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

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10:04:34

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集美(網絡用語,姐妹)、yyds(永遠的神)、絕絕子(太絕了)、暴風吸入(超大口地吃東西,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事物或知識的瘋狂吸入)、跺jiojio(跺腳)……不使用互聯網“熱梗”,現在的年輕人似乎都不會說話了最近,“互聯網熱梗”掀起了網友和學界新一輪的讨論,如果不用yyds、絕絕子,真的就沒辦法正常交流了嗎?其實,生活中很多的平凡場景,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絕佳的形容,記者邀請南京大學文學院的幾位同學,列出了中學時代必讀必背的名篇裡的場景,一起來“回爐”,跟着古人學表達稿子裡的每一句詩文,你其實都曾經背過不止一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絕絕子就不能交流了)1

越長大越孤獨古人是怎麼說的

集美(網絡用語,姐妹)、yyds(永遠的神)、絕絕子(太絕了)、暴風吸入(超大口地吃東西,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事物或知識的瘋狂吸入)、跺jiojio(跺腳)……不使用互聯網“熱梗”,現在的年輕人似乎都不會說話了!最近,“互聯網熱梗”掀起了網友和學界新一輪的讨論,如果不用yyds、絕絕子,真的就沒辦法正常交流了嗎?其實,生活中很多的平凡場景,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絕佳的形容,記者邀請南京大學文學院的幾位同學,列出了中學時代必讀必背的名篇裡的場景,一起來“回爐”,跟着古人學表達。稿子裡的每一句詩文,你其實都曾經背過不止一遍。

場景:旅遊見到美景

描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隻要出去旅遊,vlog(視頻博客)是一定要拍的,plog(圖片博客)也行,幾張圖再配上一句“美景絕絕子”,基本就等着别人來點贊送上小心心了。在你的朋友圈或是抖音裡,時下熱門的“遊記”多半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實在嫌棄“絕絕子”,也有進階版,站在大海邊發個自拍,再配上一句“海藍時見鲸”,哦喲,文化得不得了!

想要寫朋友圈旅遊小作文,範仲淹已經做了絕佳的示範,《嶽陽樓記》寫景和抒情的工整,完全是“入門級”的行文典範。洞庭湖邊的美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湖水“北通巫峽,南極潇湘”,吸引來一批又一批“遷客騷人”來此留下墨寶。自然景觀有風雨陰晴,而人的情懷和思想卻不能囿于眼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才是正道。寫景抒情兼具說教,想要啥句子,直接摘!這不比源自網絡小說的“海藍時見鲸”高出了許多段位?

如果你覺得《嶽陽樓記》透着一股“看圖說話”的味道,還有高階版《滕王閣序》可供選擇。“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已經成為了幾代人的高考古詩文填空題。除此之外,古人們外出旅遊留下的名篇佳句,足以集句湊出一整篇文章。“餘霞散成绮,澄江靜如練。”“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用彩虹來做衣裳,将風當做馬來騎,景色“仙氣飄飄”,仿佛是神仙下凡了。

假如用“互聯網熱梗”描寫,這段話還能有仙氣麼?估計簡短的一句“天姥山yyds”就能結束一切了。

場景:下雨天沒帶傘

描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下雨天沒帶傘,不少網友估計會 “氣得跺jiojio”。但古人卻遠比你“心情複雜”。蘇轼在《定風波》裡這樣寫自己任性淋雨的“後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上阙描述的是“淋雨一時爽”:雨點“穿林打葉”,就蘇轼沒帶傘,周邊同行的人都很狼狽,但蘇轼卻不覺得,偏要穿着芒鞋,拄着杖,優哉遊哉看着雨景。這股潇灑勁兒,也就保持到回家為止。下阙的文字裡,蘇轼記錄了自己“秒慫”的後悔,被風一吹,酒醒了,哎呀呀,自己不光微醺,還淋雨吹風了,怎麼辦?現在開始覺得冷了呢。

這段經曆要是換成“互聯網熱梗”,大約是“淋雨一時爽,感冒‘火葬場’。氣得跺jiojio,救命SOS!”和宋詞的生動描述比起來,是不是高下立見?《定風波》寫的雖然是生活,但字裡行間卻有着不一樣的意境,摘錄一段古詩文鑒賞的常用表達:詞人借雨中潇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不僅是淋雨着涼,頭疼腦熱,蘇轼還遭遇過“沒帶鑰匙”的尴尬。《臨江仙·夜歸臨臯》裡,他寫下了自己晚歸“敲門不應”的“悲劇”:“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夜半三更被關在了門外,陪伴自己的隻有江水東流,還有時光長逝。家人終究會醒來吧,門還是會開的。僅僅用了70個字,就把“沒帶鑰匙,沒人理我,我想靜靜”寫出了十足的畫面感。

場景:送别

描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别詩在古詩裡已經可以“自成一派”了,由此可見,古人對于送别有多麼的重視。當你還在用“小明還是走了,暴風哭泣,人家377(網絡用語,諧音生氣氣)”來别扭地曬圖發文的時候,文人留下的送别場景早已可以撐滿你的整個朋友圈。比如最耳熟能詳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同樣是送别,沒能留住人的畫面,韓愈寫得就深刻許多了。《送董邵南遊河北序》裡,韓愈同情着董邵南的懷才不遇,又不贊成他去投奔藩鎮,此時,光是一句“377”肯定是不頂用的,文章裡,韓愈不僅祝福了董生“必有合”,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也暗暗地在字裡行間留人了,“聖明的天子在上,快出來做官吧。”韓愈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可不是光會“生氣氣”就能當上的哦。

送别詩能“自成一派”,顯然是赢在了意境。微博上,曾有網友發起過“白話文運動”,将古人的詩作改編成白話文,雖然幽默,但瞬間意境全無。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完後的版本是“故人西辭黃鶴樓,孟浩然加油,孟浩然加油,孟浩然加油。”《孔雀東南飛》也有新版本,“孔雀東南飛,蘭芝别傷心,仲卿正面剛啊,阿母做個人。”

是不是看不下去了?試想一下,意境深遠的送别,如果統統都變成了“暴風哭泣”……老天爺都沒有這麼多風給你刮啊!

來源:揚子晚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