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論的知識框架?便于大家形成邏輯和理解記憶,上星期給學姐給大家整理了第二語言教學法重點内容知識框架,你記住了嗎?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份第二語言教學法的比較,喜歡記得右下角點在看哦大家還想看哪些章節的複習架構呢,可以在文末留言哦,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對外漢語教學論的知識框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便于大家形成邏輯和理解記憶,上星期給學姐給大家整理了第二語言教學法重點内容知識框架,你記住了嗎?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份第二語言教學法的比較,喜歡記得右下角點在看哦!大家還想看哪些章節的複習架構呢,可以在文末留言哦!
第二語言教學法的比較
基本特征
語法—翻譯法
教學内容——系統講授語法規則;
教學手段——母語、外語翻譯
直接法
教學目标不是規範的書面語,而是外語口語;教學中不用學生母語,不用翻譯,不注重形式語法。仿照幼兒學母語的自然過程來設計外語教學過程
聽說法
聽說領先、句型操練、對比分析。隻有對比分析為直接法所無。
視聽法
繼承、發揚了直接、聽說二法的長處,創造性地提出了視覺與聽覺相結合、以整體結構感知的教學法體系
交際法
是以語言的意念、功能項目為綱,培養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
認知法
在理解語料、規則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活用語言;教育學原則是以學習者為外語教學的中心。教學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語言
理論基礎
語法——翻譯法
語言學理論基礎:機械語言學或曆史比較語言學
心理學理論基礎:官能心理學或聯想心理學
直接法
語言學基礎是當時發展起來的語音學和科學的連貫語法,所以特别重視語音教學。注意句子(非孤立的詞)教學。
心理學基礎是聯結主義心理學,強調語言同客體的直接聯結,強調語言同周圍環境中的人的直接聯結。
聽說法
語言學基礎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
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論。
(在現代語言教學法史上,聽說法是一種理論基礎最雄厚的教學法。)
視聽法
語言學基礎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
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論,同時受完形主義心理學影響。
交際法
主要來自語言學,包括功能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還有語言學習理論。其中韓理德對語言功能的分析和海姆斯對交際能力的論述影響最大。
認知法
語言學基礎是轉換生成理論
心理學基礎是認知學習理論。
基本原則
語法——翻譯法
a. 以語法為綱,教授系統的語法知識;
b.課堂教學使用學生的母語,教學法以翻譯為主;
c.注重書面語的教學,輕視口語;
d.教授所謂的“規範”語言,重視使用所謂的經典“名著”“原著”。
直接法
a. 直接聯系的原則。建立外語與客觀事物的直接聯系,不用學生母語,不用翻譯,不注重形式語法,培養學生直接用外語思維的能力。
b. 以口語為基礎的原則。語音和口語是語言活動的基礎,外語教學應從口語而不是書面語入門,應該在聽說的基礎上學習讀寫。
c.以模仿為主的原則。不先講解語法規則,先通過各種模仿手段反複練習所學的句子,形成習慣,達到脫口而出。通過大量感性的語言材料歸納語法規則。
d.句本位原則。不是孤立的單詞加語法規則,而是以句子為基本教學單位,記住一定量的基本句型,就可以按“類比”和“替換”的方法進一步構造新的句子,以滿足需要。
教授當代通用語言的原則。幼兒所學的語言是當代通用的語言,是有限的常用的語言材料,不是文學名著中典雅、過時的語言,因此外語教材應以當代通用的活語言,以有限的常用語言材料為基本材料。
聽說法
a.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b.反複實踐,養成習慣;
c.以句型為中心進行訓練(句本位);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語(不完全排斥);
e.大量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錄音,語音實驗室,視聽設備等);
f.注重語言結構的對比,找出學習的難點,确定學習的重點;
g.有錯必糾。
視聽法
a. 口語是教學的基礎,聽說先于讀寫;
b. 強調視覺感知和聽覺感知相結合;
c. 語言和情景密切結合;
d. 整體結構感知;
e. 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和直觀手段。
交際法
a. 把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目标設定為培養學生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b. 以功能為綱,功能是用語言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
c. 教學過程交際化,為學生創造接近真實交際的語言環境;
d. 單項技能訓練和綜合性訓練相結合;
e. 強調表達内容,不過份苛求形式,對學生的錯誤要确定一個容忍度;
f. 圓周式地安排語言材料,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
g.發展“專用語言”教學,針對不同的交際需要展開教學
認知法
a. 把培養語言能力放在教學目标的首位,反對機械模仿;
b. 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
c. 提倡演繹法,先講結構規則,再造句;
d. 适當使用學生母語;
e. 反對有錯必糾,主張不影響交際的錯誤,不急于糾正;
f. 強調有意義的學習和有意義的操練,先理解(認),再操練(知)
流派歸屬
語法——翻譯法
強調自覺掌握的認知派
直接法
強調習慣養成的經驗派
聽說法
強調習慣養成的經驗派
視聽法
強調習慣養成的經驗派
交際法
強調交際運用的功能派
認知法
強調自覺掌握的認知派
評價
語法——翻譯法
成就:
a. 強調母語教學的理論;
b. 強調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語法知識紮實;
c. 由于注重書面語教學,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比較高;
d. 對教師本身的口語要求不高,該教學法使用方便。
缺點:
a. 忽視語言交際技能,尤其是聽說能力的培養;
b. 過分依賴學生的母語和翻譯的手段,無法培養用目的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c. 過分強調語法的重要性,教學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奧難懂。
直接法
優點:
a. 打破了語法------翻譯法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了新路子;
b. 利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c. 注重口語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d. 不使用學生的母語,有利于培養學生用目的語思維的能力。
