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波美度(°Be'),簡單來說,就是指蜂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雖然波美度嚴格意義上并不等于濃度,但在蜂業領域,習慣上還是将其視為蜂蜜的濃度。
蜂蜜的波美度是一個變量,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反比關系)。溫度越高,測出來的數值就越低。但和人的感覺卻是一緻的:同一款蜂蜜,在夏天會感覺到變稀,波美度測量值則變低。冬天則恰好相反。
為了統一比較标準,國際上規定了以20℃作為标準溫度。不同溫度上的測量值,可以通過補正值換算得到,算法是:溫度±1℃=波美表約±0.05°Be'。
波美度對蜂蜜來說,有兩層意義:
1.質量意義:蜂蜜在蜂巢裡醞釀的時間越長,蔗糖轉化就越充分,營養就越全面,水分含量越低,質量就越高。這個意義上,蜂蜜波美度=蜂蜜質量=蜂蜜成熟度。以北方通常情況下為例:釀兩天的水蜜,波美度隻有39度左右;釀七天以上的成熟蜜,波美度則達到42度以上。此意義隻針對沒經濃縮的原蜜。
2.保存意義:42度以下的蜂蜜,因水分含量太高,易發酵變質,不利于保存,不利于質量的穩定。所以,蜂産品企業在收購到39度左右的水蜜後,都會拉回工廠進行濃縮加工,以期将水分提升到42.5度以上。高濃度抑制了酵母菌和活性酶的活動能力,對于保障蜂蜜質量和延長保質期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所以,波美度對蜂蜜來說,意義重大。對沒有加工的原蜜來說,波美度就等于質量,波美度越高,成熟度越高,質量就越好。而對于濃縮蜜來說,我們首先要看濃縮前的波美度,假使是41度原蜜和39度原蜜同時濃縮到42.5度,就質量而言,前者優于後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