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周末,本想帶孩子們出去到外面玩一會,無奈最近正是秋雨綿綿的日子,一大早,已經連着下了好幾天的雨便又下了起來……
既然沒辦法帶孩子們去外面玩,那就給孩子們做點可口的飯菜,以此來安慰一下孩子們失落的心情吧!
在詢問過孩子們中午都想吃什麼美食之後,我和愛人最後決定給孩子們包一頓餃子,然後再給孩子們炒幾個她們喜歡吃的炒菜。
在經過了一番忙碌的操作之後,餃子餡終于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和面制作餃子皮的過程了。
就在我和好面開始擀餃子皮的時候,孩子們也好奇地跑進了廚房裡,并且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我剛擀好的餃子皮,學着她們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地開始嘗試着包餃子的操作了。
看着孩子們突然跑進廚房裡來“幫忙”,我本想和以往一樣,直接把孩子們趕出廚房裡去的。
然而,就在我的這些話即将脫口而出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前幾天看過的一本關于家庭教育的書裡面,作者講到的一個育兒理念:家長平時要盡可能地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動手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能讓孩子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找到一定的成就感。同時還能在這樣親密相處的過程中,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
既然讓孩子一起參與到家裡面的勞動裡來有這麼多的好處,我何不好好把握住這樣難得的周末時光呢!
于是,我一改往日看到孩子們進到廚房裡來幫忙時的訓斥表情,開開心心地陪着孩子們一起包起了餃子。
等女兒包了幾個餃子之後,她也想要嘗試一下擀餃子皮。于是,我便手把手地教女兒如何才能把一個餃子皮擀得又圓又薄,同時還不能把餃子皮擀破。
女兒在嘗試着擀了幾個之後,才慢慢地找到了一些感覺。接着她又連着擀了幾個之後,便逐漸熟練了起來。
小寶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幾個餃子,雖然外形很“奇特”,但好歹也算是包出了幾個成品。
愛人看着小寶包出來的這幾個餃子,不斷地埋怨着我,剛才不該允許讓孩子們到廚房裡來搗亂。本想今天好好地為孩子們包一次餃子,結果沒想到卻讓孩子們攪和得都快不成樣子了。
可是,當我看着孩子們專注地擀着餃子皮以及認真地在包着餃子的神情時,我安慰愛人道:“你看孩子們今天表現得多投入啊!雖然這些餃子外形上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它們一個個長得都很有特點啊!這樣的餃子吃起來也一定會别有一番味道!”
聽完我的這些玩笑話,兩個孩子也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臨近中午,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餃子終于包好了。随後,愛人又炒了幾個孩子們平時喜歡吃的菜。
最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我們全家共同體驗了一次美妙的午餐時光!我也第一次真正地意識到了原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差,甚至也可以說是讓我感覺有點驚喜了!
以前,我一直偏狹地認為,如果讓孩子來廚房裡面幫忙,免不了會出現“越幫越忙”的局面。甚至有時候,孩子不但沒幫上忙,還會将廚房裡搞得一片狼藉。所以,我就一直沒有給過孩子們親自來廚房裡動手幫忙的機會。
通過昨天的這次親身體驗,我也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于孩子們來說,在生活中給父母“越幫越忙”的情景隻是暫時的,他們的生活能力和為了家庭的幸福貢獻自己付出的責任感,會在這樣“越幫越忙”的經曆中得到不斷的發展。
孩子們不是一下子就能長大的,她們是在父母真誠的鼓勵和大膽的放手中逐漸長大的!作為父母,我們放手得越早,孩子們成長的也就會越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