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消費“重度用戶”喵小姐,近兩年來一直在國内市場份額前三的某鮮花電商平台上訂貨,一月4次,一次2束,每月鮮花消費超過600元。但近一年來,她發現該平台表現出了“欺負熟客”的情況,花的品質下降嚴重,但每逢需要續卡的關鍵時刻,質量卻又顯著提升,讓人忍不住續簽。
喵小姐所遇到的“殺熟”情況,在上海市消保委近期一項鮮花消費調查中被驗證為并非個案。
統計數據表明,上海已成為國内日常生活鮮花消費量最大的城市。消費調查中發現,網購正成為生活鮮花消費的主要渠道,購買鮮花的消費者中,65.2%有過網上購買鮮花的經曆,且一半以上消費者有網上包月訂購鮮花的經曆,但部分網上包月鮮花商家在經營規範性方面存在問題。
其一是“套路”消費者。如包月送4次花,第一次品質較好,新鮮程度高,品種也豐富。但到第二次、第三次,花的質量明顯下降。再到第四次,花的品質又明顯回升,有的還會附送一張溫馨祝福卡,以吸引顧客續訂包月鮮花。
其二是虛假承諾,網頁宣傳與實際情況不符。如有的店鋪承諾每周贈送保鮮劑,卻隻在第一周贈送了一包保鮮劑;有的店鋪承諾送花瓶卻未兌現;有的店鋪網頁宣傳9折優惠,下單時卻以各種借口不打折。
其三是售後服務響應度低、專業度不夠。下單前,客服往往“秒回”,但在買家收到花發現問題要和店家理論時,客服便采用“拖延戰術”,10分鐘才回一句話,讓消費者失去耐心,知難而退。
此次消費調查和體察顯示,網購包月鮮花的按時配送率達到98.9%,但商家的精細化和提供人性化服務的水平還有待提升。比如天貓平台上的“焰遇旗艦店”店家,其與消費者約定的是一個月送兩次花,結果兩次送花隻間隔了3天;
又比如淘寶平台上的“思南香山”店鋪,第一周承諾配送牡丹花,但最終卻沒有配送,客服回複時以“花材每次都是随機的”作為搪塞。
此外,網購鮮花的品質差異也被關注,體現在鮮花的開放度與承諾不符。有些承諾開放程度1至2度的商家,送來的鮮花實際已達到3至4度,擺放二至三天後就完全凋謝。另外,花材的種類重複率較高、比較“大條”也被廣泛“吐槽”,在同一店鋪包月的4次鮮花配送中,90%的商家重複出現了相同品種的花,有些商家相同品種的鮮花甚至1月配送了4次。
來源:中新經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