缺點:
a. 把幼兒習得母語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混為一談是不對的;
b. 完全摒棄學生母語,忽視其積極意義,有時反而影響學生對目的語的理 解;
c. 過分強調模仿重複,不符合成年人需要适當給出規則的學習方式;
d. 對讀寫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聽說法
優點:
a.以句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建立了一套培養語言習慣的練習體系;
b. 充分利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重點和難點;
c. 不完全摒棄學生的母語;
缺點:
a. 輕視讀寫能力的培養;
b. 機械的句型操練較為枯燥;
c. 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d. 偏重語言形式的訓練,忽視内容和意義
視聽法
優點:
a. 教學方法活潑,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b. 重視在情景中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c. 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安排詞彙和語法項目,并充分予以操作。
缺點:
a. 過分強調口語領先,忽視讀寫能力的培養;
b. 過分強調整體感知,忽視了對語言結構的分解和單項訓練;
c. 重視語言形式的模仿,忽視意義解釋,實際運用不夠。
交際法
優點:
a. 培養學生使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b. 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确定學習目标;
c. 教學過程交際化;
d. 發展“專用語言”教學。
缺點:
a. 如何科學地設定功能意念項目,如何科學安排;
b. 如何把語言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
c. 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采取容忍态度的“度”如何把握。
認知法
優點:
a. 注重對學習者和學習過程的研究;
b.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
c. 主張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d. 主張“發現學習”,在理解語言知識和規則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操練;
e. 利用學生母語。
不足:
a. 轉換生成語法尚無法應用到外語教學的實踐中;
b. 完全排斥機械性訓練;
c. 作為一個獨立的外語教學法體系還不夠完善。
教學方法
語法-翻譯法
以翻譯為主,通過大量筆頭翻譯和寫作練習來檢驗語法規則掌握情況。
教學目标
語法-翻譯法
最終目标是讓學生能夠閱讀和翻譯所學的文學作品。此外為學生提供很好的智力訓練和加深學生對自己母語的認識也是重要的教學目的。
直接法
培養學生掌握純正的語音;掌握外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使用外語進行思維;掌握基本的句子,以應付日常交際的需要。
聽說法
教學目标分為近期目标和遠期目标。近期目标包括訓練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準确的發音、閱讀理解能力和在寫作中使用正确句子的能力。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四種語言能力;遠期目标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使他們像本族人一樣,能夠自如的運用目的語。
視聽法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特别是聽說能力;在情境中能快速和正确地作出反應;對基本結構和句型達到自動化的程度。
交際法
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掌握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要素知識。
2.掌握話語規則知識
3.知道如何運用不同的言語行為,如請求、道歉、感謝、邀請等,并知道如何對其作出恰當反應。
4.知道如何恰當地運用語言。
認知法
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生活情境中靈活使用某種語言的能力,并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全面地掌握語言,不特别側重聽說的訓練。
教學内容
語法-翻譯法
語法教學内容是詞與詞的組合規則,主要講詞的形态變化,對複雜語法現象做詳盡的解釋。
教學過程
語法-翻譯法
1.先教字母的發音和書寫
2.系統地進行語法教學
3.最後閱讀課文
直接法
1.教師口頭展示句子或課文;
2.學生模仿跟讀
3.師生問答練習
4.會話操練
5.聽寫練習
6用.歸納法講解語法
聽說法
1.學生首先聽一段含有作為本課要點的結構的對話(教師讀或放錄音)。
2.通過改變某些主要單詞和短語,将對話改編成适合學生興趣和特點的形式,然後由學生進行角色表演;
3.從對話中選擇某些重要結構進行各種各樣的句型操練。先集體,後個别。
4.學生可以打開書本,進行與對話有關的閱讀、寫作和詞彙練習。
5.在語言實驗室進行一些其它形式的補充練習。
視聽法
1.感知——學生觀看幻燈或電影
2.理解——教師講解生詞、語法等,幫助學生理解内容
3.練習——模仿、重複、記熟、問答等
4.活用——自由表達等。強調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在視聽條件下(幻燈、電影、錄音機等),進行。
交際法
1.向學生展示真實和自然的語言材料,要突出語言材料的情景和功能。
2.語言要點練習,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熟記表達功能的語言形式,如句型等。
3.語境練習,把語言點放在有控制的語境裡練習,為實際運用做準備。
實際運用,學生運用所學習的語言材料在模拟真實的交際情境中,根據交際的需要和目的,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認知法
1.語言的理解。
2.培養語言能力
3.語言的運用。
教學手段
語法-翻譯法
母語、外語翻譯
聽說法
廣泛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錄 音、語言實驗室、視聽設備)
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聽說法
▅ 1.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介紹、保持和協調這幾項技能的訓練;
▅ 2.在課堂上使用或不使用英語;
▅ 3.作為學生所學的語言行為的樣闆;
▅ 4.用對話形式進行口語教學;
▅ 5.指導學生全班或小組齊聲回答問題;
▅ 6.通過句型練習進行結構教學;
▅ 7.指導學生選擇和學習詞彙;
▅ 8.向學生展示目的語中詞與意義如何相聯系;
▅ 9.讓每個學生開口說話;
▅ 10.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強化其正确的反應;
▅ 11.教短篇小說或其它的文學作品;
▅ 12.建立并保持一個文化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