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哲學家羅素曾說:“兒童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龍媽深以為然。
前不久,樓裡街坊鄰居聚在一起,聊到孩子撒謊的問題:
樓下阿姨說,最近發現孩子考試分數會作假了,試卷拿回家,發現上面分數還有修改痕迹,後來我們問起,他幹脆說沒有測試,然後到了學校和老師說謊,要不說我們出差了,要不說試卷忘在家了,要不說是我們忘記簽字了。
隔壁一位老師說,趨利避害的本能造成孩子撒謊是很普遍的現象。前不久,班上一個學生因為貪玩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我問起時,他說,昨晚沒有清理好書包,本子忘記帶到學校。他的神情閃躲l,眼睛一直盯着書包,我說老師幫你清理吧,實在沒有辦法,他隻好承認說,不想被批評就說謊了,其實本子就在書包裡。
另一位媽媽接上話,有時候問孩子在學校表現,他都是說挺好的,老師還表揚了他,但其實有時也能挨了批評也不說,報喜不報憂。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作為家長,如果弄清楚孩子撒謊背後的原因,或許對于如果解決孩子說謊問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2
小朋友撒的第一個謊是什麼樣的呢?
和大家猜測的一樣,小孩子撒的第一個謊很笨拙,主題通常是這樣的:小朋友做了錯事,然後試圖掩蓋錯誤。
以下是多倫多大學的傑出教授、兒童發展學研究者李康(Kang Lee)針對2-3歲兒童做的一些實驗研究。
實驗中,所有小朋友都面朝牆壁站立,研究者站在他們背後,然後掏出一個玩具,播放玩具的聲音,然後問小朋友玩具是什麼。
接着,研究者告訴孩子們:“不好意思,我要去接個電話。我去去就來,你别偷看哦!”然後研究者就把玩具放在桌上,走出房間假裝打電話。
過了一會兒,研究者重新回到房間,問孩子:“你剛才有沒有偷看?”
實際上,超過90%的兒童會在研究人員走開後的5至15秒内偷看,其中一些孩子會坦白交代自己看了,但是,一些小朋友會說:“我沒有偷看哦!”
但是,如果研究者接着問孩子們:“那個玩具是什麼?”
一些偷看過的孩子會回答:“我知道,是個小恐龍。”
如果孩子這樣回答,研究者就會追問:“你怎麼知道是小恐龍?”
很多說自己沒偷看的孩子會說:“我就是知道!”
你看,這就是孩子第一個謊言的常見形态,通常發生在2-3歲的孩子身上。有趣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無法抑制偷看後說出玩具是什麼的沖動,他們還不會掩飾真相。
通過對世界各地的孩子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後發現,不管性别、國家、信仰宗教,或是父母的教養方式為何,到了2歲,30%的孩子會撒謊;3歲的孩子裡,50%會撒謊;4歲的孩子裡,80%會撒謊;4歲以上的孩子裡,大多數都會撒謊。
所以,孩子說謊是在成長期當中普遍會遇到的問題,家長也不用太驚慌,了解如何應對或許會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兒童撒謊的情況會随着年齡變得普遍
03
孩子撒謊應該怎麼辦?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說:“如果某個孩子有說謊的壞毛病,這一定是他的成長環境出了問題。”
明明在玩手機的你,卻說“爸爸在忙,以後再說”,為了達到某些育兒目的,這樣的謊話在父母嘴裡,随處可見。
在看到孩子說謊後,不能任其發展,也不能責備打罵,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别再認為撒謊就是品質問題
撒謊,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父母與其大驚小怪、焦慮不安,影響親子關系,不如靜觀其變,以觀後效。
其實,孩子決定撒謊後,勢必要去分析自己的謊言可信度、父母會不會發現、發現了之後再怎麼辦之類的問題。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個過程,在無形中鍛煉了孩子邏輯能力。
所以說,父母在看到孩子撒謊後,不妨先冷靜一下,撕掉普遍觀念中“撒謊就是品質問題”的标簽,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認識說謊。
▍ 是否是高壓教育導緻的說謊
在看到孩子“說謊”後,很多父母的内心始終渴望孩子能知錯就改、為時不晚,于是,開始各種引導。
有強壓着怒氣的質問,有帶着“下套”的引導性提問,諸如:“再好好想想,你今天有沒有偷喝可樂?”
實際上,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物種,能夠敏銳地感受到父母的情緒是開心、沮喪或憤怒。
正因為此,他們才選擇了第一次“謊言”,當再次被父母質問或“下套”時,破釜沉舟的孩子也更多。
事實上,父母想将孩子引向正直、誠信的路上,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做個誠實有信的人。
▍ 給孩子說真話的機會
龍媽突然想起早前一位媽媽處理孩子撒謊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鑒。
媽媽問孩子:“今天學校布置了讀書任務嗎?是不是要簽字?”
孩子随口說了一句:“沒有”。
“你知道我為什麼今天找你談話嗎?”媽媽繼續問。
“不知道”
“你今天做了一件錯事,自己想想是什麼?”
沒等孩子回答,媽媽繼續說:“做了錯事要主動承認,媽媽不會批評你,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在一番引導下,孩子才吞吞吐吐說:“昨天的讀書任務,是自己簽的字,因為晚上寫完作業就把讀書給忘了。害怕到學校挨批評,就想了這個辦法。”
媽媽安靜了一會,告訴孩子:“每天老師留了什麼作業要記清楚,如果早上去到學校才想起有的作業沒有寫完,一定要主動誠實向老師說明,補上就行了,老師不會批評你,但是不能像今天這樣,課文一遍都沒讀,還代替我們簽字,這樣撒謊有什麼用呢?媽媽希望你知錯就改,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能做到嗎?”
孩子堅定回答說:“能!”
“那今天的作業呢?”
“今天讀完就簽字”
那天,孩子主動回到房間讀課本,努力改掉自己的缺點。
絕大多數孩子說謊,都是害怕責罵和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無論哪一種,在孩子心裡都堅信,說實話的後果并不理想。
父母在發現孩子做錯事時,不必次次都指責、吼罵,而是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去引導和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真實想法,讓他們感受到“誠實”是最安全的。
讓孩子相信,“誠實”是可貴的,這才是每個父母最值得學習的教育藝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