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點評】華為公司提出的雙向無線充電模式自動切換的方法,能夠自适應地實現對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提高無線充電的可靠性,從而提升用戶使用無線充電的體驗。
集微網消息,在移動終端領域,雙向無線充電技術早已投入市場使用,比如華為從Mate20系列開始就支持向其他終端進行反向充電,而随着技術的創新與改進,在基本功能外,雙向無線充電技術也逐步向智能多元化發展。
無線充電是近些年極具發展活力的信息技術,它不需考慮數據線與電子設備之間的适配關系,而是以無線充電的方式對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充電。如圖1所示,終端使用無線充電時包括正向/反向兩種充電模式,當電子設備101向電子設備103無線充電時,設備101處于反向充電模式,如圖1右側,相應的設備103處于正向充電模式;而當設備101放置于無線充電底座上,則可接收充電底座102輸出的無線充電電流,處于正向充電模式,如圖1左側。現有技術中在設備進行充電模式切換時需要手動設置,然而當用戶忘記進行手動調整,比如将處于反向充電狀态的設備放置于充電底座時,設備無法接收無線充電電流,且可能被誤認為電子設備A發生故障。
圖1 終端無線充電系統正向與反向充電模式
為此,華為早在2018年9月29日就申請了一項名為“無線充電方法及電子設備”的發明專利(申請号:201880058239.0),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無線充電方法及電子設備,能夠自動地切換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模式,提高無線充電的可靠性。
圖1左側的無線充電系統中,無線充電底座102向電子設備101進行充電。具體工作時,充電設備102的發射線圈按照一定時間間隔周期性發射探測信号,用于探測附近是否存在需要充電的電子設備的無線信号。當電子設備101置于102上時,通過測量接收到的探測信号的強度,如電流、電壓、功率等,如果信号強度大于預設阈值,則視為滿足無線充電條件,針對該探測信号的發送裝置回應響應信号,充電設備102确定檢測到電子設備101之後,即可發射充電信号,對電子設備101進行無線充電。圖1右側中,設備101變為被動充電設備并發射探測信号,設備103執行主動充電設備的相關流程。如果設備101處于反向無線充電模式并被放置于充電面闆上,并不能自動接收無線充電設備102發射的探測信号,即不能被充電底座充電。
圖2 無線充電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針對這一問題,該專利提出的解決方法如圖2所示。在步驟S301設備發射第一探測信号,處于反向無線充電模式并向其他設備無線充電。由于探測信号周期發送,在步驟S302中,設備在相鄰發射第一探測信号的間隙時刻,接收無線充電設備發射的第二探測信号,如果探測到信号功率滿足阈值條件,則發送攜帶指示信息的響應信号。在步驟S303中,電子設備自動由反向無線充電模式轉換為正向無線充電模式,并接收無線充電設備的充電信号。
圖3 探測信号時序圖
圖3為無線充電設備發射的第二探測信号與電子設備發射的第一探測信号的時序關系示意圖,對應于圖2中的步驟S302中,此時設備處于反向充電狀态下。如圖3,電子設備依次在t11-t15時刻發射第一探測信号,發射頻率為f1,對應的發射周期為T1;無線充電設備在t21-t24發射第二探測信号,發射頻率為f2,對應的發射周期為T2,且滿足T2大于T1,f1小于f2。在t22和t23時刻,電子設備的充電裝置沒有發射第一探測信号,即充電裝置處于空閑狀态,可接收無線充電設備發射的第二探測信号,當測量信号強度滿足要求,可實現充電模式的自動轉換,而不需要手動操作。
以上就是華為公司提出的雙向無線充電模式自動切換的方法,能夠自适應地實現對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提高無線充電的可靠性,從而提升用戶使用無線充電的體驗,在市場各個設備商五花八門的雙向無線充電技術鬥争中穩步向前發展。
關于嘉德
深圳市嘉德知識産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知識産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知識産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知識産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标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知識産權、跨境電商知識産權、知識産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校對/holl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