有一點見仁見智。
但世界知名的咖啡化學家厄内斯特·意利博士(曾任意大利知名咖啡品牌Illy總裁)對此提出精辟見解:
「咖啡豆的特質與香醇潛能,70%已由基因決定,另外30%則取決于栽種地的生态系統。基因不同才會孕育出特質有異的咖啡,這是阿拉比卡與羅巴斯塔風味明顯不同的主因。如果基因特質相同,那麼整體生态系統,包括緯度、海拔、土壤、日照、雨量、溫度,将主導咖啡風味走向與優劣。」
換句話說,有了優秀品種還要配合有利的養味環境,也就是咖啡農所稱各莊園不同的生态、土質與微型氣候,是獨特「地域之味」的主因。
咖啡迷常陷入咖啡産區的迷思中,這些是見樹不見林的狹隘見解。産區固然影響咖啡風味,但更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緯度、海拔、品種及栽種土質。
喜歡分享的小技巧就點擊頭像關注一下吧;)
#咖啡# #咖啡豆# #單品咖啡豆# #精品咖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